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而客家民俗舞蹈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汉时代,由于战乱,客家人从北方迁徙到现在的江西、福建、广州等地,在这自北向南的长途跋涉过程中,客家文化不仅保留了民族古老的传承,还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中国历史上璀璨的篇章。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体现了客家精神,它独特的表演方式、风格及内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精神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客家民俗舞蹈也在悄悄改变。客家民俗舞蹈生态文化的探索也在不断前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客家民俗舞蹈的历史发展以及客家民俗舞蹈的内容、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毛晓平 《河北学刊》2002,22(5):121-125
民俗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共同的生活方式,是形成一个民族国民性的重要因素。民俗文化影响着作家的人生观、审美观,是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源泉。民俗对文学的浸润不仅在于作家对民俗的“模拟”,同时也是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汲取与批判。本文以浙东现代作家为例,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小茜 《理论界》2014,(12):72-75
《红旗谱》是红色经典长廊中首屈一指的文学作品,梁斌突破主流政治态度以及个人主观倾向的困囿,恪守民间立场的精神站位,借助城市与乡土的二元空间展演了数量可观的女性民俗文化,如生产工艺、婚恋礼仪、衣食住行、生育民俗等。这些女性民俗在担任民俗文化记录与展示功能的同时,传递了梁斌对于广大农村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作家竭力追求的民族气魄。  相似文献   

4.
土族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着自己浓厚的民俗特色,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土族人民历史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和习俗,土族民间音乐以其重要地位存在于民俗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从物质、社会、精神方面窥探土族的民俗活动及民俗音乐。  相似文献   

5.
民俗作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十朝古都的文化积淀和五方杂处的人口历史,使南京人的性格和民俗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征:崇文重教、朗健率直、豁达包容、重义轻利、质朴敦厚.南京民俗作为乡土史志的资料,城市文化的符号,地域性格的窗口和发展再创的基石而显现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蔚 《学术研究》2007,(4):144-149
宋代田园诗描写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尤其重点表现了宋代农村种种生产劳动民俗和岁时节日民俗。从文化诗学的视角来看,宋代田园诗的民俗描写不仅是文学与民俗这两种文化形态交叉互动的结果,更蕴涵着诗人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在田园诗的民俗描写中,宋代诗人流露出自觉的对民间文化的志录意识,隐含着对村野文化的肯定与欣赏。  相似文献   

7.
民俗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我国《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实现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清、产业结构不合理、开发程度不高等现状;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还受到主观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的影响;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还需要通过树立战略思维、发挥品牌效应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文艺与民俗的现代性联姻为五四民俗启蒙与现代文学创作的互动提供了历史语境,而民俗与文学共同的"启蒙"特征是两者进行互动和对话的内在动因.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率先形成民俗自觉意识,并以文艺民俗创作为突破口体悟并实践了这一启蒙思想,这对于现代文学作家的整体民俗启蒙创作有着非同寻常的领衔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青年作家肖江虹一直以来最为偏爱的书写主题.肖江虹以充满善意、怜悯的文心与精致、细腻的匠心将故土民俗作为叙事主体,或将民俗植入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予以精细打磨,一步步雕琢出民俗的独特纹理,逼近了个体生命、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真实镜像,并由此而上通过仪式的消解与坚持,演绎出民俗在城乡对峙和文化焦虑中的异化与陷落,亦让小说文本形成悲怆性、反思性的召唤本质.面对现代文明的种种困境,肖江虹在绵密的书写中通过复原、复魅让民俗回归生活的细流,亦藉此塑造了一系列坚挺的乡间人物,同时借助民俗与死亡的叙事勾连,辟出了一条蕴含了行为复归、精神回乡的救赎之路,实现了民俗叙事的重构与突围.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原生态民俗质朴而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富含人文生态和审美特性.作家艺术家对民俗生活的创化,使文艺民俗成为文艺创作中最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历史性的题材类型.作家对原生民俗的摹写,是生活原型与生命本真的契合,反映了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性.作家对再生民俗的整合,是生态美与典型美的融构,更能显示人文生态思想情感,更具有民俗美的魅力.作家对新生民俗的创化,是一种超越民俗形式的生命活动,它重新唤起人类的善真的生命选择精神,获得"天人合一"、"史今同构"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发展,民俗与文化的"共享"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民俗研究与文化研究在理论与研究方法上已经汇聚于同一范式之下.两个领域已具备相互理解、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而这种合作在身份认同等问题上对多元社会中和平公正的生活理念与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言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语言,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城市的建设中,方言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反映.方言民俗的保护和开发是文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夷坚志》反映的江西民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作家洪迈穷尽毕生精力完成志怪大书<夷坚志>,虽然书中记载的多是一些怪怪奇奇的事,但客观上也保存了江西的许多民俗.对此加以仔细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民众的信仰心理和生活面貌,从而把握江西民俗的历史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4.
阿成的小说不仅展示了一幅北疆风俗画全景,还叙写了一部探向纵深处的北疆历史。在现实和历史的经纬中,他的小说叙事常常在民俗、历史、人等几个层面上同时展开,在短小的篇幅中容纳世事变迁、人生百态。阿成的小说文本具有既古音古韵,又生动俏皮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其价值在建设文化兰州过程中会日益显示出来,文化兰州的建设离不开社区民俗,社区民俗可以活跃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促进兰州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优秀的社区民俗还能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虫节民俗是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寄托了广大群众防虫治虫的美好愿望,是生产劳动经验的外向化,具有朴素的生态意识.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有针对性的集体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经济民俗特性与广州经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民俗学从乡村民俗到都市民俗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出发 ,探讨作为物质民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经济民俗的基本功能 ,并在此基础上 ,从历史的客观规律和现状的演变形态分析了广州经济民俗的特点。本文认为 ,广州特有的经济活动与民俗的互为作用 ,形成了广州的民俗文化 ,其中 ,经济民俗是最具有广州地域特色的 ,是广州民俗文化的主体。原因在于两方面 :一是广州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城市 ,经济活动频繁 ,形成了重商轻仕的传统 ;二是广州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民俗传承悠久 ,富有强固的生命力 ,足以保存原有的传统意识。民俗文化与经济活动互动 ,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一体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明清小说的作者凭借对于民俗的敏感度关注、认可并记录和描述江苏民间制度文化,其民俗心理、民俗意识乃至民俗观,是他们在作品中描述民间制度文化内容的必要前提。作品也描述了江苏民间制度有许多先天不足。作品对于民间制度的态度完全根据反映作者创作倾向的需要而定,民俗观与民间制度文化内容褒贬的价值取向相一致。中国历来重视道德规劝和教化,同时还十分重视自律性约束,在这一点上,民间制度与国家制度保持一致,而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家制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19.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阁 《江汉论坛》2012,(10):119-125
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是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民俗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包括广泛的社会群体,民俗物质层面的传承和利用必须把握适当的度,而民俗精神则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核心。怎样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民俗文化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民俗的核心要素。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部门、教育文化界、社区群众等齐心合力,才能把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很大。只有对民俗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批判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吸取其中闪耀光彩、可资借鉴的良俗,根除那些禁锢和毒害人们的陈规陋俗,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地发展。 民俗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民俗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