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阶层骤变与俄罗斯利益关系协调机制的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代以前的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是以国家利益至上为主导的一种"无阶级"型态,而1985年之后这个历史轨迹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社会利益代替国家利益成为社会结构变迁的主导性因素,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阶层骤然出现且分化严重突破了俄罗斯社会结构演变的轨迹;二是利益分割及隔离使俄罗斯社会结构快速定型化,并成为其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三是社会冲突不断,社会严重失序。从社会结构转型的角度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突变性模式更具有利益分化性。俄罗斯在突变性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牺牲绝大多数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其中的推动力量是制度转换,其利益协调机制主要是权力,即那些掌握制度转换方向的权力拥有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各种利益主体分化组合,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出现多元化需求,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空前尖锐和激烈,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就是集中的反映,社会需要新的组织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基于民间组织在防控群体性事件中具有促进利益诉求、政治发展、利益协调和制度创新等功能,可以构建民间组织发展的政治、法律、政策、体制和管理等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民间组织的利益协调功能及其实践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社会背景下,社会利益关系分化日益明显.民间组织通过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生成与利益分配机制、利益整合与利益导向机制来实践其利益协调功能,这些彼此共生的机制组合形成了民间组织的利益实践机制,并将逐步构成法治秩序的民间基础.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社会利益分化及其政府责任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的转型贯穿着政治秩序、制度安排和生产力的三大变迁,作为政府和社会 两大主体互动的结果,它凸显了社会利益分化中"政治勉励经济"的路径。面对残酷的社会 利益分化现实和客观利益矛盾,中国政府遵循"政治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承担起主导利 益和协调利益的重大责任已成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内在根据。重视利益协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失衡现象,容易对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它会危及社会心理的稳定;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反社会行为;使我们党执政的有效性面临考验。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够和谐的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还较低是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够和谐的首要原因,但我国渐进式改革推进过程中非均衡的制度变迁是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够和谐的深层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非均衡,经济体制变迁与政治体制变迁的非均衡,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化体制变迁的非均衡,制度变迁的地区非均衡、城乡非均衡、产业非均衡、阶层非均衡等是导致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够和谐的主要原因。非均衡市场化体制改革滋生、引发的各种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的不够和谐,产生了诸多利益矛盾与冲突,导致我国社会利益关系不够和谐。所以,我们必须以反思促改革,破除不利于社会关系和谐的障碍,以保证改革成果为全民共享,从而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总体性社会格局逐步瓦解,社会分化大大加剧。然而中国的社会分化并非是一种功能分化,而是一种利益分化。功能分化本身蕴含着社会整合机能,而利益分化则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利益失衡问题已然诱发诸多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亟需进行社会建设。通过建设适合中国特殊国情并满足长远发展需求的社会结构,奠定社会管理的结构性前提,进行利益分化基础上的结构整合,实现以利益协调为必要条件的社会有序。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冲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哲学的层面来分析当代中国利益冲突的表现、利益协调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其解决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途径。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引起代际之间、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及既得利益者与争取利益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充分建立;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  相似文献   

9.
转型所导致的乡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及利益群体的重组深刻影响着乡镇秩序的重建。30多年的改革使杭州市衙前镇农村社会治理基础已经完成了农民职业的非农化、生活场域的个体化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功利化三个方面的转变,其后果是传统乡村秩序存在的精神纽带发生变化。先赋利益与自致利益的关系协调在国家与市场双重社会机制中运作是目前完善乡镇治理的一个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各种利益冲突越来越突出。利益冲突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利益主体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物质利益矛盾居于中心地位,收入差距扩大引发的矛盾突出;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导致利益群体矛盾的激化。利益冲突根源于人的利益与利益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利益整合是对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整合以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通过利益的事实选择和价值判断,使利益失衡趋于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1.
社会利益分配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会成员利益关系的和谐。历史上,利益关系状况决定国家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今天,利益问题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紧密相联。公平处理社会利益问题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社会体制改革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利益均衡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构建有效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使其能够拥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利,自主、理性、合法地进行利益表达,从而由权利均衡走向利益均衡,是促进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论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两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倡导利益和谐尤为必要。因为,利益不仅是联结社会成员的纽带,而且利益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实现之间是否均衡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尺。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而言,致力于利益主观需求与客观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消解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社会冲突视阈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错位和缺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关涉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在社会冲突视阈下围绕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利益表达机制缺陷等问题展开论述,揭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不能的深层根源,提出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增促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虽然不可避免对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是从总体上看,这种分化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利的。主要体现在:利益分化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利益分化打破原有利益格局,使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利益分化推动阶级阶层的合理化和阶级阶层内部整合;利益分化促进社会民主和社会规范建设以及有利于及早发现矛盾并把其消灭于萌芽之中,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地方与地方间的权益关系,在国家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地方间在权力、权利、利益等方面的矛盾愈益广泛化;地方间权益关系的内容,包括纵向地方与中央、上级地方与下级地方,横向平行地方与横斜向地方等主体间的多层面、多向度的权益关系;处理地方间权益关系应确立和实行地方是地方的权益代表者、地方间权益配置要适度正当、顾全大局和互助互让、规范化和法治化、构建跨行政区司法管辖制度等原则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利益多元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多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多元利益之间在竞争、冲突和妥协过程中使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领域达到和谐状态。其中,经济利益多元通过孕育平等、自由与诚信的市场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和谐;政治利益多元通过生成真正的公共意志,构建民主与法治的和谐政治秩序;文化多元通过不同文化价值和文化类型的冲突与妥协,推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良性互动和发展,促成文化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与表达自由、公民权利和利益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然而,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矛盾和纷争,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和",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表达自由的社会,是依法确立并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有效控制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因此,有效调节利益冲突或矛盾、控制有序社会之"熵",才是构建和谐社会之本.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生活在我国城市边缘的一个特殊劳动群体。其规模和社会影响已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其基本权益保障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社会热点话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加强立法建设等是改变农民工现状的根本性举措,而现实效用不足以缓解该问题的紧迫性,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对应。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必须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与优化,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以切合新时期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