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早在一九五四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编者,在《粤东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前言中,就说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日广州附近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声”。那时的一些中国近代史著作(包括各级学校历史课本)也持同样看法。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一九七八年出版的全日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次英勇斗争。”同年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册,也说“三元里的抗英斗争,成了中国人民自发的武装起来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声”。前者根本没有提及浙东人民的抗英斗争,后者提到了,但没有说明它发生在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2.
由张思恩主编的《简明中国近代史》教材,于1989年7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校历史系副教授李柏录是参加工作的编委之一。全书共33万字,第一次印刷5千册。本书的编写,注意适当减少一些政治事件、战争过程的叙述,加重了对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科技发展、文化思想内容的阐释,注意与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呼应配合,适宜师范院校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日本《日本历史》1984年6月号报道,日本最近出版了大久保利谦编纂的《近代史史料》。该书是江户幕府末期“开国”起直到明治末年的日本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重要史料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专集。每项史料中均有时代概观和对于史料的简明解说。  相似文献   

4.
胡国枢同志在《龙华会及其首领张恭》一文(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小说:“刘琨、盛俊与张恭以《民报》为榜样,在金华办《萃新报旬刊》,热烈宣传新思想,流传金华全府。……当时革命思想在浙中各地的传播,龙华会实起了积极作用。”但考诸实际,《萃新报》并非旬刊。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藏有《萃新报》第一至四期,封面标明:“每月两册,朔望发行”,是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1904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第二期出版于同年7月11日(五月廿八日),第三期出版于7月26日(六月十四日),第四期,也是最末一期未载出版日期,据金冲及同志订考,“可能出版于8月9日(阴历六月二十八日)前后”,该报之遭封禁一事,“大约在阴历七月左右”。(金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学院郭毅生教授主编的《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和《太平天国历史与地理》两书,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这两部专著学术水平高,实用价值大,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介绍。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里按时间先后发展的。因此,读史离不开地图。而图史结合,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它历时十八年,纵横十七省,大小战事逾千百次,其间进退消长,头绪纷繁。建国以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著述繁富,硕果累累。但这些太史论著在涉及地理关系时,就往往难于作直观形象的具体说明。过去虽也见过一些太史论著附图、教学挂图和中国近代史参考地图,但都过于简单粗略,远不能满足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需要。《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正是适应这个需要而编绘出版的。这种历史地图集在我国还是首创。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马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刘自省和陕西师大苗建寅共同主编的《中国革命史略》教材,计24万6千字,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9月开学时所有参加编写院校开始使用。这本教材,共有20所院校部分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学、科研的教师共同编写,本刊编辑张天社(历史系教师)担任了第三章第三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泰 《浙江学刊》2002,(6):119-128
新中国成立后 ,由中国史学会组织编撰 ,由著名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白寿彝、齐思和、邵循正、向达等任各专题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是第一次对近代史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大型工程。《丛刊》包括《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1 0种 ,在 1 0年之内连续出版 ,共计约 3 0 0 0万字 ,半个世纪以来 ,以其丰富的内容和高度学术水平 ,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从刊》的宝贵学术价值 ;(一 )运用科学方法系统地整理近代历史文献 ;(二 )精心搜求外国史料 ,体现近代中国与世界的紧密联系 ;(三 )为学术界提供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文艺》月刊1985年4月号报道,《日本历史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纂的普及新版《日本历史大辞典》最近已由河出书房新社出版。该辞典获得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是日本“唯一正式的历史大辞典”。该辞典共十二卷:一至九卷是辞典正文,第十卷为补遗、索引,别卷一为日本历  相似文献   

9.
一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教材──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徐吉军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一书,系周一良教授主编的"大学丛书"之一,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邹逸麟先生,这是我国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基础教材...  相似文献   

10.
秋瑾是中国近代一位伟大的爱国女性和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然而,长期以来有些论著虽也肯定她的英雄业绩,却认为她“个人英雄主义”很“突出”(《秋瑾集》出版说明,中华书局1960年版)、很“顽固”(中国近代史丛书《秋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这样的评价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话语:“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最为重要的基本史料,20世纪50至70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由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界与出版界通力合作,出版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传播和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此本还存在一些缺憾。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这些缺憾的解决。2005年11月,温家宝同志、陈至立同志分别对修订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06年4月修订工程正式启动,全国十余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选派200余位学者参加其事。此修订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  相似文献   

