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美学的对象是什么?我国美学界有很大争论,现在把我个人的看法说一说,以就教于同志们。(一)建国以来关于美学对象的争论我国关于美学对象的讨论,是由苏联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的,因此,在回顾我国对美学的对象讨论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苏联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情况。最早在苏联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文艺理论和美学教授铎尼克。一九四○年他为苏联《百科全书》写了一篇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论文(一九四一年由焦敏之翻译过来,发表在重庆《中苏文化杂志》上,一九四六年、一九五二年在我国两次出单行本,题名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美学是关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哲学,苏联美学界把这一提法视为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正确提法,大多数文艺理论和美学著作遵循此说。一九五一年,《苏维埃艺术报》对美学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契诃夫的作品和作风有若干相似。1944年郭沫若在《契诃夫在东方》一文中发表过这种见解。 1936年苏联《真理报》刊载的一篇文章写过:“外国的批评家以鲁迅先生的作风比之契诃夫的作风。”契诃夫的祖国的作家法捷耶夫同样说:“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的弱点的这一点,鲁迅与契诃夫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3.
从屠格涅夫看肖洛霍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继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之后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一位作家。他在苏联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意义,能够与之相媲美。但是他也象列夫·托尔斯泰一样,既伟大又复杂。他在自己的创作中,既取得了卓越的、无与伦比的成就,又表现  相似文献   

4.
质疑前读本年十一月号“文史哲”所载“批判胡适词选中错误观点”一文,作者黄公渚先生对资产阶级买办文人胡适在他的词选中用“词匠”一词来眨低宋末元初的词作时,给了严厉的驳斥,他说:“就他(胡适)所谓‘词匠’的定义来看,匠字乃是一种专门模做不会创作,无生气的东西,这是何等污蔑劳动人民的口吻,事实证明,集体劳动,集体研究,连用集体智慧,生气勃勃的推陈出新,提高技术水平,从事天才的创作,不是别人,而正是劳动人民。”我当时对这种驳斥,感到很满意,可是,今天我又获到一篇文章,这是“谈诗的技巧”(苏联:伊萨可夫斯基著)中的第二篇,题目是“读苏联的歌曲”。这里有一段说道:“第二个原因是从第一个原因中产生的,它就在於:既然‘走音乐的道路’最容易‘人选’,那末,许多被刊物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看到一篇译自苏联刊物《在国外》第五期一篇文章的译文,题为《风靡世界的饮料——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1664年,从不放过以时髦商品发财致富的奥斯特英德公司的商人们,把茶叶赠送给国王。”  相似文献   

6.
在冯雪峰等革命文学家朋友的影响和催促下,戴望舒曾经在短时间内翻译了不少俄苏文学作品和有关俄苏及其文学的理论文字;但是后来,在翻译了纪德的《从苏联归来》一书后,受到纪德的深刻影响,他对苏联文学的价值产生怀疑,尤其是对革命文学的信念产生动摇,从而停止了俄苏文学的译介工作。不过,苏联文学或者说革命文学从质地、理念到措辞,都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对他的手笔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1926年冯玉祥对苏联的访问是一个尚未被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与苏联的实用主义合作遇到了挫折是冯访苏的重要因素。冯此行有学习苏联革命理论、红军经验的意图,但主要是寻求进一步援助。苏联方面很重视这一访问,力图从多方面影响他。对冯要求的援助,苏联仅原则上同意。在思想上,冯有所进步但有限,其扩张个人权势和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的思想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实用主义合作态度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他后来反动的重要原因。然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勃勃生机留给他的美好印象及所受教育的影响是长远的,这也是冯后来逐渐觉醒,最终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苏联印度学家狄雅可夫和萊斯涅尔教授,在苏联共產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以新的观点寫出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一文。作者检查了苏联印度学家过去对上述问题看法的錯誤和片面性,并对印度國大党及其領袖之一的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作了新的估价,从而基本上扭轉了过去反映在苏联印度学著作中的一个重大錯誤——否定國大党和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爭中的作用。我們对狄雅可夫和萊斯湼尔教授上述文章的論点,基本上是同意的,而且感到这篇文章对学習印度现代史的帮助很大。但是,对上述文章的个別論  相似文献   

9.
评朱光潜关于美学对象的论述阎国忠(一)在我国,美学对象问题是50年代之后才提出来的。朱光潜于1960年写了一篇《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美学?》,算是对这一问题的正式回答。这篇文章,先是介绍了苏联美学界的各种观点,接着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在1857年至1...  相似文献   

