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麓书院藏秦简(四)》中的“入僕”(简30)、“问其入”(简260)、“坐辠入”(简274),当分别改释为“人僕”、“问其人”、“坐辠人”;简140—141“入?”当释为“人?”;简93—94“审而数”当为谓词性连谓短语,“而”为连词,表并列,“数”用作动词,当即简文所言“作其数”;简364—365之“两敦”当读为“两端”,“以枲坚约两敦(端)”义指用麻绳紧紧地捆缚(槥的)两端。  相似文献   

2.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收藏了一批珍贵的秦简,其中包含大量秦律令的内容以及奏谳书、数书、梦书等珍贵史料,这是秦代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近三年来,岳麓秦简经过初步整理,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主要涉及简文释读、秦代郡名、秦律令、《质日》、《为吏治官及黔首》、《数》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2010年12月《岳麓书院所藏秦简(壹)》由上海辞...  相似文献   

3.
一、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此篇(《孟东野诗集》卷七)系元和三年秋冬作:(一)、诗云“老人非俊群”、“形拘在风尘”,必作于盂郊元和一、二年间卜居洛阳之后。老在这前后几年间张姓官中书舍人者有张、张弘靖二人。捡两《唐书》,官中书舍人在贞元二十一年以前(《新唐书·张说传》),而弘清官中书舍人在元和初(《旧唐书·丰贯传》),因订张舍人当为张弘靖而非张。(二)、张弘靖官中书舍人在元和元年至四年。检《全唐诗》卷三二一权德舆有《奉和张舍入阁老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以书通简僚友》诗,卷三七0吕温有《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  相似文献   

4.
从“皆”“偕”二字出现的时代来看,“皆”在无名组甲骨卜辞及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已可作为全称量化副词使用,而“偕”直至战国后期才逐渐虚化为齐同副词。秦简中多借用字形“皆”记录“偕”。西汉早期简文中出现了使用“偕”来记录“皆”的用例。楚简中“皆”“偕”之间的字词对应关系更为复杂。“买”在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叁)中同时承担了记录“买”与“卖”的职能,至岳麓秦简(肆—伍)中“买”“卖”二字记录已经基本完成分化,里耶秦简中已完全不见二字混用之例。  相似文献   

5.
江陵望山楚简代月名“月”,包山楚简作“月”,实即“月”,同于秦简“月”;据包山简知其指楚历十一月。包山简有、三字,用作月名外,还读为翼,指炊煮之灶;读为或,指长兵秘下之铜饰物;读为,指缚。长沙五里牌楚简“长”与包山简“相”相当,指椁室尾部的脚箱。楚文宇中鸟形变化复杂,过去一些从鸟的简帛文不易辨认,今可释出楚帛书的枭、(鸢)、(翼)和包山简的鸣字。风字自甲骨文时代至今皆假凤字为之,后代分别以其尾饰之局部代替凤体,许慎据己讹之形牵强附会,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6.
岳麓秦简《为狱等状四种》新见的一枚漏简解析了案例六《暨过误失坐官案》的结构。这个案例中的“八劾”含有对其的两遍描述:第一遍比较具体的;第二遍比较简略的。新见简J15位于案例六的开头,包含对第一、二劾的具体描述。因此,整理者原来所建议的简序应当稍微修正为:J15-缺简-096-097-095-098-099-100。  相似文献   

7.
告孟皆有知言方式以修身知世,告子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以“义”制心,以“义”判言,不理他人心;孟子应对之,提出“知言”,即以心知言,知言求心,要求正人心。概言之,两人知言方式的差异焦距于二:(一)“义”“心”是否分离;(二)是否应拨正他人心。  相似文献   

8.
《大雅·生民》后稷弃因旁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稷生而见弃,实因“初生如羊赤而毛”之奇表异相。(一)由“先生如达”之比喻想而见:“达”乃“■”字之借,“■”训“羊子”。(二)由“弃”字之造字本意求而知:“弃”之字,意为抛弃体貌道理违常之初生儿。(三)“子”“兹”音义相通,故诗言“居然生子(兹)”,既表惊疑与惊异之情,亦“含奇表异相在内”。(四)后稷与宋平公夫人皆因生而见弃其名曰“弃”,由古人命子之法,推知后稷之弃,必因“初生如羊赤而毛”之异相。  相似文献   

