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代日本外交以追随英美为主要外交战略,战后日本的外交体制依然是接照这种惯性思维来运行发展的。旧金山媾和给战后日本外交在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的同时,也限定了日本外交的位置。在战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日本政府在外交上始终处于被动抉择的境地。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政府上任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实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势必对亚太地区的局势与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要防范甚至遏制快速崛起的中国,为此调整了对亚太地区尤其是亚太大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中国与亚太大国的关系发展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新挑战。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注重周边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法国独立核战略是法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施外交战略的实力保障和平衡武器。第五共和国的核政策自戴高乐总统创立以来 ,其后的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总统都被完全限定在这个框架之内 ;时代在变化 ,不同的总统却实施着相同的战略 ,这除了核战略所固有的恐怖威慑力量之外 ,以核武器来强化外交也是重要因素 ,还有就是法兰西一直延续的保持外交独立和国家尊严的独特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使然  相似文献   

4.
欧洲第二战场与英国的战略叶伯华,张毓诗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其重要的战场。关于第二战场问题。既是反法西斯联盟内部重大的军事问题,又是政治外交问题。在二战中,它一直是苏美英三国外交的主线。出于战略和政略的考虑,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政府对在法国开辟第...  相似文献   

5.
应对气候变化是法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借以追求大国地位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减排压力小,能源转型优势突出,法国在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信。法国以"集体安全"理念和"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为指导,在重视国内气候治理的基础上形成了健全的气候外交机制,既通过联合国、欧盟等多个平台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也以非洲为主要对象,通过技术输出、鼓励公司参与等方式持续推进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在赢得国际赞誉的同时,法国的气候外交也面临着诸多隐忧和挑战,国内利益团体的抵制、对外援助资金的短缺,势必对法国的气候外交形成牵制。  相似文献   

6.
普法战争以后 ,列强展开激烈的外交斗争以缔结新的同盟关系 ,建立有利于自己的欧洲新格局。俄国成为德法争夺的主要对象。法国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 ,并通过大规模对俄贷款 ,最终实现法俄结盟 ,摆脱了战略孤立地位。欧洲格局的新框架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始终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的高度来思考中国外交工作,一方面强调,在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围绕大国关系展开积极谋划;另一方面又始终强调,要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在积极推进大国外交的同时,有序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外交和周边外交工作,勾画了一幅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而又兼顾整体、有机统一的外交战略体系,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体现了他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8.
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大正天佑”,以日英同盟为藉口对德宣战,以夺取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为最低目标,实现在华优势地位为最高目标。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卷土重来,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巨大,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其后,日本外交开始由理想主义转为现实主义,开始与国协调,华盛顿会议成了“币原外交”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1936年对法国是一个多变之年,在失去了菜茵兰屏障和比利时的友谊后不久,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又对初次掌权的人民阵线政权提出了难题:国内左右翼政党的意见分歧使勃鲁姆难以定夺对西政策,伦敦决心置身事外的态度也令巴黎不敢轻举妄动,几经考虑后,法国提出了“不干涉政策”。不干涉政策保住了英法和谐关系,但法国国内却更加分裂,法国领导人保守避战的思想使他们失去了二战爆发前最后一个能够重新确立其外交和内政信心的机会,如果说法国提出的不干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班牙内战的结果,那么,这项政策以及其影响之下的西班牙内战也对其时法国的外交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于卫青在《江汉论坛》2014年第8期撰文指出,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外交活动。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西方殖民国家的扩张,文化外交成为西方国家的外交工具,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先后开展了文化外交活动。美国政府比较晚从事文化外交活动。从美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重返亚太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全方位给中国施压:经济上加入并主导TPP、加强其东亚同盟体系、叫嚣"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周边外交遭受严峻挑战。美国重返亚太后,东亚地区局势不断紧张。在局势紧张之下,中国应该根据局势发展调整周边外交政策,从中美关系入手,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与邻国外交为重点,以公共外交为辅助,从各方面消除美国重返亚太给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维持东亚地区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法国总统希拉克上台后 ,针对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等国际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和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的现实 ,对冷战时期形成的欧洲战略进行了调整 ,在仍然坚持戴高乐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了执行外交战略过程中策略的灵活性和务实性 ,从而维护了本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法国欧洲外交的新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给法国欧洲外交带来的种种新问题;阐述了新任总统希拉克调整对外策略,提出“新欧洲”构想的内涵:一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二是欧洲安全问题及与之相联的同北约组织关系问题。“新欧洲”的提出,标志着法国欧洲外交揭开了历史的新一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美国外交实践分析了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关、中、苏三角关系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为例,对均势战略在美国外交上的应用进行阐述,力求探索在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美国均势战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对于中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它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和韬光养晦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的延续,是韬光养晦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并非一次彻底的战略变革。中国外交发展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借鉴韬光养晦政策的思想,运用软力量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建构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滇越铁路是法国"环北部湾"战略布局中路网规划的重要一环,对法国控制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从自然、技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影响滇越铁路运营的主要因素,可以有助于对其进行成本和收益测算.由于种种原因,滇越铁路的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但作为法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支撑,滇越铁路的地缘价值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世界”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战略的最新发展,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改善中国对外关系等实践领域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朴槿惠执政以来,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出现了显著变化,深化韩美战略同盟关系、探寻韩朝关系"新路径"、推进韩国与中俄战略合作、策略性"制冷"对日外交是其战略调整的突出表现。此项调整主要受国际体系、国家和决策者三个层次性动因的综合影响:东北亚地区权力结构的渐变、信任性国际机制的缺失、韩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现状、国家利益的现实需求、国家行为的舆论驱动、朴槿惠决策集团的外交理念及朴槿惠个人的文化情结等因素共同制约着韩国政府东北亚外交战略的最终指向。总体来看,朴槿惠政府正在探寻韩国东北亚外交的"黄金分割点",以使韩国获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及安全利益,其对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11-17世纪英国对外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由与法国争夺领地的传统战争到与欧陆海上强国争夺海洋霸权的过程,表现出古代封建王室外交向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外交转变的特征。这一转变是封建盛、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这一时期英国及西欧大陆各主要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近代欧洲和世界关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战后初期,日本在签订《旧金山和约》、恢复国家主权后,加快重返国际社会的步伐,并视加入联合国为日本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将对联合国外交作为日本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加入联合国的目标,日本依靠美国的支持,多次提出加入申请,并发起全方位的外交攻势。但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日本的外交努力屡遭挫折,其加入联合国的进程一波三折,迟迟未能取得进展。这充分反映出了本阶段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对美依赖性、进程的曲折性以及目标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