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贺小茂 《老年人》2003,(11):16-18
林溪是湖北省有名的青年乡土作家,他的处女作《哭泣的汉江》曾荣获第四届“路遥青年文学奖”二等奖。日前,他来到长沙,进行他的“走万里长江,访千家真情”的报道。本刊记者拜会他,听他讲述了岳父对他恩重如山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不少作家都经历过灿烂辉煌的青年期,我国当代一些青年作家也是如此。其原因之一,是他们有不同寻常的创造内驱力。一北京青年作家王朔近年来创作硕果累累。他参与了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在首届上海长中篇小说评选中获奖,今年第二期《收获》发了他的中篇《你不是一个俗人》,第四期《上海文学》发了他的中篇《许爷》。现在呢,  相似文献   

3.
从l942年起在新四军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马达先生,是一位红色老报人,在60年的新闻生涯中,从记者到领导,先后担任《人民报》、《劳动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多家报社总编辑。  相似文献   

4.
“王大裤衩子”是我们报社文体部的编辑,也就是我的下属王来顺。“王大裤衩子”自然是外号,这是一位研究唐诗的硕士毕业生,很有点才气的。我常常为他鬼使神差地分到我们报社而替他惋惜可惜的是,本来有点屈才的一个有为青年,这几年在我们报社却混得十分艰难。原因是报社的一把手周总不待见。不待见自有不待见的理由。说起来,也是王来顺倒霉,在他刚刚调来不久的一个上午,就在他上厕所的途中,在办公室的走廊上与周总编辑遭  相似文献   

5.
独家故事、独特心事是王蒙的"干货""《大块文章》可以说是我自传三部曲的核心部分,里面是有不少‘干货’的。"在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的新闻发布会,他一上来就把话说得很满,挑起了记者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6.
首届中日青少年研究双边学术讨论会一九八六年五月五日在杭州召开。中国方面联合主办这届讨论会的单位有:《中国青年》杂志社、中国青年报社、江苏《风流一代》杂志社、浙江《东方青年》杂志社、浙江青年研究会、浙江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广西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  相似文献   

7.
一点可爱     
解海龙这个名字,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但提起他拍摄的那幅被作为“希望工程”宣传画的“大眼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前些日子,解海龙到我们报社接读者热线,来回都由我负责接送。在路上我问他,你以前到过长春吗?他说,当然来过,而且,长春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呢!我立刻来了兴致,问他原委,于是解海龙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2010年3月14日"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及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  相似文献   

9.
老歌 《老人世界》2008,(2):18-19
位于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北麓的金寨县,依然十分贫穷落后,一位远在浙江永康打工的青年失足参与抢劫,安徽老家收到永康市公安局寄出的《关于涉案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之后,朴实忠厚,深明大义的父亲筹借盘缠,外出寻找逃匿罪儿并成功送其自首,演绎了一个人间至爱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0.
给名人写信,我有几次成功的体验。记得,我在一家报社当编辑的时候,现代作家姚雪浪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2卷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第3卷问世,颇受广大读者欢迎。我动了话姚老写点什么的念头。转眼又犹豫起来:姚老年事已高,又埋头于紧张的《李自成》第4、5卷写作之中,我去干扰他,合适吗?再说,我也不知道他的确切的地址。很快,在我的心中,另一种声音占了上作:试试看吧,事在人为。于是,我通过在北京的一位朋友,与姚老取得了联系。姚老关怀青年,欣然为小报题词:“我国古代的大学者,人数众多,烂若繁星。除少数有家学…  相似文献   

11.
应聘校报记者团时我曾闹过一个小小的笑话。那天去校报取准考证,信手从桌上拈起一张报纸,正巧上面有一篇非非的文章,听说他刚在《深圳青年》“最是难忘”征文大赛中和张抗抗并列获一等奖,于是就顺便问身旁的男孩:“你知不知道谁是非非?”谁知这话竟引起屋子里所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切皆禅     
姚平 《现代交际》2005,(4):59-59
1997年5月8日,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对前来专访他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这个简单的故事蕴含的深邃哲理,成了安南先生应对自己生命中一切路挫折和挑战的指明灯。  相似文献   

