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是她双性同体思想最完美的体现。小说通过对代表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人和代表男性气质的拉姆齐先生由对立走向融合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伍尔夫对于两性关系的理想追求,她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生存结构中是互存互补、辨证融合的。崇尚事实、理性和逻辑的男性气质与赋予想象、情感和直觉的女性气质,只有克服各自的片面偏激和自满自足,才能达到两种素质、两种力量的完美结合。伍尔夫把实现两性融合作为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她的双性同体思想为女权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伍尔夫的若干主要作品,阐述伍尔夫在创作中所蕴涵的独特"双性同体"观。这种文学创作观肯定男女两性的差别,但反对无限夸大差异,力图将两性中各自美好的部分结合起来,创造和谐完满的人类世界与文化。这正是当代女性主义文论的积极方向,由此凸现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到灯塔去》和《白蛇》中,伍尔夫和严歌苓分别以女性视角写出了受时代影响的女性气质的被摧残和迷茫错乱。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严歌苓的《白蛇》都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双性心理”的女性给予关注,以超性别立场对同性恋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4.
从史的角度对“双性同体”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可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母系社会时期的两性互补;近代时期的生理与心理协调;成热时期的理想创作人格;走向未来的日渐开放意识。其内涵的不断丰富,显示出“双性同体”思想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中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状态提出。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诗学思想是其在回顾历史、审视现实中男女两性生活处境的差异以及比较男女两性写作的差异时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既是对女性作家也是对男性作家而言的,既是对创作个体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  相似文献   

6.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和随笔作家,还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先驱。她的经典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被誉为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宣言,这本小册子较全面地反映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艺术思想,她以其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密切注视着妇女的辛酸历史和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力图用女性眼光、视角和笔触重塑女性形象,提出了男女双性同体的重要思想。她希望随着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发展,女权主义最终将成为历史的陈迹。两性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实现完美和谐人格的追求。双性同体预示了人类两性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为女权主义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于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状态提出.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诗学思想的形成除了与其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相关,它的形成还与其对已有的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个人化创作倾向的批判,非个人化创作的欣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最终沉浸在对未来小说创作理想状态的构想中.它是其在对传统小说创作方式的批评,对现代主义小说成就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小说发展方向的预测中提出来的,它既是对女性作家也是对男性作家而言的,既是对创作个体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  相似文献   

8.
运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解析《狐》中的双性同体人特征以及情感纠葛。《狐》中符号矩阵四个语义素女性、男性、非男性、非女性分别代表小说主角班德福、狐狸、亨利与玛奇,双性同体人玛奇与亨利会随环境变化而发生角色转化。分析双性同体人玛奇、亨利与狐狸、班德福之间发生的情感纠葛可以得出,双性同体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选择性展露出雌性或雄性,从而达到情感双方异性相吸、和谐相处的圆满结局。  相似文献   

