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谈“委婉”     
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么一种现象:同一个意思或意见,有的人说出来别人很容易就接受了;而有的人说出来别人却不容易接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原因可能很多,但在许多情况下,是因为前者说话委婉,而后者说话不委婉所致。你想让自己的话易于被人所接受吗?那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老鼠,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脸上也会换上厌恶的表情。其实,如果从另外一些角度去看老鼠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老鼠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人类钦佩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10):34-35
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的话,回答很多的问题。你想过没有,把所说的话写下来不是很好的作文练习吗?作文,要从“写话”开始。我们说话的时候,常常会针(zhēn)对问题来说,常常会考虑怎样说才会让人听明白,听清楚,听得印象深刻。这就是作文的要求呀!  相似文献   

4.
健康     
过度倾诉沟通不够是心理疾病,但太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小秘密也不是健康的心理。有倾诉欲的人通常都比较自恋,他们在和别人交往时,通常更关心和更多想到的是"我"。希望凡事都和人分享的人通常会更在意自己和别人的联系,因此,他们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只要他们不说话了,可能这种联系就会断掉,其实这是一种人际交往恐惧和对自己不够自信的心理。如果这些有过度分享欲的人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比如,不要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能更敏感地察觉别人是否对你说的话感到厌倦了,就可以很快变成一个知情识趣,又会调节气氛的社交高手了。  相似文献   

5.
外孙女刚满周岁就能咿呀地说话,蹒跚地走路。她说的话、做的事常常使人忍俊不禁。比如教她喊外公,她会喊成"阿东",教她喊外婆,她会喊成"巫婆",你哭笑不得,她却傻笑不已。奇怪的是她这么一点大的人却能善解人意,讨人欢喜。盛夏的一天,我从外出回来,很疲倦地往竹床上一躺,她见我没  相似文献   

6.
15年前我到北京生命科研所拜访一位非常有名气的泌尿专家,找不到厕所,老专家热情地领了我去,我一边说着对老专家感谢的话,一边解小手。老专家劝阻道:"男人解小手时别和他人说话,这样对人有伤害。"从那以后,我就一直保持着解小手时不说话的习惯。老专家的话竟然成了我的一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正确、适当的表达,不仅能让交流顺利进行而且还能让对方感到亲切。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能正确的运用日语,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也是学习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要考虑日本人的说话特点。  相似文献   

8.
刻意曲解是日常交际中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指听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而故意违反常规,曲解说话人的话,并作出相应的言语反应的会话过程。前人对刻意曲解的成因揭示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形成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形成机制解释模型:在刻意曲解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话语本身的经济性以及不确定因素诱发刻意曲解的产生;而听话人主观的交际意图则促使了刻意曲解的实现。话语本身是诱导因素,交际意图是促成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去解释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更能全面概括其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活动,总是离不开时、空的。人们说话自然也会有个语言环境。有的话,要是离开了讲说时的具体环境,就有可能成为另外的一种意思。这里可以打个比方:你若是在去王府井的电车上,面对售票员说,“我买一个百货大楼”(买几个都行)!谁也不会感到你的话有问题,你会毫无疑异地达到你讲话的目的——得到一张去百货大楼的车票。假如离开了这个特定的环境,你要是走进了百货大楼,面对着售货员,再重复这句话:“我买一个百货大楼”!那人家就有理由怀疑你的神经不大健全。一个神经健全的人自然是不会对售货员讲这样的话的,但对售票员讲这话,那可太平常了。如果把这句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所以,人们说话就要说得清楚明白,让对方一听就懂,能很好地去领会话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人们说话总是一句一句的,因为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说半句话,别人就听不懂,达不到交际、交流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对于句子应该有一  相似文献   

11.
人,每天都要说话;有些人经常要写文章。生活离不开语言。说的话,是口头语言;写成文,是书面语言。无论是说还是写,人们都喜欢听到,看到干净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说话让人爱听,有些人说话令人讨厌。后者说的是套话。"校长讲的话,往往趋向公文化,也就是跟着上级说,上级怎么说,他就怎么说……普通中小学教师讲的话,往往趋向于专家化,跟着专家走,专家怎么说,他也怎么说……专家空对空,中小学教师也有许多空对空"。  相似文献   

12.
正那是我坐公共汽车去博物馆的路上,我旁边坐着母女二人,听说话知道那位女孩在读高中,她对妈妈抱怨自己长得不漂亮,身体不够修长,皮肤不够白皙。她说女孩如果不漂亮,将来就不会找到好的工作,自己这样,将来会有好的运气吗?她说现在"人造美女"很多,只要花钱整容做个  相似文献   

13.
吕斌 《华人时刊》2012,(5):22-25
在苏珊看来,女人在商界本来有很多优势,但如果没有把握住自身优势,而是跟男人一样去冒险的话,那就失去了优势。所以,现在很多女人,好像一成功之后就失去了最具优势的地方,迷失了自我。她们觉得变为女强人了,说话也变了,走路的姿势也变了,眼神也变了,都不自然了。实际上,抛开工作之后,她们还是应该回归本位,应该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多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智慧     
语言是一个人智慧、才能、性格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能折射出其处世方式和性格特点,言语间能透视出其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聪明的说话方式有助于塑造个人形象,而愚蠢的说话方式只能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和语用意图。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果听话人能识别说话人的预设信息进而推导出新信息,就能很好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目的和要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语用预设知识能得到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语言交际中,先称呼对方,然后说话是有礼貌的表现.得体的称呼能表达亲昵之情,能体现某种关系和寄予某种期盼,且能促进双方沟通,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说话人如何理解交谈双方的关系,得体的称呼能表现某种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7.
公牛奶     
《阅读与作文》2008,(10):9-10
曾经,有一个印度国王生病了,派人去请医生。医生来了,给他做完检查后说:“如果您喝点儿公牛奶,几天后就会康复的。”国王很惊讶,因为他从没听说过公牛会产奶。“这怎么可能呢?”他问。“叫学者格伯去吧,他什么都能办到。”原来医生是格伯的仇人,他想这样就会叫他受罪了。当国王把医生的话告诉格伯,并命令他去取公牛奶时,格伯立即明白了医生的企图。  相似文献   

18.
话语有自然意义与非自然意义之分。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总结了交际双方为顺利获得准确的会话含意而必须遵循的四大准则。但在很多情况下 ,说话人会出于某种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Grice认为 ,此时听话人不能把话语理解为一般的自然意义 ,而应弄清说话人违反准则的目的 ,并推导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隐含意义 ,即非自然意义。了解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对正确使用和理解语言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人本管理的显著特点,阐释了实现人本管理的途径和手段。各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均能做到以人为本,进行人本管理,把人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把人的智慧才能全部发挥出来,而不是流于表面,虚张声势,只雷不雨,才会达到管理的目的——效益最大化;才会使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和整个社会和谐。这就需要每位管理者、领导者去共同践行和全力实施。  相似文献   

20.
方向     
设想一下,这是20年后的中国,如果我们不是悲观论者的话,我们应该会享受到更加蔚蓝的天空、清洁的空气、健康的食品和更加智能的生活方式。我们中的很多人,无论是正当壮年或者已垂垂老去,都可以随口数出几家大的公司和成功的企业家,就像今天可以随口喊出马云、李彦宏的名字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