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的相对背离作为当代国民性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产生于晚清以降的现代化历程中 ,表现为价值观和行为的不一致或相对割裂。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精神是造成中国人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相背离的文化心理基础 ,晚清以来巨大的社会转型则是这种背离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观念意识与行为模式的相对背离既是社会转型没有完成的结果 ,又是社会转型难以完成的原因 ,现代化的完全实现有赖于二者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文化代言人,率先觉醒并群体崛起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从人道主义出发,通过描写包办婚姻的罪恶,封建家庭的黑暗和贞操节烈的弊害,揭露了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长期遭受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的事实,体现出强烈的维护女性权益,谋求女性解放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萧红通过其作品描述了女性人生的自然悲剧和社会悲剧,不仅拷问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迫害,而且深入女性精神肌理,挖掘女性自身的精神病弱,即充当了男权社会的同谋。全面关照女性悲剧命运的成因,直面女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剖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鲜明的、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哈代既有传统的男性思维,又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意识.而这既是作家本人精神冲突的表现,更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于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三月至大中二年(公元848年)二月赴岭南入桂管观察使(治所桂州,今桂林市)郑亚幕府,任支使兼掌书记。本文从李商隐诗歌中充分论述了他内心所反映的悲剧意识和特征,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指出这主要决定于李商隐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个人气质,属于因“游”而产生的悲剧意识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整体性首先在于历史意识的整体性,也与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历史意义密不可分。与之对应,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可以进行规律性叙述与阐释的整体,其内在的整体性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维度上的整体历史性,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文明本身的分层次的整体性。因而,在整体性历史意识下,要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还需要具有层次性的文明历史结构的细化了解,它也是人类历史意识是否健全的重要特征;而且,历史意识自身的历史也是具有整体性的。历史意识的整体性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愈苏轼人格意识和文化精神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子怡 《天府新论》2007,(3):146-152
韩愈与苏轼有着共同的人格意识和文化精神,然而二人又不尽相同,他们在处世意识、固穷意识等方面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或致君尧舜,九死未悔,或“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或忧戚处穷,刚正执着,或君子固穷,潇洒自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倾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古希腊悲剧开始,不管哪个时期的悲剧文本,虽然有各自的形式,有诸多差异,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有着相同的结局。悲剧意识几乎成为了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悲剧特色往往会与死亡意识相结合,让文学作品散发出较强的生命意识。海明威的文学小说作品凝聚了悲剧性和死亡性两大要素,让小说本身充满了对于生命和人性的拷问。  相似文献   

9.
原学梅 《晋阳学刊》2004,(3):99-101
<黛茜·米勒>是亨利·詹姆斯著名的中篇小说,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它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评论,但是从语用学角度对其所做的研究却不多见.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对小说中黛茜的交际对象们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就可以探讨出造成黛茜交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萧红的《生死场》展现了北方农民奴隶般的生存状况和苦难的命运遭际 ,小说流贯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剧意识。同时 ,作为女性作家的萧红 ,又将这种悲剧色彩涂抹到对于女性命运的探索与关爱上。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造成旧中国国民的生命价值观。本人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鲁迅笔下的阿 Q和孔乙己的重生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秦燕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73-74,82
本文分析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哈维夏姆和马格维奇两人的悲剧命运,展现了19世纪英国个人社会地位至上的主流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小说创作充满了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如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的创作风格,源于作家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老舍小说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作家的一种美学追求,也是“爱”的另一种体现。他的带有苦涩味道的幽默,并非冷潮热讽,而是引导人们在笑人笑己中,把读者的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资料,对我国居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与美国的同类研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美服从法律的程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我国居民对司法机构的公正性有较大的宽容度,由于对法律是否服从源于人们是否认同法律的“合法性”,对法律合法性的认同程度是衡量人们法律意识的强弱,衡量一个社会的法治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国在走向法治化社会的过程中,虽然中国法律权威的建立有赖于政府权威,但法律权威只有尽早脱离政府权威,并成为超越一切权威的权威,法治化进程才有可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其特有的亚政治文化,农民工政治意识的发展路径出现了现代性与非现代性并存的复杂局面,其政治行为的演化过程也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的状态.农民工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是一个相互构建、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理解农民工政治意识与行为的相互构建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培育农民工形成现代性的政治意识,促进其政治行为的理性和合理性,而且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利用CGSS2010的环境项目调查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社会经济地位、环境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以及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童年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较弱,其通过影响个人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而产生的间接影响比较显著;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行为既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有显著的间接影响;环境意识显著影响了环境保护意愿和环境保护行为,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强度受到客观情境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模式。此模式下开展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也日益暴露出政府单打独斗的无力和低效。其原因之一,在于此模式对公众环境保护应有功能发挥的忽视。因此,构建政府和公众共同联动的互动型环境保护模式,是彻底保护环境的必须。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社会科学》曾成功组织关于80后青年的讨论,受到广泛关注。现在,他们又推出新的一组关于90后青年的研究论文。虽然80后和90后都属于改革开放新一代,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他们之间也产生了新的代际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生活状况、行为方式、社会参与等客观层面,也表现在就业取向、价值观念、未来期待等主观层面。改革开放新一代青年成长在政治稳定、物质丰富、同时交叉着全球化浪潮和商品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一、角色理论与角色意识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角色理论。教师角色是指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拥有多种社会身份,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的教育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使着不同的行为。对于教师的不同角色,人们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对于同一角色,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美国心理学家林…  相似文献   

20.
乔兆红 《社会科学》2008,20(2):154-162
在西方,商品博览会是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世界市场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其中国家政权的作用居于次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商品博览会的举办虽然不可能没有起码的现代工商业基础,但强烈的救亡意识、振兴工商的超经济目的,使政府的倡导和参与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直接介入,中国的商品赛会将难以举办.这正是外源型现代化模式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