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全球银行保险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的银行保险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银行保险市场份额迅速扩大的同时,如何防范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是保险公司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主要有产品开发风险、营销渠道风险、经营技术风险、承保操作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等。规避和控制银行保险的经营风险,促进银行保险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一是提高保险公司研究开发产品的能力;二是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三是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机制;四是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管理系统;五是完善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六是加强银行保险的监督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银行保险是一项金融创新,就是保险公司依托银行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和品牌优势,双方缔结为战略伙伴。近两年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迅猛,其保费占总保费20%以上,但合作深度仅停留在简单的代理销售阶段。银行保险应该根据消费者和保险产品的层次进行分层销售,其最新模式也是分层销售的顶层——直销模式,即保险公司利用自身的电脑程序从银行数据库中发掘出有潜力的银行客户,直接向客户邮寄或打电话推荐最新保险产品,真正实现了客户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欧洲银行保险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剖析了起步阶段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对策:(1)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2)保险公司信息技术系统的改进与完善;(3)加强银保合作监管。银行保险;银保合作;兼业代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金融业发展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银行保险以来,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经历了由简单协议合作模式到多样化、成熟化合作方式的转变。其中,在我国相关监管政策的松动下,股权融合模式出现了发展的契机。如何利用股权融合的合作模式,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创造效益实现共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尚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进一步全面开展业务中,保险公司必然面对来自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法律政策、承保操作等方面的风险。针对这些潜在风险,从宏观上讲,整个保险行业与保险监管机构应当进行深度整合。不同规模的公司也应当采取不同的短期应对措施,以调整银保合作的产品结构,并提高自身相应的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保险合作危机与最优手续费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保险公司支付给银行一定的手续费来实现产品的销售。用静态贝叶斯博弈模型计算出这个手续费的博弈均衡值,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前银保合作手续费过高的事实。这是目前保险公司逐渐陷入该项业务利润大幅削减甚至亏损的被动局面、造成银行保险合作危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透过银行保险消费印象之调查研究,藉以探讨银行客户对银行保险之认知程度,以及了解对银行保险消费印象因素的重视程度,有利于业者对银行保险营销组合策略之有效规划。该研究分析结果是台湾南部银行客户对银行保险消费印象最重视之因素为营业人员是否具备保险专业知识、理赔责任感与营销能力表现。  相似文献   

8.
与保险公司股权联姻,银行已企盼数年。2009年11月26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推开银行投资保险政策大门。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银行和保险业务的相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银行保险业务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深入分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各自的优势,探讨了加快发展中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对策,即通过改善现有的制度环境、转变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观念、注重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强人才培训等,从而有效加快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保证银行保险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巨灾债券与传统再保险相比,在偿付保障和风险分散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能够连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替代性风险转移安排。但正因其具有证险融合的复杂属性,而为其监管带来不确定性,阻碍了其健康规范发展。因此,应明确巨灾债券业务中SPV、发起人保险公司以及巨灾债券投资者的保险监管,为其进一步发展与应用扫清障碍,从而裨益我国抗灾赈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