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致力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最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3,(50):M0001-M0001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大农村工作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解决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让农业科技进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点。  相似文献   

5.
黄冈市是典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大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应不应该也有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的情况下,农业还需不需要搞集约化经营的问题;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扶持的形势下,农民还能不能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等,已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农民是农村改革的动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一、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它的最大特点是联产计酬,统分结合,使劳动者在生产和经营上有了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劳动和经营的成果与生产者的刮益紧密挂钩,…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加剧,并呈规模化和多样化趋势。如何因势利导,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已成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  相似文献   

8.
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铁军 《决策》2006,(5):25-26
中国农村的事情要想做好,主体是农民,外来者永远是帮忙的。因为农民最懂农村和农业,他们很明白,也很实际,多村建设培训的方式是互动式的、分享式的,我们不妨“尊农民为师”,他们之中有许许多多能干的人。  相似文献   

9.
郭玮 《管理世界》2008,(11):9-12,88
统筹城乡是中国发展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当前的实际看,统筹城乡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此必须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农业生产发展激励机制、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要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但要素流动不应成为对农业削弱、对农村的蚕食、对农民的剥夺。城乡要素流动要坚决保护好耕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0.
谁来当农民     
策划人语"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后,将来这个地谁来种,怎么种好?""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不少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了,分散的土地必然要有人进行规模经。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这两条都需要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农民少了,恰恰需加强公共服务。要办好农业技术学校,让有文化的年轻一代来补充农业劳动力,做新一代农。这是值得各级领导深思的一件大事"。问者是一位普通农技师,答者为国务院总理。这是3月18日,全国"两会"后的第一个周人民图片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农业特色产业?如何集中投人,做强农业特色产业?如何把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实地调研了宜昌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所看、所见、所听、所闻、所问、所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宜昌农业的特色之明显、宜昌发展特色农业的共识之高、宜昌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之好,乃全省之典范;深深感受到农业特色产业是宜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农民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差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构建农民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农广校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主阵地,办好农民科技培训班,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6.8%的农业大县,要想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就必须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蓬溪的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农村要发展,以前的小户型、零散型种植和养殖是很难实现这些目标的。蓬溪人认为,只有做到生产组织化、产业一体化、分工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蓬溪的新农村建设就有希望,蓬溪县域经济的壮大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加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和非农就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薄弱,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为此,完善农业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大力培育创业型农民,加快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专家分析:在农村,农民人均拥有1亩地是富不起来的,只有一个人拥有1公顷地才能富起来。而我镇农民人均拥有耕地(含山林)不足4亩。从这一点来看,仅仅走靠农业富农民的路,是走不通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应作为农村一个综合性、全局性问题来看待,既要立足农业想办法,又要跳出农业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加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和非农就业,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薄弱,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为此,完善农业人力资源培育体系,大力培育创业型农民,加快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和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等,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潮水般涌向各个城市,如何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实现充分就业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非农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同志在信阳驻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农业问题,要从非农产业的发展当中看农业发展的前途,非农产业发展得好,农业才有广阔的前景;解决农民的问题,不是农民的队伍越壮大越好,而是由农民转为非农的人越多越好;解决农村的问题,主要看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发展得越快,农村问题解决得就越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解决得如何,不单看它自身,更要看与它有联系的、自身以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大。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保护功能。已成为农民的迫切希望。因此。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工作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增加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