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全面实践,开始于1957年。当时,国家高层领导提出在民族调查中运用电影的手段,并非突发奇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革命文艺乃至电影的重视,是有悠久传统的。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强调电影手段的运用,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宣传,也注重它记录现实的功能。事实上,红色电影制作的起步,就是从纪录片开始的。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部分左翼电影人士投奔延安。在周恩来和廖承志的帮助下,袁牧之采购了一批摄影器材,并将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赠送八路军的一台"埃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相似文献   

3.
电视纪录片是一种以展示真实为本质的电视艺术形式,通过运用摄影、声画视觉、编辑等艺术的专业的技巧,既能够起到普及科教文化知识,又能够教化民众和传承文化。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叙事方式的一种,由于其"有故事"和"真实"的兼容性特点,使故事化叙事成为电视纪录片叙事的现代艺术潮流。基于此,本文首先解析了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涵特点,然后详细论述了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4.
魔幻电影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魔幻电影中人物都闪现着耶稣基督的身影,题材都取自《圣经》,内容强调了宗教对人类的救赎作用,并采用了大量的基督符号。魔幻电影中的基督救赎精神渗透着人类深层的文化心理,有着潜在的基督文化意蕴,是富有诗意的象征性寓言;同时,基督教在修正现实道德秩序和自我世界过程中的部分缺失,使得部分魔幻电影中出现反基督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文化意蕴、救赎主题、符号象征、反基督倾向等四个方面着重探讨一下魔幻电影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多少人知道,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1936年为郑君里拍摄纪录片时的创作;我们还击国际右翼势力分裂西藏阴谋的有力证据,是1940年拍摄的纪录影片《西藏巡礼》中,当年的中央政府派信使出席少年达赖坐床仪式的经典历史镜头———摘自《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著)始于1939年的少数民族纪录电影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接触纪录片的年轻人,总认为80年代之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电影;而对于老一代的电影工作者来说,新闻纪录片几乎成了中国纪录电影史的全部。那些数量少而磨难多的关于少数民族的纪录电影更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中国纪录片《船工》在第11届上海电视节上最为耀眼,一炮双响,获得"最佳人文纪录片"和"评委会奖"。《船工》的主人公就是本期封面上有着"三峡纤夫活化石"之称的三峡纤夫谭邦武。十年前,当《船工》剧组在巫峡出口的沙滩上拍摄时,巴东籍摄影家郑定荣跟随采风,拍下了封面上的这幅照片。照片定格的那年,谭邦武85岁,正是被海内外媒体包围的年代,谭邦武一家自三峡工程开始启动后,就常常被媒体记者包围着,名片都收了半箩筐,就连美国好莱坞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也邀请他在电影《熊猫与女人》里扮演过角色。而今,三峡蓄水了,昔日汹涌的波涛变成了平静的湖面,谭邦武也真正地老了,从他的脸上再也看不见搏击江水的自信,他的白龙舟也一天天任岁月剥蚀。前不久,当记者再次看见谭邦武时,他已经不能像往日那样走稳步子,从他布满刀刻般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孤独、失落......就像《船工》的导演姚松平的拍摄心路历程一样,对一种将要逝去的文化形态、生存状态,怀着一种"仪式"般的敬畏,呈现出一种"挽歌"似的绚烂,我们本期推出的《封面话题》,再一次来解读三峡纤夫文化,并将在栏目采写过程中对三峡纤夫文化解读的新收获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7.
以自传式纪录片为载体的"土著影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者索尔·沃斯和约翰·阿代尔进行"纳瓦霍人电影计划"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自我表述和"影像赋权"。土著族群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的"影像民族志",根本性地改写了民族志电影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影像创作的文化殖民霸权,产生了更为深入、具有丰富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在当代视觉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张涛 《中国民族》2012,(Z1):11-13
《农奴》是一部史诗性的影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它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思维模式的产物,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影片的主要角色全部都是藏族演员。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相似文献   

9.
岳音 《中国民族》2012,(Z1):140-141
电影《刘三姐》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千百年来,刘三姐逐渐由一个聪明机智的歌手演化为歌仙、歌圣,带有某些神秘色彩,成为中国老百姓追求自由、民主、爱情、幸福的理想化身。影片在表现人物方面非常注意以情感人,体现  相似文献   

