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一期杂志中,我们在"(一)女士主要的佩饰"一节中,讲完了首饰佩戴的前两个原则,本期将从第三个原则入手,完成"图案、面料、配饰篇"的讲解,即: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之后"对现代工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批判的重要思潮,其主要任务就是批判以个人主义在当代绝对化发展和理性主义片面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受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影响,语言学研究也力图迈向以解构、开放、动态和具体为特征的"后现代语言学"时代。在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后现代转向的大背景下,批判性语篇解读研究在坚定已有步伐的同时似乎也找到了新的方向,想把语篇解读研究从现代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摆脱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隐性权威与隐性标准的枷锁,用"释放性阅读"(releasing reading)代替"强加式阅读"(imposing reading)是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首先扼要说明谐音的特征和属性;然后通过多角度分类对汉语谐音作了立体观照;继而在"独用型谐音"(不与其他辞格结合为用的)和"兼用型谐音"(与其他辞格结合为用的)分类基础上,全面考察了汉语谐音的语篇衔接作用;最后就谐音研究中本体与谐体的鉴别、谐音衔接在衔接系统中的站位、汉语谐音对于语篇衔接和话语组织的影响、汉语谐音与汉语及汉文化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千顷、万顷两池在历史时期川东地区的地志中多被提及,以为是现今重庆至巫山江段北岸来水的主要发源地,譬如"井源"、"马连溪"(属今大宁河水系),"西瀼水"、"大瀼水"(今梅溪河),"阳溪"、"东瀼河"(今汤溪河),"清江"(今开县东河),"通川河"、"前河"(属今达川河水系),均被认为源于千顷池或万顷池.以现今地理来考以上河系发源地集中于万源市、城口县、巫溪县交界地带,因而也很容易使人们误以为它们源出一处.自古以来,千顷池、万顷池是否同为一池之别称?两池具体地望怎样?这些疑问客观存在[1].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讨论"家族相似性"没有区分"语言学的词语"和"逻辑学的概念".称棋类、牌类、球类等活动为"game",此为历史认知语言学问题,其引申线索可追溯为:现代英语"game"(游戏)<中古英语"gamen"(狩猎、体育、棋类比赛)<古萨克逊语"gamen"(娱乐,嬉戏、消遣)<哥特语"gaman"(参与、共享)<原始日耳曼语"?ga-mann"(人们一起).在维特根斯坦(1936—1937)、奥斯汀(1940)以及罗施(1973,1975)之前,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语义学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与家族相似性、原核意义论及原型范畴理论相关的精辟论述.达梅斯泰特尔(1887)论述了新词义产生的"辐射"和"串联"过程;埃德曼(1900)区分了词义的"中心"和"边界";加德纳(1932)建立了"意义域"(中心、边界、分组、偏离、外围化)理论.就此而言,是语言学研究启迪了语言哲学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很长时间里,文学理论上一直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即Ideologie.而实际上,在汉语中,"意识形态"(Ideologie)与"意识"(Bewusstseins)、"社会意识形式"(gesellschaftliche Bewusstseinsformen)长期以来是混同的.人们把Ideologie译为"意识形态",但在一些影响很大的文学理论教材和论著中,"意识形态"一词又多指"意识形式"(Bewusstseinsformen).不同的译法和用法,导致了"意识形态"这一汉语词在当代文学理论中的复义性状况.如果依据已广为流通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则只能说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ideologischer Natur)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不能简单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内,以自建的小型商务英语语料库为基础,揭示隐喻"商务即战争"(BUSINESSIS WAR)在商务语篇中的投射模式,并在Halliday语域学说的视角下,进行了商务语篇与政治语篇、商务语篇与经济语篇的对比分析。与政治语篇相比,商务语篇的隐喻密度很小,源始域倾向于战争策略、靶等战争外围概念,而非杀戮、战斗等核心概念;与经济语篇相比,商务语篇的隐喻密度略小,两者在源始域的选择上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8.