13.
每件事情的发生,都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即使是像离婚这样的事情。关键是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朋友竞选副局长失败了。本来她很有希望的。我鼓励她下次再争取,她有些沮丧地说:"我不想参加了。我是一个离婚女人。我的竞争对手背后指责我说:一个人连自己家里的事都处理不好,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单位?"我反驳她说:"不,他说的不对。我采访过许多离婚女人,她们当中有些人的婚姻比许多没离婚的女人还要好。每个人生活质量不一样,对婚姻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能这么比。"我建议她读一读新出版的《深圳青年》,里面第一篇文章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对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访谈。这位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国务卿,也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记录。奥尔布赖特年轻时是一位爱情主义者,她大学毕业三天就结了婚,那时她才22岁。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可是因为她的丈夫也是记者,并且他的老板认为夫妻双方不适宜在同一家报社共事,她去其他报社可能会对丈夫的事业有影响,所以放弃了自己的记者梦,继续去求学深造。她用了整整13年才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  相似文献   

14.
孙建华同志今年三十岁,是圆明园管理处工人。一九八○年五月开始在展室当讲解员.一九八二年四月管理处领导决定将他调出展室,到生产班工作。孙于今年一月投书《中国青年报》,反映他对领导这一作法的意见。《中国青年报》三月二十七日头版发表了孙建华给该报的来信《我为什么不能当讲解员》和记者的调查附记《怎样对待有缺点但有进取心的青年》,四月十日和二十四日又以此为题发表了两组讨论文章。文章见报后,在社会上和青年中引起较大反响,至四月中旬就收到五十多封来信,都是对孙表示支持和同情的。但是同时,圆明园管理处领导也对文章表示强烈异议,认为报道“严重  相似文献   

15.
赵娜 《公关世界》2016,(2):46-49
胡政之是一名杰出的记者、一位出色的报刊政论家、一个熟练的编辑工作者,同时又善于报刊的经营管理。新记公司《大公报》成立后,胡政之担任报社的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工作重心转移到报纸的印刷、发行、广告、营销、管理等方面,这时的他充分发挥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才干,成为蜚声于时的报业企业家。他走出了一条百年报业的“新路径”,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个高峰。
  胡政之的报纸经营管理思想中蕴含着具有现代公共关系色彩的成分。他自发而非自觉的“公关意识”天然玉成,隐匿贯穿其经营管理实践之中。这主要表现在对外致力于《大公报》品牌建设,胡政之经营管理《大公报》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大公报》的社会形象,不遗余力地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之初,一位青年在天津市红桥铃铛阁街社区服务中心创办了“心理减负中心”。各路记者纷至沓来,连《纽约时报》驻北京分社社长罗琳也赶来采访,并以半个版面的篇幅在《纽约时报》上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7.
书香碟影     
《现代妇女》2005,(7):54-55
[浮光掠影]《求求你,表扬我》导演:黄建新主演:王志文陈好范伟简介:老实的杨红旗来到报社要求在报纸上表扬自己,理由是他救下了一个险遭坏人强暴的女大学生。而被救的女孩欧阳花却矢口否认此事。记者古国歌在调查中发现杨红旗的父亲是一个把荣誉视为生命的老人,他惟一的愿望就是,在自己仅有的两个月生命中,能看到儿子得到一次表扬。面对老人的信念,儿子的承诺,女孩子的前途和清白;面对着意想不到的结果和事实真相,古国歌丧失了判断……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龙威父子》导演:李炯楷孔刚主演:黄晓明邓肇欣吴嘉龙简介:祁风…  相似文献   

18.
在工农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一位英国人,他的名字叫勃沙特。进入新时期,为寻找勃沙特其人,还费了不少周折。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肖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传教士勃沙特帮助红军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我俩的故事     
张少杰 《老人天地》2013,(4):28-29,30
在上海,一位九旬老人,为了怀念亡妻,笔耕不辍,4年间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妻子相处的近60年时光,取名为《我俩的故事》。《我俩的故事》记录了一个家庭近60年的动荡历史,见证了一对夫妻近60年的爱情,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今年4月,这套《我俩的故事》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20.
称呼的困扰     
到新单位实习三天了,可我还不知道该叫我们领导什么。这个难题让我心情沮丧。 在毕业之前能赶上这家报社招人,而且我又被推荐去实习,这让所有的人都有些羡慕。刚报到的那天,我拿着校宣传部领导的条子去找他的老同学──报社政教部主任。有了这种关系,第一次应聘的我心里略略有了底。报社的走廊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在政教部的门外屏住呼吸一分钟,然后怯怯地敲了门。 屋内王主任正在和一名记者说话,我按吩咐坐在一边。王主任和记者的交谈琐碎而漫长,条子和推荐者给我的信心很快在尴尬的等待中烟消云散。当我注视着一缕阳光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