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中居功甚伟,但也存在着分散经营、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的弊端。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体呈现老龄化、低龄化,青壮年劳动力比例下降,农业的基础设施落后,耕地利用率也开始下降,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2.
张曼 《决策与信息》2010,(12):237-23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大量农村优秀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出现人力资本空心化的现象。我国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的“富足”与人力资本的“空心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使农村劳动力结构趋于老龄化,阻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做好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农户就业决策的数理模型,引入家庭在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比较优势的概念,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将扭曲家庭劳动力在务农与外出务工之间的配置。本文利用上海财经大学2013年"千村调查——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状态"数据,在控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的内生性之后,我们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会带来以下几点负面影响:(1)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2)降低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3)降低农业生产效率,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呈现女性化、老龄化的趋势,家庭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使用量下降,最终降低了家庭的农业人均产出。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性问题,对于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而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问题出现,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将以四川省的实证去进一步阐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等等。  相似文献   

5.
问题     
《领导文萃》2006,(1):7-8
钱粮地人权——当前中国农村五问题中国农业、农村长期发展面临着五个突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字——钱、粮、地、人、权。一是“钱”: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和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够开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途径,其中一个最突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二是“粮”: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现在一方面产不足需,每年生产的粮食不够每年消费的;另一方面耕地面积、粮食播种在减少,库存总有一天要吃光,只能不断增加进口。三是“地”:农民基本权益和农业…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武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快,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逐年减少,农业现代化建设明显滞后。目前,农村“不会种田无技术,不想种田无感情,不愿种田无动力”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人口的自然更替,将来谁种田,成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摆在当前“三农”工作面前一个现实的、重大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则更是全社会应该认真探索求解,综合施策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7.
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农村精壮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农民数量急剧下降,劳动力结构呈老龄化、女性化和弱质化发展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威胁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培养有文化、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8.
魏荣君 《领导科学》2006,(16):34-35
农民增收、生活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立足点和归宿。为此,我镇紧紧抓住“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工业反哺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三项内容,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除对农村继续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外,还拓宽渠道,通过做活三篇文章,调整农村生产和发展方式,全面促进了农民增收、建设民富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调整生产方式,做活农业文章对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乡镇来说,农业的增产、增效仍是农民增收的根本。我镇从调整农业的生产方式着手,注重提高地力,进行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做活农业文章,帮助农民增…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不均衡,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空巢村”现象。“空巢村”现象导致农村主要劳动力的缺失、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空巢”老人和儿童等问题,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不良的深远影响。因此.必须要切实贯彻三衣主义,推动农村、农业、农民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1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马恩选集》第1卷第25页)农村劳动力的分工程度代表着一定的经济水平。凡是分工越细、从事非农产业劳力越少的,经济水平就越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深分工,这里是指农村户籍劳力(包括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户籍劳力)中非农产业劳力超过农业劳力,并初步实现分工上的专业化。认真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9-19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格局还未改变.但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已成为学界普遍共识。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岁末年初.招工难正成为令各地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但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融人城市的愿望也空前强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就业在我国经济社会转轨期间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突出矛盾。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本地就业容量十分有限,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向城镇就业是一种必然趋势。建设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对于促进提高劳动技能、有效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了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特就构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目前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劳力进城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治安出现诸多薄弱环节、“真空地带”。为了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各地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城乡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8.7亿,占总人口数的62%:农村劳动力为48亿,占总劳动力数的66%.其中3.2亿多为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从现有的农村资源情况看.农业生产只需要约1.7亿劳动力.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贫困的途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提高”三大重点,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农业产业化扶贫、易地移民扶贫三大工程,逐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淘“绿金”     
<正> 前几年,一阵汹涌澎湃的“打工潮”,使多少农民们背乡离土,到城市中“淘金”。近年来,“打工潮”已大幅度回落,并出现了“打农潮”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国家在1995年提高了粮食订购价格,使农业生产收益增加,造成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返回农村,就连城市职工、机关干部、知识分子也看到了“农村是一块淘金地”,纷纷奔赴农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了近年来社会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面临一些过去不曾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是农产品由短缺型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市场对农产品的挑剔度加大了,大路货农产品生产效益开始下滑;二是随着新世纪钟声的临近,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加大;三是随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双边协议的签订,中国“入世”已指日可待。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入世”后,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将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困难,又是希望。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阔视野,以变应变,积极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对此,谁认识得早,行动得快,谁就能抢占市场制高点,赢得主动权。那么,如何做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呢?从抚顺市近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外地结构调整经验看,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张卫东 《决策探索》2009,(14):39-3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利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鹤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认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没有消除,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