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国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5)
邛崃窑(简称邛窑)分布在四川成都邛崃境内,创烧于南朝,兴盛于唐、五代,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是四川地区面积最大、烧造时间最长、品种最多、影响最大的古陶瓷窑址。邛窑三彩是邛窑里极具代表的产品,主要是以黄色为基色,再以褐彩和绿彩为点缀,釉色丰富,造型别致,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从釉色和各种器型看,邛窑三彩的烧造工艺已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凸显了地方民窑的工艺特点,展现了蜀文化的突出成就。本文以口述史的形式,于2019年3月23日赴四川省邛崃市邛窑遗址公园采访了川窑收藏家胡维忠。作为资深的邛窑古陶瓷收藏家,胡维忠对于四川邛窑的古陶瓷烧造工艺与传承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宗椿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105-106
从形式到形式美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必须要有造物艺术设计的参与才能实现。从唐代三彩艺术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诸多的形式美的特质:比如本原美、韵律美、装饰美和补偿律的显现。文章试图通过对唐代三彩艺术作品形式美的尝试性分析,引导读者客观认识唐代三彩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形式美,走进唐代能工巧匠们探索形式美的实践过程,理解和领略中国盛唐时期造物设计的思想脉络,为当代造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三彩是受中原汉族制瓷技术影响,在辽朝统治区内烧造的低温釉陶器,其制作方法是在烧好的素胎上,施以黄、绿、白三种颜色的釉彩,经过低温二次烧成。辽三彩因其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特色而独树一帜。辽三彩的造型、纹饰等均来自于契丹民族和辽代社会,契丹民族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征,使辽三彩更具民族气质,从辽三彩中可以了解到契丹人的生活习... 相似文献
4.
自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迎佛起,中国开始佛教信仰。其传播速度极为迅速,南北朝和唐朝是我国佛教发展的两大高峰时期。但现存的唐代佛教造像却相对不足,主要保存于陕西、敦煌和四川地区,其中四川地区的造像算得上数量多,种类全,但由于唐代佛教美术有着极强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现在对于唐代佛教美术的认识存在很大不足,就四川地区来说,其造像图本究竟来源于何地,又为何多密宗造像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6.
李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1):2
邛崃窑是四川地区影响最大的古代民间青瓷窑场,始于南朝,盛于唐至五代,终于宋。邛崃窑陶瓷以风格多样、造型别致、釉色丰富、纹饰古朴而著称,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其釉下彩绘的发明和应用为瓷器的美化开辟了新径。20世纪30年代邛崃古窑遗址因抢劫性挖掘遭到极大破坏。内迁四川的中央大学师生抢救性地收集了上千件邛崃窑陶瓷器,后随中央大学一起回迁南京。现珍藏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本 相似文献
7.
唐代四川的区位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中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1):49-54
唐代是中国西部全面开放、迅猛发展的鼎盛时期四川凭借其既毗邻国都又沟通南北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以其特有的富饶和雄险,不仅充当了长安的“外府”和控制西北,西南的枢要,而且敞开剑门和夔门,在大力吸纳长安文化的同时,又毫不保留地向南,北丝绸之路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竭力向域外传播盛唐文明。 相似文献
8.
四川书院在四川发展史上存在一千多年,其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原书院发展的历史真相,能为今天的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目前学界对四川书院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然而书院研究的领域仍不完善。以文献研究法为工具,对书院整体发展、断代研究、藏书与教学、改制、个案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完善四川书院研究做出一定贡献。研究发现四川书院研究的领域逐渐完善、成果逐渐丰富,但书院研究需要进一步联系当今教育发展实际,跨学科的视角需要进一步引入,研究的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
晚清,在沿海沿江通埠之地兴办彩票的影响下,四川也兴起了彩票业.在筹集新政所需款项以及杜绝川银外流的名义下,四川当局奏请朝廷允准,开办"四川彩票总公司",并制订了完善的<四川彩票章程>,从而使得其时四川彩票业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琼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87-89
蝗虫是农作物最大的敌害之一。面对严重的灾情,人们在扑灭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企求于神灵代为消灾,由此形成求神驱蝗的风俗。与蝗灾有关的神的祭祀,主要是八蜡昆虫与刘猛将军之祭(礼)。考诸历史上四川的方志资料,发现许多县份都有蝗神庙的建立,而关于蝗灾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两者似为相悖,究其原委则在于政府指令修建和禳灾救患的预防心理。 相似文献
11.
赵喜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乐部沿海地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成为高等教官和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四川社会学研究因此而得以繁荣,成为四川社会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时期四川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2)
清代四川经学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清初四川经学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宋明之学的延续,经学方面很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中期四川经学有所复兴,但只有到晚清五十年,四川经学才异军突起。从整个清代来看,四川经学虽较江、浙、皖等学术文化大省逊色,但还是在曲折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晓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3):73-75
近代四川币制紊乱,民国尤为严重,军人可任意创办银行滥发纸币及各种兑换券,私设造币厂滥铸银元铜币;银号钱庄、各商会、各地方政府可随便发行钞票或类似钞票的兑换券,由此造成货币种类复杂,数量庞大,为各省所不及。研究近代四川货币,不仅可以了解近代四川币制的紊乱,也可以了解近代四川货币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4.
张建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从区域文化的视野看四川文学,其巴蜀文化特征,体现在小说空间上的巴蜀地域化,致力于“四川蛮子”、“四川嫂子”、“四川才子”系列形象的塑造,用巴蜀乡音“讲古”“摆龙门阵”,具有四川民间文学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陆永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9-84
变文历来是敦煌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变文与唐五代时期的四川地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变文在蜀地的兴盛,与巴蜀文化的独有特征有关.而四川地区在唐五代与敦煌地区的频繁交流也就反映在变文中. 相似文献
16.
张泽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四川回族是元明清时期从陕甘、江南、云南等地区迁徙入川的。本文运用史籍、方志、碑刻及田野调查资料,对四川回族的历史源流、迁徙原因、分布地区及宗教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可概见四川回族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正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1)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聪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分析,指出宋代四川地区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后,所流通的主要是始于祥符年间的减轻大铁钱。随着四川地区的货币由小铁钱变为减轻大铁钱,四川地区的纸币的面额也发生过变化。这是此前学术界没有注意到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桂权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3-37
竹枝词之于社会史研究的价值已不言而喻。清代四川竹枝词的创作进入高峰期,筛选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作品对研究四川农业史很有意义,文章从水田、旱地及农村日常生活三方面入手,以竹枝词为主要史料来源,勾勒出了三幅清代四川的农业图景,以期加深对四川农业文化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四川藏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富有全国反帝传统的四川藏族,虽然地处中国西南边隅,在国将不国、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同呼吸,全国之心未敢后人,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在后方积极备战、营建基地以及开辟物资运输线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日军攻占缅北,滇缅唯一陆路交通线被阻断后,四川藏挨克服艰难险阻,动用了数以万计的骡马,开辟了一条从印度──拉萨─-成都(或昆明)的国际骡马运输线,从而保障了战时物资的供给和大后方经济的复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