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船山信一是当代日本著名哲学家.他于1907年7月29日生于山形县吉岛村一户农家,1924年入山形县高中,1927年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1930年毕业.大学毕业后,船山的思想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青年时代,即无产阶级文化活动的时代(1930~1936);(2)壮年时代,即在大日本水产会和宫城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工作的所谓"水产时代"(1937~1955);(3)老年时代,即专事教育与研究的时代(1955~至今).船山先生曾是东北哲学会、关西哲学会、日本哲学会的会员.东北大学基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成果于1962年授以文学博士学位.日本翻译文化协会因他翻译《费尔巴哈全集》(共18卷)而于1976年授以日本翻译文化奖.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史书记载,日本法制史始于弥生文化时代。然而,作为日本法重要分支的行政法,究竟是怎样形成、发展的?这是我们深入研究现代日本行政法所不能缺少的重要课题之一,应当加以关注。但是,由于日本行政法史历程久远、内容繁多,故本文只能概要述论其主体脉络和基本内客,并试图按以下四个时代的划分,探索其形成和发展的一些规律,以期达到引以借鉴的参考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稿试以中国元末明初的“禅文化”1 对日本同时期的中期“五山文化时代”2 的汉文学即“五山汉文学”的影响为主线 ,以明初渡海至中国的日本禅僧绝海中津 (公元 1 3 3 6— 1 40 5年 )为主要分析对象。日本的中期“五山文化时代”按照一般的历史划分方式的话 ,相当于室町时代 (公元 1 3 3 6— 1 573年 )前期 ,即由武士阶段的足利氏将军家执政的幕府政治时期。当时日本文化所处的现状是 :渡海来日的中国禅僧及去中国的日本禅僧所引入的中国文化占据了日本文化中的重要位置。随着元代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的兴盛 ,日本汉文学也渐渐圆熟 ,其中 ,起…  相似文献   

4.
姜日天 《日本学刊》2002,(1):149-152
由张玉柯、李平等撰写的《和魂新思——日本哲学与 2 1世纪》(华东师范大学 2 0 0 1年 2月版 ) ,是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 2 1世纪丛书”之一种。该书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世纪回顾 ,旨在瞻望2 1世纪日本的文化哲学、价值哲学、宗教哲学、科技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和环境哲学将以怎样的理念面对东亚社会 ?又将以怎样的思维应对全球化 ?阅毕默思 ,笔者以为此书有以下新意。(一 )以“和合学”为方法学研究 2 1世纪日本哲学的走向 ,是其一新。“和合学”是张立文教授创建的一种新学说。所谓“和合”,是指自然…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交替之际 ,回顾中日关系的百年历程 ,并预测 2 1世纪的前景 ,无疑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就中国的日本史 (包括中日关系史 )的研究现状及其 2 1世纪的发展趋势 ,作一简略的论述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一、鸟瞰明清时代~ 2 0世纪 70年代中国的日本史研究   (一 )明清时代的日本史研究  众所周知 ,中国的古代史籍中有关日本的记载 ,最早可推溯到范晔的《后汉书》。包括《后汉书》在内 ,直至 2 0世纪初完成的《清史稿》为止的十六种官修的正史中的日本传 ,反映了各个朝代统治阶级对日本的认识 ,以及认识的深化和进步。正史…  相似文献   

6.
概论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论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复旦大学历史系冯玮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是由“南蛮学时代”、“兰学时代”、“洋学时代”构成的。廓清3个时代的历史脉络,揭示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以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日本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统一帝国形成的历史,同日本国家形成的历史相比,要悠久得多.秦王朝出现以前,中国就已经历了殷、周、春秋、战国大约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如此亘古而伟大的国家一经形成,其影响必然波及四邻.那么,日本弥生时代的出现是否也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变动的余波引起的呢?以前人们认为,日本国家的形成,是日本自身的变化所致,从未有人考虑到其中还有中国的影响.在绳文时代,日本列岛仅仅散居着一些原始部落,它们不可能与中国王朝有关系.到了弥生时代,日本各地部落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政治关系,其中的一些部落开始同中国王朝或中国地方行政机构来往.记述这一情况的最早的文献是《汉书》,书中说:"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个记载有几处值得注意:第一,此处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形势下 ,日本文化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即将到来的 2 1世纪 ,日本文化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发生怎样的变化 ?是日本研究者必须给以关心和解答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深入把握和更好地解答这一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的支持和部分资助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 2 0 0 0年6月 2 2日共同举办了“2 1世纪日本文化的课题——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术研讨会。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增杰、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远和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助理野田昭…  相似文献   

