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世英 《天府新论》2008,(4):159-160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和办学有特色,高职教育不仅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也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适应形势需要,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教育,提供自主创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自觉承担的义务。从这一事关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切入,思考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有效方法,着重探讨按照创业教育目标构建能力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对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新疆高职教育生源质量较低,师资队伍较弱,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脱钩,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成为“软肋”,教材内容滞后或缺乏职业特色。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文科课程中的应用写作课是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时数安排上,重理轻文,忽视应用写作课的教学,这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扭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赋予应用写作课以科学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视阈下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及其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获得了空前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扩大,这主要体现在: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的进一步扩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在用人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专业设置更加灵活;校企联合培养促使学生就业平台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高职办学也有其不可逾越的边界,主要表现在:办学主体必以政府为主导;自主招生必有秩序;专业设置反映职业教育特征;教学科研不能忽视人文素养及逾越思政学习;选聘用人要遵循组织人事程序。  相似文献   

6.
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正确理解和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方向和特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高等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健全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监控体系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谢红勇 《兰州学刊》2010,(6):159-161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就业为导向,在高职教学中贯彻和实施国家职业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探索,以期揭示满足就业市场要求,具有高职特色的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安特色是公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爵枢 《学术论坛》2007,(10):195-199
公安特色是指公安院校具有公安特点的办学风格或特征.突出公安特色有利于公安院校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安院校在办学定位、教育训练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影响办学特色的因素.保持和突出公安特色,公安院校必须加强政治建校、明确办学定位、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养成教育、重视专业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关键是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办学质量 ,真正办出高职特色 :根据市场需要 ,调整专业设置 ;改革教学体系 ,突出能力培养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完善教学保障条件 ;走校企合作之路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实践技能培养,以实践能力的提高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该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分析,证实了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就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提出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校园网建设的可行方案,并对网络建设过程的设计、设备选购、病毒防治等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先明 《河北学刊》2001,21(3):68-73
将近代中国的"新学"等同于西学,是学术界习以为常的认识.本文认为,西学即"新学"的说法,并不符合近代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实际.因此,本文着重从"新学即西学说"的形成过程、新学的指属范围、新旧之争的历史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对近代新学的民族定位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文史哲》2002,(5):63-69
闽学与湖湘学都是二程洛学在南宋的流衍与发展。两个理学流派从各自初创时起 ,便有着极其密切而友好的学术关系 ,他们互相切磋 ,彼此诱发 ,推动各自的发展 ,也促进了南宋理学的繁荣。但到了朱子时代 ,两个学派关系之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讲友变成了论敌。尤其在张南轩过世以后 ,闽学以老大的姿态凌驾于湖湘学之上 ,遏制了湖湘学派的发展并相当程度地造成了中国学术发展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李峻岫 《云梦学刊》2005,26(5):7-11
刘台拱是乾嘉时期著名的扬州学者。受其家学影响,刘氏对宋学的态度与时彦颇为不同。他服膺程朱,精研义理,在学术宗旨上不为汉宋门户所限,汉宋兼采。治学上专精而又会通,深于礼学。其学行在当时学术界乃是共相推服,名望隆重于一时,开扬州一带学术之风气。  相似文献   

15.
论司马迁的自由经济思想及对儒道的态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涛 《河北学刊》2001,21(1):94-98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以其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为世人所瞩目。对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学界多认为是来自于道家。本文论证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应是源自于对孔孟自由经济思想的继承,同时分析了司马迁对儒道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6.
侯长生 《河北学刊》2007,27(6):147-150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它以道咸宋诗派的后继者自居,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尽管同光体派与道咸宋诗派在宋诗学理论上有诸多相似、相近之处,但从同光体派的兴起与道咸宋诗派的消歇时间来看,二者并非前后紧密相随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断层。  相似文献   

17.
“国际理解”即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各国人民,要超越国界互相理解,在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基于此理念的教育即为“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案通常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经历来拟定的,而之于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式又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18.
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一个学校的定位准确与否,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学校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能否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高层次决策者水平高低的主要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实施细则》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农村普通高中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新的努力方向。面对农村普通高中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的教职工配备比例严重不达标、高层次教师严重缺乏、教师专业化内涵式发展任务艰巨等挑战,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高学历教师培养、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对农村教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长河,南朝时期既承受着外部胡马临江而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又面临着统治集团内部渐趋激化的阶级矛盾。可谓是王朝兴替、兵蠡迭加、君如举棋。然而,政治的局部稳定,经济的相对繁荣,再加上有识君主的提倡,从教育体制方面来看,南朝较之两晋有着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刘宋和萧梁时期,由于政权的相对稳定,中央官学呈现出多样发展的形式。不仅有国学,还创建了学馆,更有专门形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