在柏拉图思想中,神话或"秘所思"(Muthos)与"逻各斯"(Logos)有根本的对立,即,Muthos作为一种不可证伪的话语与Logos作为一种可证伪的话语之间的对立,Muthos作为叙述性故事与Logos作为论证性话语的对立。反映在《蒂迈欧篇》文本中,Logos出现的地方都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结构或现成状态的可证伪的论证性话语,而Muthos出现的地方则涉及关于感性世界的时间性起源或制造过程的不可证伪的叙述性话语。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Muthos与Logos的既区分又统一的意义上将它理解为柏拉图的"神学"。不确立"柏拉图的神学",对《蒂迈欧篇》的所谓的"字面解释"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陪都电影为服务战时体制的需要,首当其冲成为承载革命叙事使命的媒介工具,并逐渐由原本的宏大叙事向女性叙事转型,在创作实践中形成了"木兰从军"(女性革命叙事)、"革命的罗曼蒂克"(女性爱情叙事)和"娜拉出走"(女性成长叙事)三种模式.在这种叙事模式的指引下,视点聚焦、乡土认同与男性想象又成为陪都电影女性叙事的三个维度.无论叙事模式还是叙事维度,其本质都是革命叙事的"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10.
释"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靓"本是一方言词和古语词,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曾一度消失.当今普通话中"靓"字的风行主要是吸收了粤方言中的"靓"(liang)的用法,同时因字形相同,也激活了古语词"靓"(jing)的一部分词义.  相似文献   

11.
"话语"(discourse)历来是人类学仪式研究的重点。然而就如何研究仪式话语,学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唱诵"(enunciation)的角度入手,试图展现"作为动作的词语"(verba in loco actus)在纳人达巴仪式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通过对"木卡布"案例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仪式行动的分解与排列组合主要依靠唱诵表演的方式完成,唱诵构成了达巴仪式过程的核心。在此意义上,话语的实践方式理应成为仪式研究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思想要真正进入大学生的头脑,我们在指导上就必须解决二大问题加强学习队伍的建设,形成基础班、提高班、研修班的三大梯次;要在结合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全面奔小康目标、学生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做好"把"(把握时机、认准方向)、"听"(听专题报告)、"看"(看社会)、"写"(写心得体会)"用"(学以致用)等活动方式的综合运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授霍夫斯塔德(Hofstede) 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 ( Hofstede ,1984) 得出了表现各国核心文化价值的4 个层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权力距离"( 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和"社会的男性化"(Masculinity).权力是管理学和文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试用霍夫斯泰德4个层面中的"权力距离"理论,结合其在中西方国家产生的文化根源,从家庭,学校教育,公司机构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透视.  相似文献   

14.
古代"毛诗"(<诗经>)开创了"比、兴"传统,当今"毛诗"(毛泽东诗词)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毛泽东的诗论和诗词创作都足以说明"诗要用形象思维"、"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它体现了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和对诗歌创作规律的把握,对诗歌鉴赏和诗歌创作以及今后中国诗歌民族化的发展方向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叙事模式是社会政治、文化特征在文学艺术界的反映,是文学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套路.陪都电影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木兰从军"(女性革命叙事)、"革命的罗曼蒂克"(女性爱情叙事)和"娜拉出走"(女性成长叙事)三种明显的模式化倾向.这几种模式彰显了陪都电影的价值诉求,在本质上仍是革命叙事的"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16.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宗旨:从古汉语的早期文字使用中,寻觅来自口传文化和宗教神话观念的三组关键词--"告"(诰)字组与"各"(格)字组;"假"(嘏)字组.据此分析和还原神圣言语活动在古人生活和意识中的地位、作用,给在后代书写文明中被遮蔽和遗忘已久的"文学发生"问题,确认中国的"神话历史"之神圣叙事之由来,对<尚书>所代表的华夏"史书"文体之由来,打开一种知识社会学的重新理解之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时代》周刊主编理查德·施滕格尔(Richard Stengel)将代表全球网民的"你"(You)选为年度人物之后,他又带领着采编团队高调地加入了"你"的行列。在1月15日的"致读者"中,他以"新的一年,变化中的时代"(A NewYear,a Time of Change)为题写道: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长篇小说《自由的生活》自问世来受到了亚裔文学作品批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即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理论、斯皮瓦克的"属下"(subaltern)理论和霍米·巴巴的"杂糅性"(hybridity)和"模拟"(mimicry)理论分析《自由的生活》中作品人物在西方主流的美国社会中挣扎奋斗,寻求了解个体身份认同和差异文化融合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