9.
周敦颐年谱     
少时得明道、伊川之书,读之始知谁尊先生。而先生在(“在”字衍,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校正,以下同)“仕吾乡时,已以文学行于当世。遂搜求其当世(“世”字是“时”字之误)遗文、石刻,不可得。又欲于架阁库讨其书判行事,而郡当两江之会,屡遭大水,无复存者。始仕遂宁,闻其乡前辈故朝议大夫知汉州傅耆曾从先生游,先生尝以《说》及《同人说》寄之。遂访求之,仅得其目录及《长庆集》,载先生遗事颇详。久之,又得其手书手谒二帖。其后过归,得《归集》;之成都,得李才元《书台集》;至嘉定,得吕和叔《净德集》;来怀安,又得蒲传…  相似文献   

10.
张载的哲学思想具有原创性,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张载独特的诠释学思想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张载的诠释思想集中体现为“心解”二字,“心解”具体表现为“濯去旧见以求新意”的诠释目的,张载以“濯旧求新”的模式实现对孔孟之说的传承,他从观书和求理两个角度强调了求新的必要性,“开昏蒙”是求新的直接目的,朱熹对张载这一诠释目的十分推崇,多次阐释这一思想;张载以“心解则求义自明”为诠释原则,他认为心有“天心”“地心”之别,其中“人心”是张载心论的主体,具有德性之心与知觉之心的二重含义,“心解”中的“解”是“心”的知觉能力,合“德生之知”与“见闻之知”才能“求义自明”,通过“德性之知”收摄“见闻之知”形成“自诚明”,强调宏阔的“天人合一”宇宙意识,建构细密的“致知穷理”的知识理性;以“心解”为基础,共同指向张载“为往圣继绝学”的治学理念与人生抱负,可见他的“心解”诠释学既是一种认知性的理论,又是一种指向个体自我修身的实践理论,其从继承性、创造性、延展性方面提升了孔孟以来的儒家文化,更是在身心实践上对圣贤意志的体贴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新儒家的牟宗三以“归显于密”衡定明儒刘宗周(1578-1645)的思想。这里检讨其说,认为第一步归显于密之“摄知归意”或可引生意知回环互说以致显密混淆的问题。吾人或可补充之以“从已发归于未发”之说,使其意义得以确定。至于第二步归显于密,牟宗三以“以心著性”来规定之。吾人则认为“以心著性”可有歧义。“以心著性”实可有“尽心成性”及“尽心即性”之二解。刘宗周之所谓心形著性,应该是在把性体之外在客观义和形式义简别开之前提下去理解,方得还原其心性论之真实。在此意义下,刘宗周的思想便应是一“尽心即性”而非“尽心成性”之系统,而可以归属广义的王学。  相似文献   

12.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是著名的“桐城派古文”大师,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巨匠,更是“学行高,兼综中西,可以师多士”(马其昶《吴先生墓志铭》)的一代大儒。吴汝纶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贡献,正像吴北江所评价的那样:“近五十年间(从20世纪30年代前推),北方风化之转移,人文之兴,自先公知深、冀,守天津,启其端及莲池十载而极其大成,驯致有后来今日之盛,此天下所共见也!”(吴闿生《吴门弟子集序》)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第101回书道:“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露出了马脚。”这“泥”字何解?“烂醉如泥”也曾见于《聊斋志异·黄英》和《三侠五义》第86回等书中,语本《后汉书·周泽传)“时人为之(朝廷把官祭品)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五十九日斋。’”李贤引东汉应邵《汉官仪》注:“一日不斋醉如泥。”而“醉如泥”也见于如杜甫“先拚一饮醉如泥”一类咏诗中。古诗还有省称之“泥醉”的,如元镇《以文石见赠》“泥醉风云我要眠”,陆游《自咏》“泥醉醒常少”等。其解,参《现代汉语词典》作“烂醉”……俱指滥饮而酪配…  相似文献   

