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婉转是常用的修辞格,陈望道对婉转修辞格做了精辟的论述,婉转修辞格的运用,可以使文学语言变得委婉含蓄、蕴藉深沉。李商隐的诗基本上都具有含蓄深沉的特点,特别是无题诗,究其原因,和婉转修辞格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婉转修辞格的运用,透过表层的符号,表达出深层的含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晚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取得成就最高的诗人,其抒写悲剧性爱情的无题诗,更为后人津津乐道。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惨痛的感情经历,为他写作无题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他无题诗中缠绵的意象,精巧的比喻,朦胧的境界,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独到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他善于用婉曲的艺术手法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他的无题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历代诗家众说纷纭,对无题诗进行各种解读,其争论延至今天。其实,无题诗是有一定的情感指向,首先表现的是个人的爱情生活,其次表现的是个人的怀才不遇和对生命的忧患,从总趋势上看,无题诗表现的是一种幻灭感。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晚唐诗歌中别具一格.超现实主义是产生于法国的文艺流派,其影响深远.超现实主义诗歌、电影、绘画等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常用“深层隐喻”或“象征”,多借助梦境、幻觉来表现“本我”,注重意象的选择,各种意象之间往往有一种“蒙太奇”式的跳跃,通过不同意象的“无序”组合来表现内心世界.这些特点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较多相同之处,这也正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从超现实主义的视角来观照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为阐释李氏“无题诗”独特的审美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许兆剑 《新天地》2011,(8):124-124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广的影响。李商隐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从爱情关系上,可将李商隐的爱情诗大略划分为两类。一是实有其事的,这类爱情诗抒情对象明显、特定,与诗人具体的爱情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7.
博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从经济和法理的角度考察,博戏与赌博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博戏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博戏的发展和文化变迁,勾勒出了我国古代休闲精神萌芽和发展的轨迹。中国当代百姓的休闲思想受西方休闲理论的影响,但其核心休闲精神根植于传统民俗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博戏种类多样,主要有博戏、塞戏、弈棋、斗戏等形式。博戏在两汉时期较为盛行,各个阶层广泛参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市井商贾都比较热衷。更为甚者,汉人认为死后可继续享乐,所以墓葬中多备有博具。博戏盛行与当时经济状况、统治阶层导向、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言情的艺术——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情感及抒情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于言情,是李商隐无题诗的根本艺术特征。无题诗中的深挚感情,通过婉曲的抒述方式以及营造朦胧意境、渲染悲剧气氛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成功抒写挚情是无题诗独具魅力的根本原因。无题诗对诗歌艺术的发展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棋类博戏的情况进行考察。这一时期的棋类博戏不仅有樗蒲、围棋等,还有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胡戏。博戏在丰富社会文化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玩物丧志,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棋类博戏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冰山原则在文学创作界有很大影响,它强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汉语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往往语言简洁。意象丰富。汉语诗歌创作如果遵循了冰山原则。共翻译也应该遵循冰山原则,让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剩下的八分之七埋于水下,让目标语读者和原创读者有同样的直受。李商隐的诗如其名,以隐著称。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文辞清面,喜韵深微,...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的政治诗是他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诗真实地反映了晚唐重大政治事件"甘露之变",这些诗作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关心国事、耿介不阿的李商隐.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非儒"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合非儒家祖师周公孔丘及学说;二是单非孔丘及学说;三是非儒家圣贤;四是非韩愈。第一、第二是李商隐向儒家先师和学问发起的挑战,第三是对儒学根基产生的质疑,第四是实践应用。李商隐"非儒"思想的出现与唐代教育体制和宽松学术氛围有关,与本人学养来源和坎坷经历有关,与青少年时代个人的学道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7,(4):57-60
"虚静"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中重要的精神和范畴之一,文化内涵丰富复杂。"虚静"源于道家哲学,也与佛家义理相契合。李商隐可谓佛道双修,他的诗歌必然会有"虚静"文化精神的涵养。李商隐诗歌中的"虚静"之美很独特,"虚"主要体现在意象意境的虚无缥缈、情感的虚泛朦胧之美、虚中有实的创作手法,"静"主要体现在诗歌中静的审美趋向、诗歌呈现的静美意象、静中有动的创作心理。李商隐不仅在创作心理和文学意境上受到"虚静"的影响,更有着超越了具体物象而与"虚静"本质相契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古典戏曲剧本不仅是研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依据,其中的点滴信息也反映出舞台艺术、演出形态等演剧特征,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对戏剧形态发展演变的研究和戏曲语言与戏曲文学的考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重视戏曲剧本文献价值的研究方法叫"以戏证戏",是学界前辈自觉运用的方法,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借鉴。以戏曲脚色研究为例可以看出,运用这一方法,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将会获得新的文献材料,得到新的创获。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与令狐綯的关系经历了从挚友到疏远再到绝裂的演变过程,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他们人品的差异、官位的变迁以外,更根本的在于他们不同的政治追求和价值目标。他们的交谊破裂对李商隐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元代历史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由夏、商、周至宋、金无一例外,全部囊括其中,尤以敷演两汉之历史为最盛。"两汉故事戏"依其主旨可分作四类:民族矛盾剧、变泰发迹剧、政治斗争剧及伦理道德剧,其繁盛与元代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文人心态密不可分,与汉、元两代迥异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文士乃至寻常百姓对现实的不满和社会公正的渴望。  相似文献   

18.
"戏作"之诗虽不是杜甫的主要作品,却有助于研究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诗人生性诙谐,能在苦中作乐,处处流露真情.诗人采取历史评价与特色分析相结合的态度和方法评述诗坛,见识卓越.  相似文献   

19.
破台戏是我国传统戏曲班社因为"破台"需要而演出的戏。俗民认为新修建的戏台或长时间没使用的戏台煞气很重,或戏台曾出过人命事故等原因而由戏台所属地主动邀请戏班、或戏班为自身利益举行的一项仪式。破台戏的艺术形态较为复杂,有的是成熟的戏剧表演,有的则是带有一定情节的仪式过程的模拟表演。作为特殊的仪式剧,其文化功能主要是除煞祛邪,并保戏台所在地的民众及戏班艺人之平安吉祥。  相似文献   

20.
李金坤先生在《文学遗产》发表《〈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认为《辨骚篇》中的“博徒”与“四异”,是刘勰由衷钦敬的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故不能成立。因“博徒”乃古代常用词语,古籍中均用为贬词,未见有用作褒词者;李先生引《知音篇》中的“博徒”来证明《辨骚篇》之“博徒”为褒词,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刘勰在对《楚辞》的总体定位以及对《楚辞》作品的具体评价方面都存在深刻的矛盾,这是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