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一大数据时代正扑面而来。面对大数据的到来,政府统计机构如何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统计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是政府统计机构急需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大数据对政府统计产生的深刻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将应用大数据收集、处理海量数据,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实现流程和统计方法制度的再创造,提高统计生产力,转变统计生产方式。同时,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统计部门顺应大数据的潮流,主动作为,推动统计工作更加开放和透明,使政府统计生产的大量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等领域的数据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必将给我国统计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本文以"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统计工作的组织优化及模式创新方案,给出配套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除了上帝,谁都要使用数据"。未来是数据的天下,一切将被量化。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统计学、经济学乃至计算机技术都处于变革期,这也给加工生产统计数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统计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舞台。国家统计局"大数据技术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从2012年开始进行大数据理论与应用研究。现将有关成果进行提炼和梳理,并陆续在本刊发表,便于读者从中了解大数据给政府统计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信息和数据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统计,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创新统计服务理念,不断优化统计业务流程,为打造现代服务型统计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成为摆在各级政府统计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政府统计中存在的集中报表与专业分制、统一平台采集与分散采集并存、政府统计发布的信息与百姓感知差异、统一数据库需求与分散的数据管理现状等矛盾和问题,从不断优化职能机构设置、不断完善"一套表"统计制度、完善现行"网上直报"业务处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元数据库系统等七个方面入手对政府统计改革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统计要事     
"大数据和官方统计"国际会议在京举行10月28日,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统计司联合主办的"大数据和官方统计"国际会议在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统计专家分享本国官方统计应用大数据的成果和经验。专家们深度解析手机等跟踪装置数据、地理空间信息、社交媒体数据以及交易和扫描数据等各类大数据在统计上的应用,把脉各类大数据来源的特性和优势,展望大数据时代政府统计现代化的未来发展与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应用于公共事业的政府统计和应用于商业领域的企业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介绍,阐述了统计建模思想的产生、发展和趋势。从量化的角度,诠释统计建模思想的几个不同的层次及适用的情境,以提升统计数据化决策在政府和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目标,目的是在面对公共和商业问题时政府和企业能运用统计建模思想提供的量化方法,实践商业智能与统计智能的互补,最终完成统计大数据决策时代的真正革命(最终实现大数据决策时代统计建模思想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叶青 《四川统计》2014,(2):48-48
大数据时代:数据正成为最重要资产 2014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大数据作为政府统计来源的“第二轨”。这符合国际潮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作者第一次了解与接触大数据的因由际遇谈起,概要介绍了国内外利用大数据在价格、就业、人口、交通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我国政府和政府统计开始关注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现状,并指出在已经来临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共同关注、并需要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移动终端、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数据无处不在,数据内涵不断延展,大数据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大数据的出现,使数据突破传统范畴,向着更全面、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政府统计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既有利于补充数据源,提高数据准确性,同时也对政府统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球大数据每年以50%的增长速度增加,在我国大数据增长过程中政府数据约占总量的80%,而就目前国内政府数据的利用情况来看,多为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公开,大量有价值的政府数据被低估或废弃,而现今大数据运用由科学研究进入到商业发展模式,大数据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的技术变革需要政府加快创新数据的能力,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发政府数据的模式,创造出具有市场价值且可流通的政府数据资源,推动政府数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筱静 《浙江统计》2013,(12):54-55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和改变,其有利于提高名录库建设水平、有利于营造统计知识宣传氛围等,但也对政府统计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建议统计部门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型理念,通过加快信息建设、深化技术革新等措施,抓住机遇,改进工作,实现统计事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扫描数据为政府统计源头数据信息化改革与宏观经济测度提供了新的技术范式。基于对世界各国利用扫描数据编制CPI的现状进行梳理研究,并针对中国扫描数据的现状和政府价格统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数据编制中国CPI的思路,力图为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统计源头数据信息化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抽样调查作为一门成熟的统计学分支学科,在样本统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该方法逐渐暴露出一些缺点。在分析传统抽样调查局限性和大数据自身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数据时代下抽样调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大数据统计还无法完全替代抽样调查的独特作用,抽样调查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作用。大数据时代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数据分析效果,应将大数据和抽样调查充分结合,进而发挥它们不同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第七届国际数据挖掘与应用统计研究会于2015年7月27-30日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方法及应用研究",由国际数据挖掘与应用统计研究会主办,广西财经学院、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美国耶鲁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和重庆允升科技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于国内外60余所高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18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参加。会议入选论文46篇,分为大  相似文献   

15.
本期导读     
《统计研究》2015,(4):2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人才必须学会用数据进行思考。美国统计学会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发布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这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统计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教育》一文介绍了美国统计学会发布的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的核心内容,对比分析了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数据时代我国统计类本科专业教育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政府和企业聚集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字记录。然后通过统计方法或其他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取隐藏的信息和相关性。不可否认,大数据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关于数据安全性与隐私的问题。因此,两者之间的博弈与权衡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中热议的话题。隐私,大致是说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且个人或团体不愿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公众对政府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政府统计受到的质疑却越来越多,政府统计的公信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国政府统计系统中,县级政府统计部门承担了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任务的职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如何提高县级政府统计公信力,是政府统计公信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我国县级政府统计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划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数据认定、数据公布及应用和统计执法检查等五个阶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当前我国镇、村统计都由县级统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因此,本文将县级以下的统计统一归入县级政府统计的范畴.造成县级政府统计公信力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县级政府统计工作流程的视角,对县级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集中介绍了多位顶尖统计学家在大数据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内容涉及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需求,统计设计,统计学理论框架的重构,统计学利用大数据在基因学、天文学、宇宙学、流行病学、经济金融学、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人才培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大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以及云计算、云服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统计和高等统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统计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学科建设的需要。为了探索与推动中国统计教育内容改革与科学研究工作,2014年12月11-12日,由中国统计学会信息化分会与西安财经学院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统计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冲击,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统计平台构建提供了解决途径.如何充分利用云计算的各种技术来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文章根据云计算的理论技术和政府统计的大数据挑战,通过构筑统计云基本结构,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政府统计平台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及其运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