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海科学生活》2001,(9):69-70
我的朋友田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今年36岁,每晚上只睡5到6小时。作为一个电视台编导,一星期要工作40到45小时,晚上还要打理一家与人合开的酒吧。空闲时间里,她还在儿子的学校做义务辅导员。“有时,我早晨4点钟就得爬起来,”她说。“碰到赶制节目,我会整个晚上不睡觉。”  相似文献   

2.
世相     
担心孩子被歧视家长虚报“官职”
  “学校的报名表,还要登记家长的单位和职务,孩子入学跟家长职务有什么关系?”广州幼升小报名接近尾声,在等待小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反映学校太现实,入学报名还要“拼爹”,一些身为普通职工的家长为了孩子不被歧视,不得不虚报“官职”。
  张先生是一名普通职工,他带孩子入学面试时拿到一张家庭信息表,上面要填写详尽的父母资料,包括工作单位、职务等等。“我感觉这跟入学无关啊,但又必须填写,为了不给孩子拖后腿,让他在学校受歧视,我跟太太商量了一下,填上了‘副经理’一职。”张先生苦笑着说,“我后来在同事中一打听,他们都或大或小地给自己封了个‘官’。”  相似文献   

3.
嘘!严肃点     
嘘!严肃点休假罗杰斯夫妇准备去度假,可罗杰斯又放心不下留在家里的孩子。“孩子可以放在我姐姐家里,”妻子安慰他说,“猫和金丝雀放在邻居家,狗可以暂时交给看门人。”罗杰斯想了想说:“如果家里能那么安静,我们何必还要出门,在家里休假岂不更好。”只娶一个“我...  相似文献   

4.
“就这么几句话,我都背下来了,你怎么就背不下来?今天不背完不许睡觉!” “天天丢这丢那的,怎么不把你自己丢了?” 如果你的孩子记忆力不好,请息怒,千万别骂,要保护孩子的自信。如果丧失了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就会被抑制。  相似文献   

5.
小儿尿床毛病根除了小儿尿床,本不足为奇,可我的孩子六岁了,每天晚上照例还要绘一张“山区地图”,这就不能大意了。我两口东借西凑变卖家产四处奔波求医,其结果是债台高筑,病却依然如故。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开始走出“中国”描绘“世界”。好心的亲戚捎来“505神...  相似文献   

6.
满腹心事的老人 一天中午,老年公寓的秦爷爷走进社工站,让社工帮忙问问自己这个月的入住费用交了没有。社工不解地问:“您的入住费用不是每月自己交吗?”秦爷爷说:“我的入住手续和入住费用都是孩子经办的。”社工很奇怪:“既然都交给孩子办理了,那您为什么还要操心呢?”秦爷爷说:“一言难尽啊。  相似文献   

7.
孩子,爸要带你去省城 孩子第一次出远门,在许大金怀里上蹿下跳。“你能不能消停会儿!”他有些不耐烦。孩子瞪着一双大眼睛,害怕地看着他。许大金顿时后悔了。毕竟,这次省城之行是愧对孩子的,于是他尽量放平语调:“爸爸累了,想睡会儿,你也睡会儿吧。”接着不由分说将孩子斜抱到怀里,摆弄成睡觉的姿势,然后,自己微微闭上眼。孩子在他怀里翻转了一会儿,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相似文献   

8.
[小人大幽默]四川省蓬安县建设银行的黄军告诉大家一箩筐的“小人大幽默”邻家4岁的平儿非要妈妈晚上带着他睡觉,妈妈告诉他说:“小孩子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睡觉。好孩子要听话!”平儿马上反问道:“爸爸为什么不听话?爸爸比我大得多了,可你还天天带着他睡觉?!”...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11,(10):51-51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友人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 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  相似文献   

10.
施立松 《老年人》2010,(6):36-36
自从儿子出生后,我就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饼干”,就像风箱里的老鼠,少不得两头受气。但是,自从我当上“夹心饼干”,便不吝啬“放糖”——甜言蜜语;“加胶”——把夹心做成粘和剂。等到孩子稍大点,母亲老了,我也人到不惑。这个时候怎样与老人孩子相处,我学到的防夹绝招是,  相似文献   