14.
《说文·■部》:“菌,地蕈也。”《尔雅·释草》:“菌,小者菌。”以舍人。《广员》十六轸:“渠殒切。”吾乡凡菌皆曰菰,亦或作菇。菇,俗字。惟桑,曰木耳;其生树上似钉 者,曰香蕈,亦曰香菰。其生地上色黄而味鲜者,通曰菰。案:《蜀本草》注:“ ,其根生小菌,曰菰菜。”《尔雅·释草》注:“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据此,则菌之为菰,即  蒋之 而得此 也。《尔雅·释草》:“菌,小者菌。”一本作“中 菌,小者菌。”“中馗”,《释文》引舍人作“中鸠”云:“菟奚名颗东,颗东名中鸠。”是读“中鸠(中馗)”属上。郝…  相似文献   

15.
以九店《日书》抄录的各条占辞为主,与除睡虎地和放马滩以外再加上秦统一后的周家台秦简和西汉景帝期的孔家坡汉简等各篇《日书》进行比较分析,研讨楚、秦两地使用占卜的关系、占卜与地域性的问题等。认为:(1)九店《日书》全十三篇之中确实流传到西汉时代的占卜只有“往亡”一篇而已。 (2)九店“裁衣”前一半(简94)部分继承到睡虎地“衣”篇而没流传到西汉时代,但后一半的忌日(简95)流传情况不一样。(3)九店“占出入盗疾”是由在战国楚单独流行的四种占辞组成的占卜,秦统一后同一系统占卜或部分占辞仍然在楚故地流传一时。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千百年来屡为唐诗选本著录。诗人及其诗作以“清丽、细腻、新颖、集水”(刘学诸评语,见《唐诗鉴赏辞典》)的风格,“平静、宁谧”(博璇琼评语,见《刘方平的世系及交游考》)的意境,深为后人道许。但就目前所见到的注释、评述、鉴赏文字看,几乎一致认为此诗写的是春夜景象。其实这是误解。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同…  相似文献   

17.
《庄子》外杂篇不乏庄子言论和经历的记载,本文拟据此勾勒庄子的形象.一、生活中的庄子庄子靠编织草鞋等维持生计,曾“往贷粟于监河俱”(《庄子·外物》,以下凡引,只注篇名),营商因之讥讽庄子“处穷阎厄巷,困窘织展,搞项黄城”(《列御寇》.闲暇时,庄子或“钓于消水”(《秋水》),由鱼之游沉思人生的逍遥游;或游于雕陵之樊、游于山中.作为哲人.庄子常从具体事例的解释,上升至抽象理论层次.例如,见无用之树因“木材得终其天年”(《山木》),遂倡“无用”、“不算.当弟子问难:为何“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同上),庄子…  相似文献   

18.
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洪哲雄董上德(中山大学)一、元曲为“活文学”近代戏曲学的开创者王国维在与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谈及中国戏曲时说:“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①此语虽然说得笼统,但依笔者之见,却也道出了元杂剧文体的一大特点,即它因应...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宗新论     
唐代宗李豫“少属乱,老于军旅,识人间情伪,知稼穑之艰难”。(《旧唐书·史臣曰》)安史乱后收拾残局,以虚弱国力,知轻重,分缓急,或让或争,最终使奸臣一一伏法,忠良得以重用。治下边敌少有侵袭,民生逐渐恢复,颁行的税法奠定了两税法的基础。代宗的治国颇有章法,颇有权谋,尚不能以“昏君”(范老语)论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活动经历绵绵数千年,虽然累遇兵乱水火之难而不中绝。其中一些良好的藏书传统和道德风范值得今人借鉴。一、诵读之资学问之本藏书的价值是什么?清代藏书家张金吾说:“藏书者,诵读之资,而学问之本也。”《爱日精庐藏书拉)可见,满足求知欲汲取知识是古代私人藏书的原动力。读书要有书,藏书为读书。苦于读书不便就要自我储存。苏武描绘当时读书人,欲求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见(苏东坡全集)卷十一(李氏山房藏书记》的情景,反映了读书人藏书的普遍心理。;。当然,在利用藏书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