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佛教的重要经典《楞伽经》为中心 ,探讨了语言与现象、语言的产生、语言与意义、语言与第一义 (本体 )、语言与轮回、语言与解脱等问题。一方面 ,指出了语言是因缘所生法 ,不能显示第一义 ;另一方面 ,语言又具解脱相 ,众生因诸佛菩萨的言说教化而得以解脱。佛教的语言观贯穿了“不立名相”与“非不立名相”的中道精神。  相似文献   

2.
3.
在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下,汉语"非X不Y"结构已经从单纯的否定词"非"和"不"走向了凝固化的稳定结构,在语义层面上也体现了强调主观和客观的感情色彩。该结构满足了其语法化的要素。在进行语义解读的时候,X和Y值的变化起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的"非对象性的思"趋向一致.而后者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对理性的强调,突出了直观的作用与价值,并将人引向与事物的一体化世界.在这一意义上,海氏的哲学可以显示出钱氏观念的跨文化意义,尤其是在翻译理论领域的意义:突出直观意味着,人与人的"不隔",文化与文化的一体化;与此同时,语言已经减弱它作为跨文化媒体的居间分离作用,显现出某种程度的透明度,至少是在理想上.因此,通过"不隔",我们不仅可以将这一世界本能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原它本来的面目--一体化的面目.这也才是语言的可译性的基础.没有这种一体化,翻译就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不隔"中可以找到翻译的始基,它的原点,它的"原本".因此,钱氏的"不隔"说不仅可以指向事物的真实,而且还标志着翻译的可行性,其理论意义是巨大的.在与西方哲学的新动态相互一致的情势下,"不隔"的形而上性格显现出了它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