11.
我渐渐地老了,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早先我管教孩子,如今,孩子却“管”起我来了,动不动就向我发“指令”,什么这个“应该”、“必须”,那个“不准”、“不许”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朱瑞华 《老人世界》2008,(12):22-22
1968年,我下乡插队。在农村,老乡们不叫我名也不喊我姓,都称我“大夫”。我何负此雅?这要从头说起。一天早晨上工,刚到生产队,就见保管员一瘸一拐地对我说:“我昨晚睡觉受风了,腿疼。”我对他说:“我跟一位医生学过针灸,有一定基本功,我给你扎两针吧。”开始他不同意,但腿疼不减,走路困难,无奈之下只好半信半疑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生两个孩子     
有了“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后,我终日欢喜。太好了,我可以生两个孩子了!平日我妈常看着我感叹:“将来我和你爸只能进养老院了。四个大人,两个孩子I怎么照顾得过来啊!”想想也是,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大,交通又堵塞,用在自个生活上的时间肯定减兜一旦双方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孩子绝对是顾此失彼。但一家各有两个孩子就会好些了,一下多了两份力量。而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亲亲的兄弟姐妹为伴,多好啊!  相似文献   

14.
除了一个叙述的声音,磁带里还有“刷刷”的声音由远及近,成为这个叙述的背景。程前的车子飞驰在去北京机场的高速公路上,窗外的车疾驶而过,在我的录音机里留下了那个背景。北京的三月,下午6点,天暗了下来,车灯一次次的从程前身上闪过,他驾车,同时还和我谈话,但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程前实在没有空闲时间,我对他的采访只能安排在他去机场的路上,1小时以后,他将乘飞机去武汉录制《今夜情缘》。程前说:“我的这种生活比较忙乱,很没有稳定感,在现场极度兴奋,一下来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对纯生活经常力不从心,只想睡觉。我还要…  相似文献   

15.
玉瑞 《老人天地》2013,(9):25-25
我的每个周日一般都是这样度过的:女儿女婿带着孩子来看我,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多走,全家吃一顿大餐。上周日一早,女儿带着孩子拎着水果就来了。女儿一进门把菜和水果往茶几上一放,就说:“妈,我要去单位加班,孩子你看一天,下午5点多我过来吃晚饭。”  相似文献   

16.
自杀三型     
引言 “自杀”,简单地说,就是自己主动地选择了死亡。我的一个朋友的小孩,17岁,去年的一天晚上,他妈妈跟他一起吃完晚饭,九点去睡觉,十一点,他从楼上跳下去了。直到邻居告诉她,她才从睡梦中骤然切入真实的噩梦,这之前她对孩子的“终极抉择”竟毫无觉察。她的孩子很有绘画天赋,想放弃学业搞绘画,又觉得绘画最终没有前途,于是就追随他的偶像凡·高去了。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世界》2008,(3):33-33
“只要一心为老百姓琢磨点事儿,心里就踏实,睡觉也安稳。有人问我这么忙活图什么,其实,我就图让乡亲们从黄土地上多得到些实惠。”杜连弟多年来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一直不知疲倦地奔波着、忙碌着。  相似文献   

18.
夜里,在朦胧之中,忽然一个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孩子快来救救我吧。”声音那么急切。“为什么要救你,你是谁呀?”“唉,我是地球上的水姑娘呀,你跟我来吧!”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带走了。  相似文献   

19.
《老龄问题研究》2008,(1):25-30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家庭结构逐步由“核心化”家庭向“空心化”家庭转变。这种“空心化”家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家庭”。其主要特征是子女都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则把孩子也带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这种家庭也称之为“空巢家庭”。而留在家里的老人、儿童被称其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据了解,“留守儿童”的“三缺”问题(即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已引起政府重视,但“留守老人”问题却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究竟“留守老人”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哪些关心和帮助呢?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本课题组在对全市作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点调查了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和坪土回村。调查方式主要采取进村入户的问卷调查和召开有村“两委”领导、老年协会领导、学校老师和留守老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老人”负担很重,他们不仅自己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还要为子女照看孩子,甚至有的还要耕种责任田。这种新情况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而且关系到孩子的教育保障问题,涉及到家庭稳定与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建议,从现在开始,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留守老人”。  相似文献   

20.
燕子 《伴侣(A版)》2016,(10):22-24
给自己当“粉丝”,童谣伴我长大 李秀英1965年出生,从合肥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她性格开朗,又会讲故事,常常将课程内容编写成一首首小歌谣来教孩子们记诵,深得小朋友的喜欢. 1987年,女儿许诺晨呱呱坠地.李秀英把全部的爱都付诸在了女儿身上,孩子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她感到欣喜,她常常唱着自己创作的童谣,哄孩子睡觉.小诺晨一岁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她怎么都不愿午睡,一直在妈妈身上闹腾,李秀英抱着她,随口哼唱道:“妈妈的手呀,柔柔的;妈妈的眼睛,亮亮的;妈妈的脸蛋,软软的;妈妈的怀抱,暖暖的;妈妈的宝宝,妈妈的宝宝啊,乖乖的、香香的;妈妈的宝宝快睡觉,快快睡觉的好宝宝.”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妈妈,听得十分入迷,似乎听懂了妈妈话里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