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悲剧性叙事艺术及思想意识来源于故园多塞特在他内心的纠结而成的情伤。结合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当时的英国社会史实和“威塞克斯小说”系列发现,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冲击了托马斯·哈代浓厚的故园情,酿成哈代“怀念故园而故园不再”的故园情结。哈代以创伤书写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英国工业革命后渐行渐远的多塞特式故园的思恋,呼吁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应兼顾民众家园情怀。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在革命队伍中存在走出家庭、追求信仰、投身革命的女性作家群体。在这一群体成员的革命书写中凸显出近乎于宗教虔诚的革命领袖崇拜倾向,其精神构成中内涵着强烈的领袖情结。在延安女作家的领袖崇拜话语中,可以梳理出情感逻辑、信仰逻辑和神秘主义逻辑的非理性因素。处于政治权力边缘的延安女作家,为了获取自己的精神价值,借助于革命叙事有限地、部分地实现了介入公共政治生活、间接获取政治权利的欲望;她们对于领袖人物的崇拜与书写,是革命阵营内部权力分配不均衡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女性作家以不舍的少女情结深入到隐秘的潜意识中打捞女性成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展示女性酸涩甜蜜的成长之路.欣喜、失落、焦虑、迷茫--少女成长中的种种丰富而又复杂的生命体验始终贯穿着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文本.  相似文献   

4.
阿来的诗歌创作,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和读者的重视。但诗歌却是阿来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开端。本文主要以他的诗集《梭磨河》为蓝本,探讨阿来诗歌创作的母题。阿来在诗歌中书写了藏地生活和文化,抒发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热爱,继而藏地书写成为阿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杂志已走过了60个年头。它像人一样,从童年、少年成长为壮年。回忆起我的文学创作道路,应该说,我是和《新少年》一起成长的。  相似文献   

6.
成长小说是描写少年在13至18周岁这一阶段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所经历的成长故事的小说类型。黑塞的成长小说中充溢着很多中国影像,对此进行扫描可以发现中国的老庄之道对黑塞的影响及黑塞的中国文化情结。而黑塞创作的成长小说在得到中国文化滋养的同时,又反哺了中国的成长小说创作,尤其是立极的《龙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黑塞《德米安》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熊》叙述了主人公艾萨克两个阶段的成长:第一阶段在黑人山姆·法泽斯的引导下,在大森林里学习打猎技巧,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猎人;第二阶段在家族旧账册里发现祖先的罪行和奴隶制的罪恶,选择放弃遗产继承权,为家族赎罪。艾萨克的成长行为与他本人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有密切的关系。分析他的荒野情结和宗教情结对认识艾萨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是说理文写作的高手。对他作品中的事理解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乡土人情、乡村风俗和田园风景书写,这些极富皖西南地域风情的典型事例和意象,汇聚起来构筑成一幅立体的清末民初皖西南山居图。隐藏在说理文中的乡土情结书写,凝聚着作者浓郁的家园意识和故土情怀,是成年朱光潜离开乡村天地奔赴城市生活的必然,是作者自然主义美学和文学旨趣的体现,也是植根于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9.
罗伟 《百姓生活》2014,(9):38-39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12岁还是一个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而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中心小学12岁的小学生莫亚非,面对精神失常的妈妈和体弱多病的爸爸,他在这个贫困家庭早早当起了"小大人"。莫亚非三四岁时,就开始照料有病妈妈的生活起居,给妈妈喂饭、添衣;5岁时,他就开始做饭、洗衣服、喂猪,农忙时还需下地掰玉米、捆麦子。几年前,外出打工的爸爸因伤病只好回了家,原本贫寒的家境更困难了,可莫亚非在承担家务的同时,在学校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
对小说创作动机和小说功能的新认识,对人的此生存在的形而上思考,对人的灵魂存在的追问,使得阿来小说充溢着对人生与艺术的存在之思,也使得阿来小说在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独树一帜,带给读者别开生面的审美感觉。追根溯源,阿来小说的存在之思源于阿来深度思考文学和人生的思维倾向与职业习惯、藏传佛教的影响以及现代理性精神的塑造等。  相似文献   

11.
前科消灭制度作为一种人为构建的法律制度,遭受着民意和法意的双重诘问.在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遇到许多困境,以被告人、国家公权力为视角结合域外的司法实践来考察,设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恢复性司法的宽容和人文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影像媒介的发达,与西藏风俗、风景、文化有关的电影总是层出不穷,大体上,西藏电影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西藏作为一个背景,西藏被想象为一个类似于武侠的神秘世界,作为神话的西藏存在;第二类是有关西藏文化、风俗的电影,作为地理学上的表征存在;第三类是国外关于西藏题材的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西藏存在;第四类就是西藏人类学纪录片,作为人类学记录的西藏存在.  相似文献   

13.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汉族和藏族大学生在心理品质上的差异。研究采用问卷法,从认知、能力、情绪、意志、态度和性格特征五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汉、藏族大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特征上存在着差异,在情绪、意志特征上有更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与《聊斋志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的《史记》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产生了很大影响。文章从褒贬精神,人物故事、行文笔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与成年人适用的法院制度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少年法院制度在指导思想、构建模式、运作形式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为其他国家建立少年法院提供了参考样本。文章详细回顾了美国少年法院的起源和发展,总结了少年法院的运作机制。这些都对我国目前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法院体系有历史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自20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直到70年代才由欧阳无畏在自宅设帐讲授《现观庄严论》、《中论》、《释量论》、《俱舍论》等,并培养了一批研究人才,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藏传佛教研究工作。80年代后期,参与研究的人才越来越多,成果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7.
藏族传统医学教育经历了口传到师徒相传及寺院教育。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对藏医学的理论形成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都起到过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由于当地有良好的文化互动底蕴,吐蕃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互动的政策,居住格局的杂居化以及民族间通婚增多,使吐蕃和汉族在语言、服饰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采借、交融,实现了汉蕃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政府机关、家庭、学校、居委会、社会团体等都有责任和义务,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共同做好预防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是国家整个司法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是衡量一国司法制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杆。由于法律传统与社会制度的差异性,使得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处遇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对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处遇的比较研究,将对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建构与完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