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下简称《旧传》) :“(郭子仪 )父敬之 ,历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 ,以子仪贵 ,赠太保 ,追封祁国公”(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 ,第3 449页 ) ;《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下简称《新表》)曰 :“敬之 ,字敬之 ,吉、渭、寿、绥、宪五州刺史”(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 ,第 3 116页 )。按 :关于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所任刺史之州名 ,不仅新、旧唐书记载有异 ,与它书所载亦有不同 (参看后附各家著录异同表 ) :1 《全唐文》卷三三九《颜真卿文集》之《有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  相似文献   

2.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过周予同的点校、注释,流传极广,成为经学入门教材。但周注本的点校存在一些失误,却一直没人指正。本文从断句、校勘、分段等方面列举其疏失,并依据《经学历史》初稿本,对周注本失校之处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3.
孔凡礼先生点校,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文集》,是目前最好的苏轼文集点校本。《文集》以明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并校以东坡七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三苏文粹》、《东坡外集》、《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等,博采众本,择善而从。但不免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4.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作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续资治通鉴》西夏史事点校疑误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肇祖、聂崇岐先生点校的《续资治通鉴》 ,由于部帙较大 ,存在一些讹误之处。其中西夏史事的点校 ,就存在误标、失校、错改错补、脱漏之处 ,涉及人名、地名、职官、重要数字诸方面。造成上述讹误之原因 ,或为它本所误、或为校订欠慎、或为因袭《续资治通鉴》之误、或为标点使用欠规范等。本文只为与关注《续资治通鉴》和西夏史的研究家共学共勉  相似文献   

6.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为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唐勤州考     
唐朝的勤州在今广东省阳春县北半境,勒州城和勒州所领铜陵富林二县城址,《读史方舆纪要》、《清嘉庆一统志》以及《广东省志》、《阳春县志》之说多属误解。本文根据原始文献资料论证勤州城及其附郭铜陵县应在漠阳江西勒州水的中段大湾曲处,富林县城在漠阳江东,地名云霖。今云浮县西南地名富霖只是明朝的千户所城,非富林县故城。其他《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补梁疆域志》、《补陈疆域志》有关勤州记载上的错误也随处给予订正。  相似文献   

8.
唐代辽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管辖。对该都护府置废的原委,府治的迁徙等,国内外的前人都已有专论,其中金毓黻在《东北通史》卷四安东都护府一节作过系统叙述。安东都护府所属府州,《旧唐书·地理志》二载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新唐书·地理志》三所载数目相同。所不同的,《新唐书·地理志》七除谱列九都督府名之外,另有十四州地名,虽于四十二州仅存少数,较旧书所载又稍为详明。这些府州大体都在鸭绿以北。另外,文献记载还有一些别的地名。为了研究唐代辽东历史地理,谨作若干新定地名考释。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对《明史》断句标点、校勘讹误,做了不少工作,甚便读者.但其中仍有漏校误标之处,笔者在读《明史》的过程中,间有所见.于是写下此文,供读《明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诗经稗疏》版本亦多,计邵阳曾氏藏旧抄本一,四厍本一,守遗经书屋《船山遗书》本、金陵节署《船山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太平洋书店《船山遗书》本等印本凡四。又有顾千里所校之浙江吴氏拜经楼传抄本,原系自四库抄出,其异文经王孝鱼记载于其金陵本点校稿中;王氏点校稿经中华书局转让与本书编委会使用,遂亦得窥知顾氏校勘之大略。  相似文献   

11.
中华校点本《旧唐书·苏瓌传》校记中的一处脱误王京阳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所中华书局校点本《旧唐书》卷八十八《苏传》中,为“父”一句作有校记。校记去:“父,各本原作父勖。据本传所载,之从父兄名勖.则璃父不当更名勖。今据《新唐书》卷七四上《宰相世系表》、《...  相似文献   

12.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今读中华书局点校本两《唐书·李密传》,心有所疑,兹录于下:1.《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李密)以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得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第2211页)按:“杨得方”当作“杨德方”。《李密传  相似文献   

