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西部生态脆弱地带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缓解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振兴教育,调整扶贫政策,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与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反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学及其跨学科研究方法, 剖析资源约束性经济贫困与生态敏感、脆弱地带的高相关性。探寻生态敏感地带环境退化成因; 描述生态敏感地带与贫困地区深层矛盾; 提出缓解贫困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充分利用非耕地生产力和人力资源比较优势, 实现劳动对土地和资金的替代, 改进非耕地资源配置, 提高边际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区是我国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脆弱区的特征和存在的生态问题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环境立法对生态脆弱区的调整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制定一部“生态脆弱区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西部生态脆弱与贫困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程度、生态脆弱带和贫困县的分布特征、贫困地区的经济情况和人口密度的分析,发现西部生态脆弱与贫困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双向因果关系。这为西部制定脱贫、生态恢复等政策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文利用GIS对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结构进行了刻画和分析,运用2000-2010年1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的贫困综合指数,对贫困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1)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和民族地区高度重叠的特征;(2)贫困重灾区和贫困重度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边界地带;(3)2000年以来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度在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缓解,但诸如粮食等关系到民生问题的领域仍存在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社会抵御环境公共风险的公共产品,其供给必然要求政府公共财政的介入。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西部乃至于全国生态屏障的主体区域,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该地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改善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考察政府财政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撑状况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甘青结合部藏族聚居区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区位重要,空间分布上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高寒高海拔地区在地域上的耦合,影响民生改善的多种因素交织。本文基于田野调查法分别就住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医疗和社会保障、就业、家庭收支、生态环境、社会安全与社会公正等方面调查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论文构建绿色包容性发展分析框架,提出以绿色包容性发展理念促进该区域民生改善,建议增加经济机会,提高经济参与度;确保经济机会均等,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社会包容多样性,关注生活幸福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实现共享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脆弱性概念因其能更完整地说明气候变化最突出的影响,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的脆弱性研究多集中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区域或特定群体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更少,而后者恰恰是抓住现状和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根本依据。同时,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相关,贫困地区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地区,如何减少气候贫困是我国面临的难题。社会脆弱性、敏感性和适应性,已经成为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概念。文章对国外现有文章进行梳理,说明社会脆弱性研究对于气候变化条件下减贫的重要作用,以期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以矫正:制订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政策措施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道路的重要内容,贫困地区广泛开展的生态扶贫实践是以"两山论"为精髓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区高度耦合是中国推进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实施生态扶贫的内涵要求。中国的生态扶贫实践,路径多元,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设置生态公益岗位、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开展易地生态搬迁五种类型。中国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相结合;二是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结合;三是与促进自然资源保值增值相结合;四是与发展乡村特色生态产业相结合;五是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相结合;六是与促进乡村治理有效相结合。2020年后,相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导向将由生态扶贫迈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往往是共生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连片特困地区,因而,片区扶贫攻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从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完善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为该地区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农业开发与生态贫困关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贫困是经济贫困与生态恶化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一个现象。新疆阿合奇县是典型的生态贫困区。通过对阿合奇县农户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生态贫困区经济环境曲线,文中提出要改变生态贫困,就要促使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走农业开发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以科技进步促进生态贫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移民工程与牧民定居工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实施重点都是在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的。但二者在定义、动因、措施、意义方面又有所差异。牧民定居工程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生态移民的核心目标是应对生态危机引发的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移民的中心任务放在迁出地与迁入地生态环境的建设上,重视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力求摆脱生态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牧民定居工程侧重于使定居点成为牧区二、三产业及农畜产品集市等发展的基点,积极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只有深入系统地厘清它们的关系,才能更有助于两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对贵州贫困地区而言 ,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整体或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消除贫困就难以持续发展。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控制人口盲目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利用资源 ,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生态移民对于反贫困问题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区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之一,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贫困问题是受生态环境约束的基础性贫困,生态移民在认识论上就被作为反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试图通过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空间,突破制约生存发展的环境约束,从而达到改变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目的。实践证明,科学的生态移民对于摆脱因环境压力造成的基础性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耦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存在许多生态资源丰富的国家级贫困地区,如何有效利用富足的生态资源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对于该地区的反贫困意义重大。在分析了生态扶贫与农业产业化扶贫各自优劣势的基础上得出了生态资源富足区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耦合扶贫的理论,并构建了耦合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分阶段、有重点的扶贫才能取得扶贫最佳效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西部地区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中国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一度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但很快就从反贫困问题转向“返贫困”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使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基本条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一般性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应从生态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重建西部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区。森林资源是山区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然而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该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贫困的关系较为复杂。湘西自治州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既有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湘西州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山区低收入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贡献,但对较高收入的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对当地农民林业资源的利用产生了诸多限制,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减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生态扶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扶贫是我国扶贫攻坚进入精准扶贫新时代所推进的一项重大扶贫举措。基于贫困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多面的客观现象,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研究生态贫困的形成,将生态贫困界定为特定时空情境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地”维度上的剥夺及其制约“人”“业”维度的发展或导致彼此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和状态,进而提出生态扶贫的机理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绿色扶贫是绿色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的新扶贫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绿色扶贫区别于传统的扶贫理念,具有保护性、可持续、内源性和共享性的新特征,其本质就是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前提,探寻贫困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纵观中国扶贫开发历程,绿色与扶贫不具有天然的联系,中国的扶贫开发模式是一个从“输血”到“造血”再到“绿色发展”的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绿色扶贫的发展也经历了“绿色”与“扶贫”相分离、“伪绿色”扶贫、“浅绿色”扶贫和“深绿色”扶贫4个阶段,其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绿色”与“发展”相融合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完善的绿色精准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重视生态补偿和生态移民手段的应用,加强扶贫领域反腐力度,实现绿色与精准的有机结合,是绿色扶贫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促使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走出一条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的中国特色绿色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