12.
孙家珅 《日本学刊》2023,(3):F0002-F0002
2023年4月25日,“《日本文论》新书发布暨选题策划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唐永亮研究员主持。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日本文论》自2019年创刊以来,得到了各方关心、关爱和扶持,特别是在2022年获得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性集刊出版资助,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日本《历史读本》杂志1985年1月特刊号报道,日本“新人物隹来社”最近出版了《中国史人名辞典》,著者外山军治、日比野丈夫。该辞典收录了从古代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人物1,010人,穿插有人物的趣闻轶事及对人物的评论,是一部文笔生动、饶有趣味的人物辞典。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出版的《大学语文》是我省自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用教材。它包括“古文选读、实用语法、写作述要三部分内容”。这套教材的出版,为促进我省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全书的三个方面都还不无可以商榷的地方,下边仅就其上册(古文选读,以下简称《教材》)中部分注释的不妥  相似文献   

15.
由刘云久、徐殿斌两同志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下称《青运史》)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著作。近现代中国的青年运动,实际上就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运动(主要成分是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成分”,在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但是,知识青年运动并不是自然正确的,如果他们脱离工农群众,脱离共产党的领导,就会失掉正确的方向,“一事无成”。全部中国革命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个真理。《青运史》一书,运用近现代中国历史正反两方面大量的事实材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条真理,是对青年知识分子和学生进行思想性政治工作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6.
王社教 《唐都学刊》2003,19(1):131-132
薛平拴先生的《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由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1年 7月出版。全书共分 6章 ,约 37万字 ,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认真总结的基础上 ,从历史人口地理角度对历史时期陕西省的人口规模及其盛衰变迁、人口迁移、人口地理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全面探讨。这是迄今为止关于陕西人口史研究最为系统、也最为深入的一部著作 ,它的出版为陕西人口史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人口史研究首先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和规模问题 ,这是从事人口史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关于陕西省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和规模 ,以前不少著作都进行过探讨 ,但分歧…  相似文献   

17.
1969和1972年,苏联出版了《十七世纪俄中关系》资料集,共二卷。由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齐赫文斯基主编。其中收集了十七世纪沙皇俄国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和关于中俄鉴订《尼布楚条约》的文件资料。该书编者之一米亚斯尼科夫为第二卷写了一篇冗长的前言,题目是《满人入侵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和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这篇前言和近年来苏修抛出的许多反华历史文章一样,都大肆歪曲历史,颠倒黑白,美化老沙皇的对外扩张,把它侵占的中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说成从来是俄国的领土,反而诬蔑中国人民的反侵略自卫斗争是对俄国的“入侵”,胡说…  相似文献   

18.
元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的外文译注本较多,英文版的有,J.F.达庇时译著的《幸运的结合》一书第2卷所收的全本《汉宫秋》译文,1829年由伦敦东方翻译基金会出版;R·K·道格拉斯译著的《中国故事集》一书所收的概括介绍和选译文,1883年分别由爱丁堡和伦敦的布莱克伍德父子公司出版;H·阿克顿著《现代中国文学的创新精神》中选译的《汉宫秋》部分译文,载《天下月刊》1935年1月号。法文版的有:L·拉卢瓦翻译的《汉宫秋》全文,1921年由法国沙持尔的迪朗印刷所出版,徐仲年译著的《中国诗文选》一书所收的《汉宫秋》第4折的摘译文,1933年由巴黎德拉格拉夫书局出版。德文版的有:J·L·克莱因编著的《戏剧史》第3卷,有《汉宫秋》的概括介绍并有题目,正名的译文,1866年由莱比锡魏格尔出版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死于何病?梁启超在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撰写的《中国四十年大事记》(一名《李鸿章》)的传记中明确写道,系因“忧郁积劳,肝疾增剧,拊心呕血”(林志钧:《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第78页)致死。解放前后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述(如韦息予的《李鸿章》,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胡滨的《卖国贼李鸿章》)在言及李鸿章死因时均袭此说。但据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资料》中数十件有关李鸿章晚年的病情未刊电稿,我们认为梁启超此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秘密语》一书,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作者曲彦斌同志,是新兴人文科学“民俗语言学”理论的提出者,有《民俗语言学》、《副语言习俗》、《中华民族数文化》、《中国俗语学史》等十余种专著,主编有《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丛书》、《雅俗百科丛书》、《中国民间秘密社会百态丛书》、《俗语典故》等学术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