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由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和中国元史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举行。九十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其中来自国内二十余所高等院校、研究机关和出版机构的学者七十四人(十五人列席),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学者二十一名。这是新中  相似文献   

2.
近來中国科学院歷史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学院准备以蒙古史为研究重点。去年十一月,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发起“蒙、中、苏三國历史学者合作編寫三卷本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的会議”向我們提出兩个任务之一是中國历史学者和蒙古考古学者密切配合以中国史藉的記载,帮助解决蒙古考古学發现的问题。屠寄的“蒙兀兒史记”一書,无疑的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稽考明初修撰元史,潦草无剪裁,在正史中最为荒穢,清代学者发愤勘治,计有邵远平、钱大昕、汪輝祖、張穆、李文田、洪鈞、魏源、柯劭忞等辈。其间邵远平的“元史类編”僅就原書重編一过,新增资料甚少,钱大昕的“元史考異”于新史正文只成氏族表、經籍志兩篇,汪輝祖的“元史本証”  相似文献   

3.
○刘老师,在《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中国理论经济学五十年发展轨迹的缩影》一文中,您被誉为“甘于寂寞和清贫,坚持科学精神与学术规范,成为推动经济理论研究的学界中坚”的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又成为国家教育部经济学方面的很少几个的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您的学术传承有何特点?您是如何走上经济学的治学道路的?●我在1978年上本科的时候,学的是会计学。1982年我之所以报考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是因为受到了授课老师赵宗云教授的影响,他那富有激情的、具有严密逻辑的讲课,激发了我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在厦门大学念研究生时,又受到了罗…  相似文献   

4.
近年,许多学者著文回顾本世纪我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尽管所谈具体学科各有侧重,但都认为,中西学术的交流和会通,是20世纪我国史学取得长足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蒙元史学科而言,由于其具有世界性,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世界性”,指的是蒙元史研究涉及的地域、民族、制度文化,以及所利用的历史资料,都超出了中国范围。因此,研究蒙元史更需要面向世界,随时注意了解和借鉴别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切忌闭门造车,这是老前辈谆谆教导并用他们的研究实践启示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19世纪末以前中西蒙元史研究之回顾与比较  中国传统史学最重“正…  相似文献   

5.
麻桑 《河北学刊》2006,26(3):45-49
麻桑(以下简称“麻”):成先生,我感到您对管理与伦理关系的研究,好像依然同您对周易哲学的独特理解有关。这从您的《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一书中也看得出来。您把注重职能、技能、效能的Taylor、Fayol概念的现代管理学,做了易学、玄学与道德学高度的提升。我们也发现,在您的哲学著述系列中,都是把“变(易)”、“创造力”、“耦合性”等范畴提升到很高的层面来讲的。请问这些范畴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与古典儒家传统中以功夫论、境界论为重要特征的人生哲学有何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童长凤(以下简称童):您好,高教授!据我所知,您所在的兰州大学是国内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首家试点高校,而您是当时的学科带头人.换句话说,您应该是国内较早接触区域经济学的学者,能谈谈您是如何走上区域经济研究这条学术道路的吗?  相似文献   

7.
○史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接受我的访谈。国内同龄的一批经济学家中,您是成名比较早的。198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一书中收录了50名中青年经济学家,您就已名列其中,在经济学界有相当的影响。您能先谈谈您是怎样选择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吗?●好的。对我来说,选择经济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我父亲在部队和地方工作时,都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家中的书橱里大多是一些马列经典及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的书籍。“文革”期间,能看的书不多,就经常翻阅这些书,包括苏联学者编的《…  相似文献   

8.
钟教授,您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和银行业风险管理方面有不少精彩之作,也参与过不少政策研究和讨论。媒体称赞您在人民币国际化、新巴塞尔协议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是国内较优秀学者。您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术传承?  相似文献   

9.
由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元史研究会主持召开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2日至26日在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内学者53人。来自蒙古、日本、美国、新加坡的学者21人。提交会议的论文共67篇。举行这样规模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在我国还是第一次。长期和我国中断联系的蒙古学者参加了会议,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会议就元代史料与文献,蒙元制度,元代政治史,元代西藏,西北诸王与中西交通,元代文化,元代人物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热烈的争鸣。与会学者在会议期间看到了刚刚出版的韩儒林先生主编的《元朝史》,翁独健先生组织编写的《蒙古族简史》。以及《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元史论丛》第三辑、《元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周良霄著的《忽必烈》。这些论著和去年以来出  相似文献   

10.
至元二十一年(1286年)卢世荣经桑哥向世祖推荐,于当年十一月被任命为中书右丞。次年四月因监察御史陈天祥上章弹劾被杀。 卢世荣是被罗列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杀的,后来明修《元史》竟把他列入《奸臣传》,清代的《续通志》也以奸臣目之。柯劭忞的《新元史》虽未将他列为奸臣,而《卢世荣传》仍沿用《元史》所说。因此,关于卢世荣的经济政策和政绩,除上述几种书的本传有简略的提及之外,《元史》其他部分以及元人的著作均极少著录,后世也少有人提及。卢世荣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对当时社会起些什么作用?究竟为什么被杀?要弄清这些问  相似文献   

