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跨国并购是目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途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也日趋强烈。但是,就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大多失败的同时,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已经悄然展开,而且并购对象大多是中国的"龙头"企业或垄断企业,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斩首"行动。实证地看,这些并购活动往往对中国企业并不是最优选择,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产权制度不合理。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从产权制度着手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税收法律机制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应尽快制定包括ODI税收条款在内的海外投资基本法;明确ODI税收激励的产业和区域政策导向;完善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法律规定;强化税收激励机制;扩大税收协定网络;规范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韩国核电产业"走出去"战略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发展核电产业从1956年开始,经历了初步探索、引进吸收、成熟发展和突破扩张四个阶段,建立了"走出去"战略的决策体系和完整的核电产业体系。文章分析韩国核电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具体策略,总结对我国核电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急需管理哲学来指导。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直接面对的最棘手问题是跨文化经营,而"他者之我"(Iorme in Others)的思维方式是指导跨文化经营中解决各类潜在风险的指导理念。国际化企业良好运作主要得益于正确的领导观,领导层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经济组织运作中的权力体现的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能力。大企业的领导力运作体现的不应只是领导个人发出的命令与雇员刻板的接受命令,它应主要着眼于反映组织能力水平上。经济组织与政治组织中的权力运作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应主要体现一种建设性的能力彰显,而后者更多地是压制性的强力的威慑。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加深的现实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客观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势在必行。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临重振、中国经济多年发展的有效积累和向好态势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现实机遇和有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在知己知蚀基础上理性制作战略规划,为实际启程做好精心准备,完成对企业“走出去”战略本身、企业“走出去”所在地国民文化及企业文化、有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形象打造等方面必要的心理认知,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才会变得更加平坦、更加宽阔、更加顺畅、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疆企业"走出去"动因、现状及对策.首先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内部需求角度分析了新疆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新疆企业"走出去"所具备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新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现状特点,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新疆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企业“走出去”的初始阶段是小项目、小投资、低风险、民营为主的发展战略,虽然层次低,但很实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江西省企业“走出去”也属初始阶段,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借鉴浙江省“走出去”的成功经验,结合江西省“走出去”的现状,提出了江西企业进一步“走出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回顾宝钢、海尔、福耀、格兰仕、长虹、TCL等中国企业遭遇外国贸易救济措施与"走出去"的行为后,发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因主要是避开国内激烈竞争、顺应国际化潮流、规避贸易壁垒、品牌国际化、抓住机遇、掌控战略资源、获得国际先进技术等。中国企业"走出去"路线的选择没有固定模式,企业"走出去"的绩效也就各有千秋,最后指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分工,有助于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然而,实施"走出去"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支持,这需要正确把握"走出去"战略内涵,认识"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研究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相关财税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0.
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江苏民营经济多数企业正确选择与企业水平相适应的“走出去”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进行“走出去”的方式选择时,存在着决策的路径依赖、撞击反馈思维含义的误读、风险防范应对准备的缺乏、决策人员经验知识的老化等问题。要采取创新“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和完善“走出去”的信息发布通道、举办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咨询活动、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体系等措施,引导民营企业正确选择最为合适的“走出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吕祖谦说:“学《诗》而不求《序》,犹欲入室而不由户也。”因此,《吕氏家塾读诗记》绝大多数的解说与《诗序》意见一致。有个别地方对《郑笺》有所订正,实际上并不是反对《郑笺》,而是《郑笺》尚不完善之处,仍按照《诗序》、《毛传》的思路加以补足,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盗”“骗”手段交织案件要准确定罪,亟需考究犯罪实行行为。实行行为是刑法理论中基本概念之一,规范意义上的实行行为就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的行为模型。实行行为的实质与构成特征以及实行着手与终了是判断具体事实是否符合犯罪行为模型的重要标准。“盗”“骗”手段交织案件貌似复杂,实则简单:其“盗”“骗”手段交织这种特殊的事实仅符合一个盗窃罪或者诈骗罪的行为模型,即其仅具有盗窃或者诈骗一个实行行为,所以,该类案件只能认定为一个盗窃罪或者诈骗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性地论述了经济学的“手“的理论——“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认为,要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能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语料库中的相关数据,对形容词safe和secure的语义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通过分别对safe和Secure两个词进行检索,统计它们在语料库中的不同使用域的词频,观察检索后所呈现的搭配关系等语义特点,量化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对词汇的概念认识扩展到对词汇的语用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将孔子的“学”与“思”的思想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孔子强调的“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与继承,而“思”侧重于知识的创新、发展与批判,在教育过程中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当前,充分认识孔子的“学”与“思”的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朱熹“义”、“利”思想的现代意义,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朱熹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朱熹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义”和“利”进行了阐释,指出“义”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不仅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而且进一步把“重义轻利”思想与“理”联系起来,对其作了本体论的论证;其意义就在于告诫人们在现代社会既要重视“利”,也要重视“义”,当“利”和“义”冲突时首先要取“义”。  相似文献   

17.
“有+VP”1和“有+VP”2二者存在区别:“有1”是动词,VP1只能是少部分单双音节动词,担任“有1”的宾语,“有2”承担三种语法功能,VP2不受音节或性质的限制,结构类型丰富。“有+VP”2结构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有”的隐退与“了”的出现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了”的专职身份使得“有+VP”2格式在主流语言中隐退。“有+VP”2复出受方言、外来语、传媒、语言机制、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典词源“诗余”论的承传,大致有三条:一是从总体上阐说词源于诗体的承传,二是分论词源于风骚之体的承传,三是分论词源于唐人近体诗的承传。上述传承,从不同视点上展开了词导源于诗体之论,共同构出古典词源“诗余”论的主体论说空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笔者发现这两者有很多共通之处,并将这一观念运用到翻译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翻译标准,即翻译的“和谐”准则:只有作者和读者同时达到和谐才能保证整个翻译的和谐,才能达到那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与周围事物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阿怒人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以房屋"中柱"为演绎场所的"可汝"歌舞,在阿怒人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拟通过对"可汝"歌舞体系中的建房"可汝调"的人类学分析,从被营造的场景中,层层剥离建房"可汝调"繁杂仪式表象下的民俗性外衣,从而探寻其深层蕴涵的神圣性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