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文化信息输入,遵循一定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审美情趣;同时,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协调好英汉两种文化信息的关系,调和文化内涵的冲突,减少语用失误,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重点探讨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即如何兼顾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雪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阅读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大量的阅读是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途经。为了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可理解的有效阅读 (输入 ) ,在教学中必须掌握好阅读材料的难易度、阅读量和阅读教学方法。并将兴趣和相关因素贯串到这三方面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陈玉霞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4):130-134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注重文化的输入在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中尤为重要。通过大学的英语教学受文化制约的分析、课堂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文化特色词语的比较以及在第二课堂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高永照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英语文化的输入是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选择多个途径导入文化元素,从而把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融合起来,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张晓鹏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Z1)
语言习得的顺利进行要依赖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对外语学习者而言,语言的输入除了语音、语义表层输入以外,还有着更深的层次——文化输入。本文旨在对文化输入分析基础上,揭示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内在机制,从而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8.
调查发现,现行的英文报刊阅读教学中缺乏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本文以21st Century英文报刊为教学材料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探究,研究发现,报刊课堂是中国文化输入、传播、弘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朱忠梅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4-96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息又反回来作为输入信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作用.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控制,反过来说,一个没有反馈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茹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3):141-144
文化差异现象在词汇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普遍存在,使得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少的"短路"问题.因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表层去理解文化意蕴,并通过有组织的讨论使得所学的知识得到运用从而加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晓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有扩展视野,了解民俗;扩大文化词汇积累,增强语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作用。以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切实提高教师阅读面;选择多种形式呈现阅读内容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243-244
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有扩展视野,了解民俗;扩大文化词汇积累,增强语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作用。以加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切实提高教师阅读面;选择多种形式呈现阅读内容等方式,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91-94
文化差异是阅读理解的最高层障碍,故而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导入英美文化。文化导入的内容包括:西方的价值观念体系、词语的文化背景、相关的背景知识及英美国家的综合知识。教师应遵循文化导入的关联性、适度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这四个原则,机动灵活地选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文化教学,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达到对原文的深层理解。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中的输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小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6):63-66
有关外语教学的输入理论历来得到语言研究者和教师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在中国环境下学习外语过程中课堂输入的重要性,影响输入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实现高效的输入。作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采用 灵活多变的方式,使输入转化为有效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非视觉信息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旭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121-125
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言知识、词汇习得、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等几个方面的提高。心理语言学有关阅读过程的心理分析及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相关理论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积极有效的阅读训练应当将语言知识的习得与阅读策略的训练相结合 ,将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的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黄云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出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文化输入融入知识传授很有必要,它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大学英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和兴趣,设计课堂文化输入的活动和任务,丰富学生文化学习的内容和材料,构建文化考核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神话、建筑、舞蹈为解析对象 ,阐释它们传递出来的规范信息。指出它们虽然是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表象 ,但都具有负载一定的规范信息的相似功能 ;中、西规范体系的不同特质 ,亦在文化表象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隐藏着规范信息的文化表象 ,尽管并不直接发布行为指令 ,但却能以潜移默化的特殊机制影响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贮存的特点可贮存性是信息的特征之一,这一特征与信息的其他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信息能被贮存,主要由于它具有可提取性和可转换性.信息虽只能依附于某种物质而存在,并且只有具备一定能量的物质才能对它进行传播;但它又是相对独立的,可以从其所依附的物质载体提取出来,并可改变其物质载体,转换为另一种类型来传播或贮存. 相似文献
19.
侯晓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300-302
为了实现文化翻译的适应性、科学性和审美原则,从语言、语境、人文三个层次阐述了翻译中的文化元素:语言层面上,翻译的本质在于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传递;语境层面上,通过从文本到语境的追溯、探求和从语境到文本的构建、表述过程,使翻译成为多元文化的产物;人文层面上,翻译要求译者具有知识水平、审美情趣、人文品格等综合的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20.
陈卫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92-96
民间歌谣是以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保留了鲜明的地方方言特色。粤语的民间歌谣可以为粤方言研究以及广府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从一些较为古老的民谣之中,我们还可以找到方言和文化的历史痕迹,这对于研究方言以及文化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民谣应该妥善保存并整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