11.
实施补链强链的专项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新发展阶段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在尽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我国可以依托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建设,培育发展国内价值链的“链主”企业,从而推动产业链上形成各种“隐形冠军”。目前实践中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尚存在不少瓶颈和障碍,需要各级政府转变经济政策的倾向和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发挥产业链“链长”和“链主”的双重作用。在“链长”的帮助和协调下,主要由“链主”即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主导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梳理工作,需要重点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示范区和主干工业互联网,实施政务服务、资金扶持、质量品牌建设、评价体系建设等强链补链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由于西学东渐思潮的推引,同时也由于学术自身规律发展使然,中国近代学术在清末出现新的转机。在史学领域,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新的变通:其一是治史范围偏离正史故道,西北史地、边疆史、蒙古史成为一时之热门;其二是治史方法上突破以书证书而有所谓“二重证据法”之出现,即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陈寅恪语)。洪钧受当时学术气氛的熏染,将视野投向蒙元史领域,所著《元史译文证补》在治史方法上突破了明代以来研究元史只限于汉文史料的局限,大胆引用波斯、阿拉伯文,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学者研究蒙元史的成果,开辟了外文史料与汉文和蒙古文史料互证互补的“证补”之路,不仅使  相似文献   

1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究竟是谁创用的?它的本意是什么?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很长时期一直没有明确,直到20世纪80年代,国内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学者才开始公认该词的创用者是沈毓桂。因为早在1895年4月沈毓桂就在发表于《万国公报》的《救时策》一文中这样说过:“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  相似文献   

14.
去年九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和元史研究会在北京举行“国际元代文化学术研讨会”,应李修生教授之邀,我在会上有一简短发言,约略回顾了近百年来的元代文学研究,我说:到“五四”以后,元曲研究曾经成为一门“显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盛况,是有历史原因的。大家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元史研究有了引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元史研究队伍,先后成立了中国蒙古史学会(一九七九年)和中国元电研究会(一九八○年),并分别召开了几次年会,在组织推动元史研究,交流元史研究信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应当提到的是:陆续出版了一些重要的专著、论文集、若干外文史料和论著的汉译本,创办了专门研究元史(包括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史)的刊物,发表了不少有创见有水平的研究论文。专著如《中国通史》第七册(内容主要是元代史)、《中国史稿》第五册中的元代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元史》卷,《蒙古秘史》校勘本》、《〈蒙古秘史〉词汇选择》,陈高华同志的《元大都》,高文德同志的《蒙古奴隶制研究》,等等;闻由已故韩儒林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元朝断代史专著《元朝史》也即将出版,论文集如《蒙古史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6.
○曹老师,您好,您是我国第一位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博士,从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到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再到现在的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经历了较为明晰的学术转向,学界中人对您的了解和关注更多的也是在比较文学方面,您能否谈谈您早年在中国古代文论方面的研究吗?您如何看待您的学术转向呢?●谈到转向,其实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16岁考上文艺兵,在部队文工团先拉二胡,后拉小提琴。1976年,作为最后一批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我被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文学评论专业学习。当时复旦大学有一批资深的…  相似文献   

17.
元世祖忽必烈命元国师、西藏学者八思巴所创“蒙古国字”,世称八思巴字,国际上又名方体字。元诏书曾规定以此“译写一切文字”,是一种企图拼写汉、蒙、藏等各类语言的“通用字”。这是中国文字史上的第一个创举。自元以来在我国各地和海外、中亚遗留并发掘了大量八思巴文的碑铭、牌符、文书残片等文物,诚为蒙、元史、语言学、文字史、文物、考古、民族学、文化关系史及宗教史各学科研究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1958年出生、1977年开始学术探索历程的学者,您是在“文革”时期度过青少年时代的,并且在求学之前有过晒盐、钻井及炊事工种的经历。这些对您的人生道路以及学术追求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那时刚好是我接受基础教育的年代。从小学到高中,当时学制是九年,随后又下乡二年。很难概括那种影响的性质。在这样  相似文献   

19.
<正> 顷日,读了《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第二期发表的辛朝毅同志《陈白沙哲学本体论的再认识》以及1987年第一期发表的章沛同志《必须正确评价陈白沙哲学思想》和刘焜炀同志《陈白沙是“唯物主义者”吗?》三文,有些感触,故撰此文以争呜之.陈白沙到底是个什么哲学家?章沛同志认为陈白沙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些同志则持相反意见.我认为,陈白沙是一个从“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者,即从“道心分立”转化为“道心合一”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这个转化是“研究得道”(即“收拾‘此’”)的动的功夫得来的,而不是“涵养得道”的静的功夫得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一、和谁同化?曾经听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讲美国移民史,她本人就是大陆去的中国移民,如今在美国扎了根儿。在她讲完美国移民的痛苦经历后,有学生问她:“您作为新移民在美国是如何同化的?”她露出鄙夷的神情回答:“同化?和谁同化?去和盎格鲁-撒克逊同化?现在是多元文化主义了!”我想她的意思是,她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保持她的中国文化,不必也不应该美国化。又有学生问她:“您为什么选择留在美国?”对此,她答道她欣赏美国的自由。她的话让我觉得很有意思。不想被同化,却要留在美国,居住地的选择算不算一种同化?宣誓入籍,放弃对中国的忠诚,转而效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