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的某些属性,指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时间性、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它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新闻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要求,就会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读者对报纸的要求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不仅需要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还需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就使得报纸选择新闻也应当是多层次、多侧面、反映各种声音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在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这二个基点上出发的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2.
使用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对报纸新闻广告化危害及原因的分析,得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策,引起更多人对报纸新闻广告化这一问题的关注,以丰富目前我国报纸新闻广告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试论会议报道阳建中会议,作为一种有领导、有组织地商议事情的集会,是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是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会议也就理所当然地在报纸版面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长期存在于会议报道之中的“滥、长、空、公式化”的痼疾,尽管读者对此多有烦言,新闻...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新闻文体有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中国社会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媒体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愈来愈明显和强烈地影响到中国报纸新闻文体的基本格局和体式。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将朝着回归、深入、未来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报纸新闻体现接近性的思考张燕(兰州大学新闻系)无可置疑,当今主要新闻传播媒介之一的报纸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而产生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作为一种主要新闻传媒,报纸的兴衰不仅受到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媒以规范的语言为载体,通过不同手段的传播示范,反过来又可促进社会用语的规范,各种新闻媒体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窗口,不仅仅反映了有关方面的工作成果和力度,对推动语言文字规范也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来,各种传媒的新闻用语很不理想,方言词、外来语、错别字以至各类语病充斥报纸、荧屏,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袁殊主编的《文艺新闻》是在中国现代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小型报纸。袁殊有意识地将《文艺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理论的尝试,该报广泛报道左翼文化界的活动,积极反映进步文化思想。该报形式上栏目众多,编排紧凑,版面活泼。在通联方面注重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常常通过二次传播的方式,扩大和延伸报纸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     
宋慕新 《市民》2006,(4):111-111
指导衣食住行的,是民生新闻;报道国事动态的,是时政新闻;供人茶余饭后当谈资的,则是社会新闻。然而,可供满足读者猎奇心的奇闻趣事,总是有限的,最后社会新闻的取材也就逐渐趋向突发事故了。所有的光怪陆离,都可以在社会新闻里一览无余。看报纸,吸引眼球的、先声夺人的、触目惊心的标题多是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9.
根据媒介建构主义的视角,新闻并不是社会实在的被动反映,媒介在其中主动参与了新闻内容的建构。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美国报纸科技报道的研究,尝试理清注重准确性和权威性的科技报道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被动还原还是主动的建构这一问题。结果发现,美国报纸将科技事件建构为科技报道,新闻业内外部的复杂因素参与了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闻传播,是社会性的工作。它的基础,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它面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反映社会生活,又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是党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们全党面临历史性的转变。我们的新的伟大任务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新闻传播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要求新闻事业要更充分地发辉思想舆论工具的社会功能,提高报纸、广播、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除了要改革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头版是报纸的门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重中之重,提高报纸头版头条的质量一直是报社老总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必须在新闻传煤中提倡精品意识,尤其是头版头条的精品意识。如何写好头版头条呢?我主张在“重、活、短、新”四个字上求精。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一直是报纸媒体的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评论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时评热”的出现,更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是新闻成了人文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长江日报》“圆桌”版在把新闻转化为人文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引导新闻受众充分开掘新闻的延伸意义,引导受众从一个个新闻事件中观察社会的脉搏,引导受众把新闻作为研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长江日报》“圆桌”版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该报的“媒体思想力”,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3.
报纸文艺副刊的版面审美特征及其艺术美价值●王丽萍王历生文艺副刊是新闻报纸的一种特殊版面。它既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新闻版有所区别。它的办刊主旨是采用同其它各版不同的方式,围绕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新闻思想主要包括:报纸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报纸的作用是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舆论一律又不一律,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无产阶级的报刊实践结合起来,使新闻事业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但毛泽东新闻思想中也有严重的缺陷,如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片面对待新闻自由问题,轻视报刊的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商业报纸,《申报》主张"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公正、客观、真实地报道教育事件、教育活动的信息。它的教育新闻具有文化和思想上的先进性,时刻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形势,适时指出教育发展的趋势,反映民众的情感和需求。教育新闻中体现教育内容上的国际化和编辑策略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历史伟人斯大林,一生先后办过18种报纸,在成为前苏联领袖后,对新闻工作仍怀有深厚的感情。不可否认,斯大林新闻思想明显受到马、恩、列的形响,但斯大林对自己丰富的新闻实践有独特的思考,如报纸的作用,通讯员的地位及新闻出版自由等等。这些见解曾在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尽管斯大林后期新闻思想中有反民主的一面,但积极方面作为一笔有历史价值的精神遗产,早已溶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报纸版面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它的最大功能就是把新闻稿件所包含着的诸多元素化作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机地表现出来,它是报纸独特的个性与风格的外在表现.同时,也鲜明地表达着报纸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反映着编辑的思想、志趣及价值取向,对读者的阅读起着一种吸引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报纸批评思想,是毛泽东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新闻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作指导,领导和运用我们党的报纸、刊物,开展各种形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逐渐地形成了一整套无产阶级报纸批评的理论和实践。本文拟从毛泽东报纸批评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内容,谈谈自己学习后的粗浅体会。毛泽东最早提出报纸批评问题,可以追溯到他创办《湘江评论》的时候。“五四”时期,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在中国非常风行。由于各种代表人物都在极力宣扬自己的主义和主张,出现了“百家竞起,异说争鸣”的局面。刚刚形成的革命阵营,组织十分脆弱,内部思想也  相似文献   

19.
报纸成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的媒体资源.因没有对新闻及时立法,清季爆发的“苏报案”等报案,令清政府感到措手不及.晚清的报案不同于康乾之时的文字狱,而报案的发生反过来促进了中国的新闻立法.但清季的新闻立法并没有起到实效,而革命党人巧妙地利用了报纸宣传革命,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诸如“国风报案”与山西巡抚被免、“大江报案”与国内舆论以及辛亥年间的假新闻,等等.因此,晚清由报纸主导的社会舆论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革命,更顺应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是企业机关报,既为报纸,就必须遵循新闻规律。但企业报作为企业党政机关报,又不同于省、地、市、县的各级党报,不同于专业报、信息报、文摘报等其他各种报纸,它既有报纸的共同特征,又有因企业的特点所带来的特殊个性。与此相适应,办好企业报不但要遵循新闻规律,更要在特色上下功夫。语言是作品的表层结构,是外化形式,犹如人之衣裳马之鞍,新闻作品是通过语言来专递信息的。企业报要遵循新闻语言的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企业报读者群相对固定、发行周期长、地域性明显、贴近性强等一些独特的性质,从而要求企业报的新闻语言必须在“具体、准确、简练、通俗”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的艺术性。这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