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蕊 《劳动世界》2016,(29):25-27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新农合医疗制度是当前给予农民医疗保障的有效社会保障制度,也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维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首先对其新农合参合情况、基金运行情况以及受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山西省新农合从2003年试点开始,参合人数不断增加,参合范围不断扩大,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在新农合筹集环节、治疗环节和补偿环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揭示了山西省新农合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具体问题包括运行情况地区差异明显、中央和地方财政筹资比例不合理、基金的分配比例与支出的比例不相匹配、征收费用上涨打击农民参合积极性以及在治疗环节和补偿环节存在道德问题.最后,针对已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的可行性建议,包括加大地区之间统筹力度、完善不同层级征服的新农合基金筹资责任分担机制、优化新农合基金分配与支出结构、拓宽筹资渠道以及建立约束机制等建议,推动山西省新农合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制度属于初级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政府主导、财政补助高、农民缴费少等特点,目前这种医疗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试点”运行的状态。《社会保险法》提出了将新农合提升为正规缴费性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创新需要贯彻社会保险理念,建立科学筹资机制、明确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管理监督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3.
杨瑛 《劳动世界》2010,(5):35-38
本文主要通过对蚌埠市李楼乡"新农合"制度的调查和分析整理,总结了"新农合"制度在当地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李楼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不断的增加,新农合在保证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农民实际受益水平低、医疗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武冈市为例,探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的出台,我国广大农村逐渐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12年,已有8.12亿农民参保,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但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就存在,本文通过对现行新农合制度的研究及对农村居民的收支情况分析,论证在农村建立大病补充医疗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农村急需建立第二层次的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湛江市雷州附城镇土角村为例,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土角村新农合的实施情况,分点阐述了新农合在该地区的现状以及主要问题。在运用PLS模型分析影响该村新农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湛江模式"值得推广的原因,最终得出完善新农合制度中能使其满意度提升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湛江市雷州附城镇土角村为例,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了土角村新农合的实施情况,分点阐述了新农合在该地区的现状以及主要问题.在运用 PLS 模型分析影响该村新农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湛江模式”值得推广的原因,最终得出完善新农合制度中能使其满意度提升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有病到大医院治疗的患者递增。医院是"新农合"资金流动的"通道"和"闸门",其医疗服务状况对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有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新农合"患者经济支付能力低、异地就医困难等问题,提出改善医疗服务方面的思考,从而提高"新农合"患者的受益水平,满足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使"新农合"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在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制度上的缺陷和相关问题。本文就其行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望以此来解决一部分"新农合"制度行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能够帮助到所有在"新农合"政策中受益的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在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新的服务.经过这么多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在不断增多,在农村的覆盖面积也在逐年上增.根据这些年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发现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引导激励机制欠缺、基金管理不够规范、基金保值增值等方面,都有着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积,从而帮助广大农民达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1.
史丰瑜 《劳动世界》2010,(12):61-6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所实行的农民自愿参加的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至今取得了很多成就。本文作者于2010年6月起对湖南省L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分析了目前实施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刘欣 《劳动世界》2016,(22):38-3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互助共济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广大农民朋友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人却打起了诈骗新农合医保金的主意。近日,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发生了以骗取农民医保卡,购买虚假医疗票证,虚构农户在外治病等手段诈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金案件,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先后在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报销医药费971964元,诈骗医保金198900元,涉案金额巨大,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了解决我国农民看病难、看病责问题所实行的农民自愿参加的医疗保险制度,从2003年至今取得了很多成就.本文作者于2010年6月起对湖南省L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了解,分析了目前实施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剑 《劳动世界》2016,(20):8-8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制度的建立,是有效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的法律依据,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概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制度的定义,研究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制度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制度的问题现状,探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制度的完善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7—2009年度山西省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资料,通过对山西省“新农合”现状及其特点的分析,在充分肯定政府在推进农村卫生改革方面做出积极努力的基础上,寻找“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政府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2013年是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并成功运行的第10个年份,新农合确实解决了参合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新农合基金在正常、可控范围之内保证了从资金筹集到基金拨付、报免,每个环节都在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7.
《劳动理论与实践》2011,(8):F0003-F0003
近年来,成都市把全民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优化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基础上,加一陕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缺失,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并轨,在全国首创利用耕地保护基金补贴农民参加新农保缴费机制、将新农合管办职能整体划转社保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对两种制度衔接的必要性、衔接的现状、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扩大救助资金来源,提高资金利用率;科学界定救助对象;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青羊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年来,积极创新,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区各涉农街道和社会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力求做到“宣传到户、落实到人”,农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连续曹2年达到100%,做到乡村“满覆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以8亿多农民为社会主群体的农业大国,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土地制度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建立完善合理的土地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因此,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土地制度改革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家庭农场的特点以及日本现代农地制度改革,从而得出对我国农业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