10.
《记忆中的肖象》——这是振庭同志在六十年代初所写的一篇中篇小说的题目,现在我借用来作我这篇文章的标题,理由有二:一是因为这个题名与我这篇文章的内容恰好吻合,二是因为他那篇小说里写到过我年轻时代的影子,我用他这个题目回忆他,也有回报之义。  相似文献   

11.
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战略性错误汤润千回首当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曾激起了苏联人民多大的希望,并且不久就博得了巨大的信任。他曾许诺,他的目的是革新苏联的政治经济生活。许诺对苏联经济进行根本改革,使苏联的产品,不论是普通产品还是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2.
牟世金同志的《(文心雕龙)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一文发表后,笔者和其他同志曾著文发表了一些不同看法。最近牟世金同志又发表了《关于(辨骚)篇的归属问题》一文,认为对他这篇文章的批评,“主要是对拙文中的‘总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特别是集中在《辨骚》篇的归属上。”这样说是不符合事实的。其实,有关批评文章,涉及到了牟世金同志那篇文章的全部主要论点。就本人那篇文章来说,虽只批评了他的关于“总论”的观点,但不只是讲《辨骚》篇的归属问题,更重要的是批评了他对“原道”、“宗经”及其相互关系的看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毛泽东是对落后的东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探索者。在如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存在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面他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者。他信奉马列主义,尊敬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及其所手创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堡垒——苏联。他认为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取得胜利的,中国的建设也应“以俄为师”;而革命胜利后的中国,一究二白,对社会主义建设毫无经验,既需要学习苏联的经验,又需要苏联的援助。因此,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苏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一向是关注人的解放事业的。他不能容忍各种名义之下的专制和压迫,他一生都致力于反对人的奴化。对新生的苏联、对苏联文学,他倾注了热望。当反动派惊呼着“洪水猛兽”来了之时,是他反而欢呼道:“他们因为所信的主义,牺牲了别的一切,用骨肉碰钝了锋刃,血液浇灭了烟焰。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圣武”》)他用“新世纪”来称呼十月革命后的时代,这其实是并不错的判断。然而,后来的历史令人遗憾地扭曲了,基于“信息不对称”,鲁迅对苏联文化的一些评论和判断也失准了。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一七年十月,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苏联劳动人民都感到无比欢欣鼓舞。但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首领之一的考茨基却接二连三地恶毒攻击苏联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在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第七天,他就写文章反对十月革命;第二年,他又发表了咒骂十月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小册子;第三年,他发表了一本叫做《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小册子。这些文章、小册子的矛头都是集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苏俄研究专家陆南泉先生参与主编的《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新华出版社2010年出版)在读者中引发了普遍关注;2011年,他的《走近衰亡——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让读者对苏联崩溃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思索;2012年,陆先生参与主编的《苏东剧变之后》(新华出版社2012年出版),对苏联解体之后的各国变化和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再次引发了读者关注。陆南泉先生是如何走上学术之路的?他对于苏联各个时期的政治得失有何评价?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本刊特约记者张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三册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有一个长句,一百九十八个字。这样的一个长句,放在这样的一篇文章里,用来批驳这样的一名反动文人,真是再好不过了。这个长句是: 他终于不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了,在《答鲁迅先生》那一篇里,很巧 妙地插进电杆上写“武装保卫苏联”,敲碎报馆玻璃那些句子去,在上文所引的一 段里又写出“到××党去领卢布”字样来,那故意暗藏的两个×,是令人立刻可以 悟出的“共产”这两字,指示着凡主张“文学是有阶级性”,得罪了梁先生的人,  相似文献   

18.
天道酬勤     
李娜 《快乐青春》2011,(7):10-11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他读了小知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相似文献   

19.
苏联是在50年代初期,提出要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 1955年初,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会议,强调苏联哲学家的任务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问题,这些矛盾的特点及其克服办法,强调研究辩证逻辑的必要。同年《哲学问题》第二期发表了斯捷潘年《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一文,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论述。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他说:非对抗性矛盾的特点,就在于这些矛盾不是通过爆  相似文献   

20.
这一年来,每当我经过振庭同志的住房,或者在门口碰到他的亲人,我的心情终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彷佛感到,他仍在里面工作,总想问一声:“老宋好吗?”但是,他已经走了一年,走到我再也见不到的遥远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