13.
点校本《蒙古游牧记》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游牧记》是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研究蒙古历史地理不可不读的入门书。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学界公认的,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正明、宋举成二先生点校的《蒙古游牧记》(以下简称点校本《游牧记》),应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翻开是书一看,却不免有些失望。其一,本书称点校本,实际上只点不校。在点校说明中,本书自称:“参照《皇朝藩属舆地丛书》、《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所收本进行了校正”,但翻开正文一看,却不见有一处校正者。且不说仅凭《皇朝藩属舆地丛书》和《小方壶斋…  相似文献   

14.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9(1):127-128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编纂质量较高的一种,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是诸版《明史》中版本最好的一种,也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中质量较好者之一。但《明史》之编纂,书成众手,难免存在失误,点校本《明史》在形成之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也难免存在待酌之处。为使《明史》  相似文献   

15.
读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纪事本末》卷12《太祖平滇》,觉得在点校方面间有疑问之处,今录之如下: 一、把匝刺瓦尔密挈妻子与左丞达的驴儿俱入普宁州忽纳砦(第167页) 按:“达的驴儿”是两个人,这里把他们当作一个人,误。他们指的是左丞达的、右丞驴儿(见《明史》卷124《把匝瓦尔密传》)。《洪武实录》卷140:“把匝刺瓦尔密挈妻子与左丞达的及驴儿俱入普宁州忽纳砦。”疑《明史纪事本末》于此处脱一“及”字。  相似文献   

16.
一祺州,是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辽史·地理志》记载:“祺州,祐顺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女真兵马司。统县一。”又“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州县同治一城,为辽州支郡。《金史·地理志》记载:“咸平府统八县”庆云为其一,“庆云,辽祺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后更名。有辽河。”金王寂《辽东行部志》云:“戊午早,解鞅于庆云县。县本辽之祺州,皇统间始更今名。”《辽东志》卷一《地理古迹门》载:“庆云县开原城西八十里,有塔存焉。”  相似文献   

17.
刘昌诗的《芦浦笔记》是宋人笔记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宋代典章制度,以及作者所闻见的遗闻轶事,都有记载和考证。后人对这部笔记有很高的评价。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了标点本,极便读者阅读。开扬先生《<芦浦笔记>点校疑误》(《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28期),指出该书点校中的十馀处疏忽。笔者读此书时,发现除开杨先生所指出者外,还有一些疑误之处,今亦提出,以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华林甫 《江汉论坛》2012,(7):92-108
《隋书地理志考证》是杨守敬研治历代正史《地理志》诸多著作中成就最高的一种,作者归纳其成绩约有七个方面,即校补脱漏的州、郡、县;订正原文讹误;订正引用文献的讹误;校补脱漏、删除衍文;乙正倒文;纠正总管府为西魏所置之误;纠正政区置废时间之误。同时,作者对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做了较为详尽的学术检验,经过分析杨守敬以封爵补政区之例,发现清代以来至今大量存在以封爵来考证梁、陈、北齐、北周、隋代政区的现象,因此作者梳理了《隋书》里所有郡、县封爵与本郡本县沿革的对应关系,基本可以否定清代以来以封爵补政区的传统做法,因此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等书凡以封爵证明、校正、补充、纠谬政区沿革之处皆不足信。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新标点本《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陆州(今广西东兴东北之防城西)下有云:“东至廉州(今广西合浦)界三百里,南至大海,北至思州(当作恩州,今广东恩平北)七百六十二里,东南际大海,西南至当州宁海二百四十里也。”(卷四一)此将“当州”解作州名,误。按唐之当州、属剑南道,在今四川松潘西南,距陆州约三千里。此外别无当州。则此“当州”绝非  相似文献   

20.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 )二十九年九月丁亥 ,以平西将军吐谷浑拾寅为安西将军、秦河二州刺史 ,封河南王。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5 4页 )按 :“秦河二州” ,《宋书·文帝纪》同。《通鉴》卷一二六作“西秦河二州”。考《宋书·鲜卑吐谷浑传》云 :“二十九年 ,以拾寅为使持节、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亦作“西秦河二州”。本卷下文及《宋书·孝武帝纪》又有元嘉三十年六月辛酉 ,“安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号镇西大将军”之记载。又考之《宋书·鲜卑吐谷浑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