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于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第一次提供了有关人口迁移的较为系统、详尽的资料。据此,并参考其它材料,我们可以对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特征作出一个初步总结。一、关于迁移量和迁移率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有所增大,但总的看来,仍然是一个人口分布相对凝固的国家。据1%抽样调查资料推算,从1982年7月至1987年6月的5年中,我国人口迁移总量约为3,050万人。若以迁移4~5年的人口数量为100,则3~4年的为142.1,2~3年的为191.8,1~2年的为217.9,不足1年的为190,这反映出我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正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近期省际人口迁移的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人口迁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迁移量的多少或人口总迁移率的大小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有关省际人口迁移的数据,我们看到:我国在八十年代后半期的省际人口迁移与八十年代前半期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90年7月1日进行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在我国的人口普查史上第一次设立了有关迁移的项目,为研究我国从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材料。这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省际迁移人口是指在这五年间离开了1985年7月1日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常住地一年以上、在1990年6月30日时的现住地居住了一年以上或不满一年的人口。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对5周岁以下和普查时已死去的人口的迁移状况均未进行统计,这就造成了对这五年间省际迁移人口的低估。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本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在决定个人是否进行省际人口迁移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作用。 利用该次调查提供的省际人口迁移“时间”信息,本文对“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人口迁移发生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比利用调查时点上的个人特征来分析个人进行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复杂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 ,利用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1995-2000年、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网络结构特征和网络复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首先分析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的整体演进,随后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析三大区域网络结构的区域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在演进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重心右倾趋势;(2)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特征;(3)北京、广东等一些少数中心节点支撑了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4)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在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网络演进过程中的空间受益并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我国放开了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管制,跨省区的人口迁移逐渐活跃起来,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也开始凸显。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迁移人口的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首次成为主要普查的项目。目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已经公布。为此,本文以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迁移人口特征的变化,确定了新的人口迁移中心;此外,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证明迁入人口数和就业人数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迁移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1987年以前,我国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人口迁移调查,每年公布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是根据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情况汇总得到的。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9)》提供的解放以来主要年份人口迁移数据,北京市1987年迁入人口为181757人,迁出人口为126313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是18.47‰和12.84‰,净迁入  相似文献   

7.
<正> 一、导言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家庭和社会角色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必然反映在人口迁移领域,特别是人口迁移的选择性方面。早在19世纪末期,E.G.雷文斯坦就在迁移规律中指出,女性以短距离迁移为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具有迁移性。而已有的有关中国人口迁移选择性的研究,说明男性和女性在迁移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人口普查,第一次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因此,本文将以省为基本单位,对中国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8.
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 人口迁移是人口和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包括社会心理、个人心理)都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在影响人口迁移尤其是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差距的扩大,中国人口迁移也日益活跃,自发性迁移在人口迁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第一次全面提供了中国人口迁移的详细数据,使我们能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本文将以省区为基本单位,对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区域的经济水平、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口迁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人口的迁出活动通常是指一个特定社区内的人口向该社区以外的变动过程。与人口迁入活动相对应,人口迁出活动是人口迁移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为研究北京地区迁出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探讨人口迁出的主客观原因,估测这种迁移活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而探索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迁移规律,我们对北京1980年至1982年非农业常住人口的迁出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0.
胡萍  卢姗 《西北人口》2007,28(3):101-104,107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角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社会学特征,以及迁移人口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此外还从人口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入人口对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省内人口迁移流向选择等几个方面,系统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为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德  叶晖 《人口学刊》2004,2(1):40-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从规模到强度均呈现强势发展状态。人口迁移现象相较于改革开放前完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1990年人口普查首次将人口迁移的项目列入其中,使众多的研究人员获得了全面把握我国人口迁移的机会,有关人口迁移的研究也随之活跃起来。对1990年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状况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了回顾,并从城市规划角度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战乱、灾荒曾造成频繁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今天的河北人口,除燕赵本土人口外,还有历代从全国各地迁来的人口在此繁衍生息。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河北省出现过几次较大的人口迁移变动,人口迁移类型表现为:迁入型——迁出型——迁入型——迁出型。50年代河北省省际人口迁移呈“迁入型”,10年全省净迁入125.18万人,平均每年12.518万人。1960年~1968年,由于“三年经济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与城镇化”课题参加协作单位之一,我们于一九八六年下半年对陕西省的西安市、铜川市、汉中市和宝鸡县城虢镇镇的人口迁移流动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主要目的是取得建国以来四城镇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资料,总结城镇人口迁移经验,探索人口迁移和城镇化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这次调查的总体目标包括家庭户和集体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是我国人口迁移特征纷繁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首先,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日趋活跃,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迁移的流向和形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尤其小城镇得到高速发展;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即由外延扩展型迁移转变为内涵发展型迁移;迁移类型与机制发生变化,计划迁移的比重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移民占居主导地位.可以认为:80年代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个转换阶段.这里根据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和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就我国人口迁移的转换特征及其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以下称乡—城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人口迁移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增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与弊,使乡—城人口迁移成为我国政府及学术界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因而对我国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发展过程及形成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迁移人口的定义很多,本文中的迁移人口既包括户籍所在地未发生变化,仅改变了居住地的流动人口。迁移人口离开居住地的时间为半年。1.乡—城人口迁移规模的发展过程一般说来,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前,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若干新特点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杨云彦 《南方人口》2004,19(3):13-20
根据对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认为二十世经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表现出如下新特点 :一是人口迁移与流动进入新阶段 ,二是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呈现新模式 ,三是城市内部迁移成为新热点 ,四是城乡人口互动蕴涵新挑战 ,五是“人口窗口”提供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 军事人口迁移是社会人口迁移过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军事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于通过积极、慎重的军事人口迁移分析和评价,为完善军事人口迁移机制、优化军事人口迁移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由于军事人口迁移不仅涉及到现役军事人口迁移,而且涉及到预备役及民兵人口迁移和军事工业人口迁移,为便于分析、研究起见,本文仅从现役军事人口迁移角度探讨有关军事人口迁移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由于难以获得准确数据,总是不能精确地反映这种变化。本文试图从1990年的人口普查的第二号公报入手进行探讨。一、省际迁移的数据估计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人口属封闭型人口。我国现在,人户分离的现象较严重因此,为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人口的标准相一致,这里的省际迁移人口不仅包括持有省人口迁移证的迁居其它省(市、自治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它的发展与人口迁移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年,上海在人口迁移方面更出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了解这些新动态,对指导上海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一、进一出一进的循环是上海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回顾1950~1989年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海有18年为人口净迁出,有22年为人口净迁入;  相似文献   

20.
由青年人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段成荣博士撰写的专著《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研究》一书 ,已于 2 0 0 1年 4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该书对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历史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等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发展比较薄弱的现状 ,着重对开展人口迁移研究的一些基本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比如 ,如何更好地在我国收集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基本信息 ,如何根据其它来源的资料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 ,在以往资料不全和资料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开展有关人口迁移历史趋势的研究 ,如何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