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亚国家转型期的民族和宗教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国家社会和经济转型期的民族和宗教冲突十分严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缓和民族、宗教矛盾的途径是实行正确的民族与宗教政策,并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予以打击.  相似文献   

2.
极端主义是以歪曲的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表现或者实施的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主张和行为,包括极端民族主义、极端环保主义和极端动物保护主义、反堕胎极端主义等,但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具有目的的政治性和反社会性、主张的异己否定性、手段的暴力型、本质的非宗教型的特征,它肇始于非法宗教活动,通过坚定恐怖主义信念、发展暴恐组织成员、传授暴恐犯罪非法、勾结境外敌对势力等方式催生着恐怖主义。国家打击和遏制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以铲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亚伊斯兰教发展在国家独立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回归"与冲突。前者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的认同与政治精英的选择,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为极端主义与传统宗教宣传和世俗观念的对抗。其特点为:具有明显宗教政治化特征;以费尔干纳为核心向外扩散;与外部势力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体现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政治与社会斗争的延续;彼此间缺乏必然有效联系;各类组织不断出现新的变种或分支。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活动将危害中亚国家的政治安全,影响周边事态发展,组织变异会加速,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可能成为新的斗争方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极端主义蔓延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外背景,二是伊斯兰教的政治化倾向。哈萨克斯坦从强化安全力量、严惩恐怖主义,压缩极端主义生存空间,与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加强对宗教组织的依法管理,以社会工程为媒介积极抵制极端主义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使宗教有法可依,加强交流与合作与宗教知识的教育普及等,对我国应对极端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伊斯兰教与发生在中东的大量自杀式袭击有直接关联。事实是,任何宗教本质上是追求和平的,且明确反对自杀、反对针对无辜平民的无端攻击和杀戮,具有真、善、美的价值观,伊斯兰教也不例外。但作为诸多宗教极端主义中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仅已经背离了伊斯兰教作为宗教固有的这些属性,还为伊斯兰极端组织所实施的自杀式袭击提供教法上的"合法性"。可见,伊斯兰极端主义才是自杀式袭击产生的思想资源,应该把伊斯兰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的界限划清。  相似文献   

6.
宗教民族主义是基于宗教认同基础上的民族主义.宗教的文化性,文化的宗教性,宗教的民族性,民族的宗教性以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是其产生的根源.这种思潮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由于宗教民族主义作用的两重性,我们要对其作辩证的看待.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无产阶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伴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特别是在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极端主义成为威胁全球安全和各国政治稳定的新的安全隐患的背景下,重视民族观教育的战略地位,丰富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创新民族观教育的形式,对于自觉抵制民族主义浪潮的不利影响、巩固我们的国家政权、形成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印度政府一直坚持只有一个"印度民族"的民族政策,但是印度确实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存在着各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地方民族分裂主义活跃、教派民族主义盛行、民族与宗教矛盾错综交织、部族冲突频繁发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印度民族问题产生有历史上殖民统治者留下的"遗产"、现实中政府政策落实不彻底和国际上民族与宗教因素影响等根源.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影响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的重要变量。本文认为,原始宗教在傈僳族的形成过程中,与这一民族的世俗生活几乎是融为一体的,因而在历史上对其民族认同的形成和逐渐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作为外来宗教的基督教,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僳僳族民族观念的核心部分,它在重构傈僳民族文化的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民族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维稳在新疆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文化具有维稳功能,特别是新疆文化具有的多元包容性,是提出新疆文化维稳的理论依据。当前新疆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破坏,亟需进行文化转型,以发挥文化在新疆深层维稳中的重大作用,这是新疆文化维稳的实践价值。其实现路径是以文化认同、发展与创新促成新疆文化自觉,以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和制度体系建设保障新疆文化自信,并最终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达成新疆文化维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主流媒体有关财政悬崖危机等孤立议题的辩论,是一种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干扰性话语政治学,它旨在强化去政治化和威权主义的新模式,割裂人们对个体困境与公共利益考虑之间的联系。在民主共和两党尤其是共和党极端主义对福利国家、公共利益和责任政府的大肆攻击之下,美国已经变成精神上的威权国家,市场极端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想象力、能动性和希望被窒息。在此情况下,批判教育学成为正义、社会责任和民主意义的核心,帮助人们争取集体夺回民主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宗教艺术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艺术学是艺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宗教艺术学需要明确自身的学科体系定位及其不同于艺术学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与意义等。宗教艺术学的研究体系主要包括宗教艺术志、宗教艺术史与宗教艺术原理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宗教艺术原理的研究成果,体现出宗教艺术学这一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此学科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了分析学的方法,通过对胡适宗教思想的考察,认为他是位无神论者.他以无神论思想为基础,对东西方宗教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借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会化意义的新型"宗教"观,在晚年又强调了"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爱因斯坦的宗教观,认为爱因斯坦是旗帜鲜明的无神论者;分析了他提出的宇宙宗教感情的内涵,指出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本质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科学家关于世界合理性与可理解性的坚定信念与诚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该感情是科学研究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这是爱因斯坦对宗教内涵的拓展、宗教感情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牛顿、爱因斯坦以及霍金等几位科学家 ,他们的宗教情结被人常常用来举例并进行分析 ,借以比较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家的宗教情结 ,不能脱离历史、传统、风俗等文化背景来理解 ,亦与科学探索的无止境有直接关系。同时还要从总体上结合对每个科学家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能过于简单化地认为 ,科学的进步完全可以保证社会的非宗教化 ,并最终消灭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生存权利。要清楚科学原理本身并不就是世界观 ,必须正确对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导致了英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其中举足轻重.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论述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特点与影响,揭示其历史必然性,指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完成和英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极为关键和必要的一步,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神秘主义与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德意志很有影响力的神秘主义对寻找新的得救道路的马丁·路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而使马丁·路德以神秘主义为理论基础 ,又从超越神秘主义的新高度上提出了因信称义 ,取代善行称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异化和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通过回顾我国译界就这两种翻译方法争论的历史,研究源于宗教文化习语的翻译方法,总结出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深刻领会与全面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解决好宗教问题,是中国宗教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中国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举全党之力扎扎实实做好宗教工作,就一定能够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宗教关系,使信者得其所,不信者得其所;信者得其乐,不信者得其乐;使信者得其睦,不信者得其睦;使信者得其安,不信者得其安,彼此团结奋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理解柯尔律治(Coleridge)对"象征"与"譬喻"的区分,并以此为契机揭示其诗学的神学意向,运用分层递进式的方法深入开展讨论,三个层面分别为:象征与天才,象征与有机统一,象征与道成肉身。旨在说明柯尔律治的"象征"观在本质上是宗教性的,神学观念是其区分"象征"与"譬喻"的终极根据;无限与有限、抽象与具体、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通过"象征"确立了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