10.
胡谱忠 《中国民族》2012,(Z1):80-86
2004年后,中国电影出现了与西方"少数族裔电影"对话的一种电影。这种电影具备如下特征:由非国有电影机构投资,主创人员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影片的主题多聚焦在少数民族文化可忧虑的生存状态,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对"现代化"的质疑与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情绪。更有一种在电影对白方面的"自觉"——坚持使用本少数民族语言。影片在美学上还有了一种视听结合的新奇:过去只在外国电影里才会使用的中文字幕,这次在看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时必须使用。此后,这些电影都被称为"母语电影"。  相似文献   

11.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处于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唯一不变的便是不停歇的变化,电影准确捕捉到了这种社会变化,使之具象化并与观众产生了共鸣。摆脱了传统电影的形象设定,电影《小武》的主人公不再是以往的光辉积极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实的不完美,甚至生活在"污名"的阴影之下。用"污名"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活动中的人,从另外一种角度体现贾樟柯对中国后社会主义中边缘性问题的沉思。  相似文献   

12.
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族电影"等电影理论观念。《塔洛》和"2017华语电影展"的出现表明了海内外学者、电影导演、观众正试图通过多元对话,逐步促成一种中国电影"文化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喜爱什么,想干什么.这是人之常情.我喜爱藏族人民.我想通过电影艺术表现他们,这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195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制片厂联合摄制一部彩色纪录片《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这是一部反映修筑康藏、青藏两条公路的大型纪录片.我是这部片子里的一个导演.为了拍好片子,前后在西藏工作了近一年.这一年中,我和修筑公路的藏族民工接触的比较多.在接触中,我逐漸地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4.
吴天明导演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中旗手式的人物,也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他的作品对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变革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是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教父"。《百鸟朝凤》是他最后一部完成了的作品,但上映初期却变成商业片洪流中的沧海一粟,如果没有制片人方励的"直播下跪"事件,这部传统叙事的文艺片很难见到更多的观众。虽然它创造的票房奇迹足以被载入史册,但抛开这些喧宾夺主的公众舆论,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吴天明导演在现实和艺术的双重语境下不断地坚守和追求,这样的匠心是不该被时代症候遮蔽的。  相似文献   

15.
电影《小武》是贾樟柯的早期电影代表作之一。处于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唯一不变的便是不停歇的变化,电影准确捕捉到了这种社会变化,使之具象化并与观众产生了共鸣。摆脱了传统电影的形象设定,电影《小武》的主人公不再是以往的光辉积极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实的不完美,甚至生活在"污名"的阴影之下。用"污名"的角度去观察社会活动中的人,从另外一种角度体现贾樟柯对中国后社会主义中边缘性问题的沉思。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传播手段,能够通过对影片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环境的设计使其价值观蕴含其中,并对观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战争电影的表现中,中美双方在人物情节上既有相似之处,却也体现出了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极大不同.本文试以两部典型的中美战争片《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浅谈二者在电影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异同.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传播手段,能够通过对影片人物的塑造以及情节环境的设计使其价值观蕴含其中,并对观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战争电影的表现中,中美双方在人物情节上既有相似之处,却也体现出了两个民族在价值观念上的极大不同。本文试以两部典型的中美战争片《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浅谈二者在电影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异同。  相似文献   

18.
王海兵是将中国纪录片带入西方世界的第一人,他的《藏北人家》代表我国的纪录片最早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通过他的片子,让西方世界再一次认识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电视纪录片。从业30年来,他的作品获全国以上奖励60多项,在国际上获得诸多奖项,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争得了荣誉,在不断学习、实践、创作、推进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在他看来:"我们只是在探路,是一个铺路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夏秋之际,为了给内蒙古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北京——乌兰巴托》、《蒙古源流》寻找拍摄素材,我们一行前往蒙古国考察。初识乌兰巴托到达乌兰巴托的那天上午,雨越下越大。来接我们的是蒙古国科学院历史所的其木德,一位65岁的  相似文献   

20.
郑茜 《中国民族》2012,(Z1):64-67
自上世纪末以来,云南一直致力于电影对其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进行新的自我阐述与影像塑造,"红河三部曲"堪称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现象。同由红河拍摄的另一部电影与"红河三部曲"之间构成了一种内在逻辑,以另一种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云南的影像文本。这部电影就是《别姬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