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手塑我心     
命题分析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一古老的追问自古至今聚讼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讨论性善性恶的初衷,都是为了追求心灵的真善美。无论是原本就邪恶的心还是原本就善良的心,要达到美或者臻于至美,都需要人们对心灵进行塑造,也就是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那么,在追求心灵完美的过程中有哪些途径,这又是人们长期探讨的问题。“我手塑我心”这一命题,其实是提出了一种途径或者说方法。“心”这里指的是人们的心灵,广泛的说,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病人及其亲属起初都害怕使用胰岛素。在需要使用胰岛素时,不少人顽固拒绝医生的建议,以致有些人血糖长期得不到很好控制,并发了心、肾、神经和视网膜等器官的严重损害,甚至致残、致死。人们为什么会对使用胰岛素产生畏惧心理?究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国科学家再一次用实验证明了心脏对于大脑具有控制功能,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数千年前我国古人就提出的“心主神明”说,但历来由于孟子“心之官则思”这一说法影响巨大,加之汉字造字时往往将表示“思维”义的字都归于“心部”,故人们往往将“心主神明”等同于“心之官则思”,误认心脏为唯一的思维器官,而没有透彻理解“主”之含义,“心主神明”其实质是“心脏控制大脑”,是古人对心脑关系的一种阐释。本文从《说文·心部》及“囟”“思”“虑”“脑”等汉字分析入手,结合古代文献中对于“心脑关系”的论述,拟还原古人对这一问题的实际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个集合性的新命题──美与心理体验新论刘家友我集合诸家单项研究之精髓,组合与编制成一个新的命题:“美是心与物和谐一致的感性显现。”其结构有以下两个组成部分。(一)主词部分的“美”,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探索它是什么,是从何而来的,其存在的形态是怎样的,即...  相似文献   

5.
《庄子·外物》是庄子后学阐述庄子思想颇为重要的篇章之一。在认识论方面,本篇指出人的认识器官诸如目、耳、鼻、口、心等应当与外客观世界沟通,否则就会“众害生”。这实际上将人的认识从自然中区别出来。在“德”论中,本篇提出了“德溢乎名”的命题,指出“德”实被“炫于形”的“名”所破坏。  相似文献   

6.
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的本质观上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这一命题集中体现和概括了古希腊爱智慧的传统 ;“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命题强调人超越于动物的精神属性 ;“人是政治动物”这一命题素朴地猜测到人的社会属性。只有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命题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亚里士多德在人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亚里士多德的人的本质观的缺陷在于 ,他没有充分重视和发挥手脑结合的劳动实践 ,而这恰恰是理性和社会性得以产生和统一的基础 ,是人的真正本质。亚里士多德的人的本质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一个古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哲学体系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丰富的认识主体思想。“心之官则思”命题不仅集中表达了孟子关于心作为思维器官的作用的思想,而且是转移中国古代哲学兴奋点的重要原则。孟子以“我”作为认识主体,是孔子关于人  相似文献   

8.
刘祖禹 《中华魂》2017,(10):45-47
对一些人来说,“去意识形态化”是他们执着追求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似乎人们一沾上意识形态的边边,人们的思想就难免被裹挟、被忽悠,而远离意识形态,人们看待任何事物就会十分公正、公允了。这是一个至为荒唐又十分可笑的命题。自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  相似文献   