9.
论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贸易立国战略 ,日本的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由来已久 ,然而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 ,该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 ,由重视以应用研究为主转向以基础研究为主导。 2 0世纪 90年代诞生了日本第一部科技法 ,标志着日本从此进入了由科技模仿向科技创新、由赶超型向领先型的战略转变 ,进而更加突出了“IT立国”的重要战略作用。科技立国战略对日本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实现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战略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日本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2 0世纪 90年代 ,日本经济虽然处于长期停滞之中 ,但在世界性信息化革命的大潮中 ,由于举国上下的重视 ,日本也出现了信息化迅速发展局面。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被称为多媒体技术的时代 ,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不仅是计算机、信息服务和信息通信领域 ,而且连广播、出版等与信息传播相关的所有产业也都成了信息化关联产业 ,其共同特征 ,就是这些信息化关联产业都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日本又进入了网络时代或数码化时代。以广域信息检索系统和三维计算机制图商业化为标志 ,由于…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地域开发 ,包括经济开发和社会开发两个方面。经济开发是社会开发的基础 ,社会开发又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从地域开发的历史来看 ,日本古代是以西部的近畿地区为中心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镰仓幕府时代 ( 1 1 92— 1 3 3 3年 ) ,中心由近畿扩展到关东地区。江户时代 ( 1 60 3— 1 867年 ) ,关东地区迅速发展 ,东北地区也得到开发。明治维新 ( 1 868年 )后 ,开始垦殖北海道。战后 ,作为后进地域开发的北海道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世纪之交 ,北海道的地域开发又有新的进展。当前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时期 ,探讨日本北海道地…  相似文献   

12.
《竹取物语》产生于公元10世纪初平安时代,是日本自创造假名以来第一部以文字记载的神话传说,日本第一部物语作品。  到平安时代为止,日本已拥有约2000年的历史。在这2000年中,日本经历了大和时代与奈良时代的两次繁荣,但文学成就较为薄弱。古代神话、英雄故事等源自上古的口头作品,直到奈良时期(公元8世纪)才编篡成古文献类型的汇集,其中以《古事记》中保留较多。较之古朴原始的《古事记》,200多年后出现的《竹取物语》虽仅为一短篇之作,但因情节委婉,内容丰富,文字畅达且优美,体现出日本文学开始进入文人整理、加工阶段的特点。  《竹…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红 《社科纵横》2004,19(2):101-102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进入 2 1世纪 ,人类社会也同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时代背景下 ,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 0 2~2 0 0 4年,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有:1 “中国近现代史”课题,下设“2 0世纪中国的城市社会”课题;2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课题,下设课题为:(1) 2 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世界性面面观,(2 )中国台湾文学,(3)巴金的《随想录》;3 “古代中国研究:两汉与唐代之间的文学与宗教”课题,下设课题有:(1)有关人性与情感相互关系的哲学讨论,(2 )六朝时期的文学、宗教与社会;4 “中国唐朝(7~9世纪———原文如此)的医学、宗教与社会”课题,下设“敦煌医学手抄本”课题;5 “现代中国与现代日本的教育、语言与…  相似文献   

15.
明治初期,日本吸取西方文化,迅速形成“文明开化”之浪潮,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导源于江户时代(1600~1868年)中后期兰学的勃兴以及幕末洋学的发展。 兰学是指日本在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人或者荷兰语移植、研究的西洋学术的总称,也包括来到中国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所编著并传到日本的汉文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国家,18世纪是荷兰、19世纪是英国、20世纪是美国,而进入21世纪将是日本和欧洲共同体(EC)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主导或核心作用。特别是日本作为非西欧社会唯一的工业化国家,其经济的迅速发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日本流行的“日本文化论”流派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认为天皇是日本文化的中心这一派由三岛由纪夫到江藤淳一脉相承。他们主张否定战后日本的民主主义,重新估价从波茨坦宣言到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历史。二、以山本七平的“日本人论”和最近企业研究提出的“日本文化论”为代表的一派。这一派的基调是大平时代的首相咨询机构政策研究会的报告《文化的时代》中的观点。他们认为:由于高度的经济成长,日本就要迎来“超现代”的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文化的时  相似文献   

18.
我对沟口雄三先生的访问是在2 0 0 3年年初,樱花绽开的时节进行的。沟口雄三先生1 932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 95 6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专业,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他从2 0世纪5 0年代起一直从事中国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是一位不仅在日本学术界享有盛名,也对许多国家的中国学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学者。他发表过大量研究成果,其中有5 0余部(篇)被译为英文、法文、韩文和中文。被译为中文的著作有《中国的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5 )、《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96)、《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  相似文献   

19.
据日本产经新闻1986年12月5日报道,因发表《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而闻名的美国未来学家A.托夫勒,应日本富士产经集团(FCG)的邀请,于1986年12月上旬访问了日本.12月4日,由产经新闻社、日本工业新闻和富士电视等单位主办,在东京都内的一家饭店里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盛况空前,听众多达约1300人.在"21世纪构想的形成"这一主题下,托夫勒以《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金融、投资的展望》为题,发表了讲演.讲演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下一个阶段是文化技术的阶段在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巨大的变革期正在到来,在政治、经济、家庭诸领域,一切旧的权力结构正在崩溃,新的权力结构正在产生.这样的时代可以称之为权力交替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去春有幸在日本呆了3个多月,有几件事令我思索,其中心似乎是精神动力问题。 日本文化在妇女 我的住处附近是有名的后乐园,明末遗臣朱舜水(1600~1682年,浙江余姚人)帮助德川光?(1628~1700年,水户藩第二代藩主)编纂《大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