9.
论《谢莉》中的两性对抗及双性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继《简.爱》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谢莉》通常被看作是夏洛蒂.勃朗特唯一一部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文本。作品自始至终弥漫着存在于两性之间的对抗性、排他(她)性。但是,对抗不是勃朗特的目的,盲目的排他(她)性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完整的、非人性的。从对抗的历史现实中,我们感受到勃朗特对人性完美、强烈、执着的追求,即勃朗特式虚幻的"双性同体"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鼎盛时期。完成了《达罗威夫人》的写作之后,伍尔夫随后又创作了一组她所有著作中最成功、最令人振奋的作品,即小说《到灯塔去》、《奥兰多》和她最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一间自己的房间》。毋庸置疑,这一时期也是伍尔夫积极投身于她认为合适的女权主义的活动之中的时期。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直觉、细腻和机敏,她对妇女命运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一名女作家的独特眼光,不停地在文本中阅读妇女,书写妇女,呼唤妇女,曾经聚焦妇女,写了大量评论女作家、女诗人、女才子的散文。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探讨性别角色,又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两性融合的理想,即双性同体。大多数批评者把《奥兰多》看成是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与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体现的思想正好互相呼应。其实伍尔夫的这种思想与奥兰多的原型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不无关系。两人在这一时期交往甚密,堕入情网。对于伍尔夫来说,这是一段令其愉悦和充满活力的经历,她经历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激情。维塔的出现给当时已四十多岁的伍尔夫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尤为重要的是,由于维塔本人的浪漫经历及其对于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给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最终促成了她双性同体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致力于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的探索。论文主要围绕伍尔夫小说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作者从伍尔夫小说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不一致性,叙述视角的多变性,以及心理与现实的完美结合这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伍尔夫小说有代表性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开山鼻祖。她的女性文论影响并启发了其后各个时代和流派的女性主义者。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同样具有开创性的价值,与她的女性主义文论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该文通过对女权主义运动和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的考察和分析,论述了其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源起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达洛卫夫人》中的异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洛卫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成功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小说,充分地体现了伍尔芙的文学理论——主观真实论。其小说采用了特殊的方式,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描写了西方现代人的异化感和危机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产生了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的效果。伍尔芙的文学理论和创作精神是与她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的研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20世纪不同批评立场之间的交锋。英美研究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开放性争鸣、30至50年代的新批评质疑、60和70年代的整体研究、80年代的回顾总结、9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解读等阶段,整个研究历程体现了职业批评家对伍尔夫的艺术家批评从批判到逐步接纳的嬗变。中国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们从社会、历史、创作、形式、批评、境界等多个层面观照并阐明伍尔夫小说理论的内涵、本质与价值,与英美批评形成了互补。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仅仅从男女两性关系的视角解读小说不同,文章尝试用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幕间》中人与动物共生的生态思想。小说通过描写人类对动物的压迫,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物种歧视与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内在联系。作者通过一幕由动物做主角的历史剧演出,使主人公们经历了生成动物的状态,艺术地展现了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共性和流动性,解析了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作品还表达了动物性的多元态思想,主人公们最终成为一系列人类动物,回归自然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幕间》启示我们,人类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自身的动物性,人类只有与其它物种和谐共生,才有真正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早期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写作手法。伍尔芙摆脱了传统小说如情节、人物的活动以及冲突 ,通过由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引发一系列自由联想 ,再现了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墙上的斑点》中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标志着伍尔芙突破传统小说的框架进入了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作品中展现了深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宏大的人生视野,目前学界鲜有对伍尔夫共同体思想的阐述。伍尔夫作品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为共生意识、共享意识、共命运意识,具体而言,分别是生存意义上人与人的共生意识、人与自然的共生意识,发展意义上各民族、国家、不同性别群体间的共享共通意识,以及情感意义上人类休戚与共的共命运意识。伍尔夫作品中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战后处于社会动荡转型期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引导,试图唤起人类本能的互助共生思想,将疏离的人们维系成一个整体以共同对抗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命运。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遗物>通过精巧安排的叙事时间,让停顿、省略和场景等在读者心中营造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在叙述视角上,小说利用自由间接引语、典故、情节和言语等,对人物形象进行多重反讽,因而增强了文本的主题性.  相似文献   

19.
布鲁姆斯伯里圈是英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精英文化团体,以反传统性和现代性著称。小说家伍尔夫作为圈中核心人物,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与圈内所提倡的文艺观展开积极对话,其文学创作活动体现出鲜明的布鲁姆斯伯里式精神气质,即对纯美艺术的不懈追寻、情感与智性的自由协作。伍尔夫对布鲁姆斯伯里圈文艺观的超越体现在其创作形式观、生活真实观、双性同体观的理念中,为英国文学史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相似文献   

20.
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述者形象。通过分析探讨小说的叙述者在隐蔽叙事层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就好比是1 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而吴尔夫本人对叙事权威的追求和依赖决定了她缘何可以在现代派和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双重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