9.
1.1 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其语义特征表现为[+人]、[+大脑器官]、[+思维活动]。 1.2 根据以上的语义特征,我们可以规定心理动词的范围。心理有感觉心理和情绪情感心理。感觉心理是感官、感觉神经、感觉中枢对外界刺激而起的活动的心理,如视觉、听觉等,那么描写感觉心理的动词如“看、听、看到、闻到”等就不是心理活动动词,因为它们不是直接描写人的大脑器官的、而是描写眼、耳、鼻等器官的动词。人的内脏器官也有感觉,描写内脏器官的动词,如“饿、渴”等也不是心理动词。情绪情感心理,是人的反映性的心理活动,其表现形式为“高兴、悲伤、害怕、恐惧、喜悦、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知道,笑可以使人健康、益寿,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这是因为它是进行生理与心理调节的手段之一。其实有时哭泣、挥泪也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这点常被人们所忽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是有感情的,遇喜事欢笑,遇悲伤啼哭,乃人之常情。那种“笑比哭好”、“哭是懦弱的表现”、“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认识是不科学的说法。科学实验证明,当人们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全身各系统与器官处于不正常状态,出现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血流量增大,内分泌活动增强,同时还会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11.
命题曾被定义为某些句子, 但句子没有固定的真值。 命题曾被定义为句子的意义, 但 “意义” 这个概念并不比 “命题” 更清晰。 还原论把命题定义为一种由可能世界、 可能的个体等组成的集合论性的构造物, 但这种理论意味着全部的逻辑真理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 命题曾被定义为是一些态度 (如相信) 的对象和真值的承担者; 就是说, 命题是由它与其他对象 (如人, 真值) 的关系来定义的; 这种定义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命题是否真正存在, 抑或是态度主体 (人) 的一种幻觉? 命题的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但命题的内容却有共同的形式, 不仅命题逻辑、 一阶逻辑所表达的命题, 而且二阶逻辑等高阶逻辑、 非经典逻辑的命题, 都能纳入这种形式。 根据这一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命题的定义。 这样定义的 “命题” 概念更加清晰, 能让我们解决命题的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文学是人学"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文艺理论在理解“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时,往往倾向于从认识论和知识论哲学出发,将文学活动中的人仅仅看成是思维主体和认识主体。这种思维视觉的局限扼杀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张力和推衍能力。惟有从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这三个维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的理论含蕴,从而对这一传统命题作出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机器的两类功能程序功能和机能功能 ,深入研究了人和机器的关系的本质 ,认为技术哲学家卡普关于机器是人的“器官投影”的命题 ,也即“器官投影”说 ,可提高为机器的功能原理 ,这一点无论从物质生产史上机器产生发展的过程 ,或是从对机器功能的对比分析上 ,以及机器功能结构的分析上都可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作为龙场悟道以后提出的首个重要命题,“知行合一”贯穿于王阳明中晚年思想。在他看来,“知”从根本上来说是指直接发自本心的痛切感受、本然好恶,即“本心之知”。知行合一有三层含义:本来合一、能够合一,应该合一。这一命题旨在纠正朱子对本心之知作用的忽视,强调它具有直接性和充足性,提醒人们将它的直接性和充足性具体实现出来。知行合一的表述形式并不完美,因为“知”既可表示本心之知,也可表示知识或知觉,以至于容易混淆;而“合一”的逻辑前提是分离,因而这个命题本身就潜藏着否定知行一体的因素。王阳明之所以仍采取这一形式,是为了提醒人们重建知与行,进而重建我与万物的原初关联,让人意识到知原本就是能导出行的痛切之知。  相似文献   

15.
晚明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等与中国士人徐光启、李之藻等合译西书 ,厘定的一批译词具有文化转型意义 ,如以“脑囊”取代“心”为意识及记忆器官的专名 ;将古典疑问数词改造成数学核心术语“几何” ;通过“地球”一词反映“地圆说” ,以救正传统的“天圆地方说” ;确认“契丹”即“中国” ,改变了西方人中世纪以来模糊的远东地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界,人们常用“非此即彼”这一命题来标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特征。这是因为,“非此即彼”具有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结构,它断定:在“此”与“彼”之间,有且只能有一个真,不可能两者都真,这就恰能揭示形而上学割裂事物联系的思维特征。然而张忠义同志在《关于人们一直误解的一个命题》一文(载《哲学动态》1991年第4期,  相似文献   

17.
“素质”一词本是生物学概念,百度百科中解释道,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这是人的自然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素质这一概念的自然性渐渐在人们心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广义的社会性,即人的社会素质,指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修养、能力和才干,亦即人在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人的素质角度出发,从“中国式陋习”的现象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改造特点。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在<高尔吉亚篇>中借助苏格拉底提出一种"知识性技术"或"技术性知识",其中,"能知"与"所知"直接合一,呈现出一种纯然"透明"的心理状态,即它必定能够透过这些心理状态看到这些心理状态所指向的实在.就命题性知识而言,一个有知识的人所知的命题肯定是真命题而且他也肯定知道所知的是真命题;就技能性知识而言,一个有知识或技术的人所做作为的肯定是完善的目标而且他肯定能够实现他所做所为的完善的目标.因此,对于一个具有"知识"或"技术"的人来说,无论是命题还是行为,都是不可错的.基于这一知识概念,柏拉图不仅批判了作为"信念性技术"的修辞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它毫无力量,而且柏拉图还建构了其自身的"本真性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流与审美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心理观念的历时性嬗变,是生命美学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个体生命的历程和人类的演进过程,在本质上都是生命运动的表现形式,具有内在的相似或同构关系。同时,由于在人和人类发展的每一时段,人的生命动能、审美经验都发生着变化,这就必然引起审美心理观念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四种审美形态来概括,即对无限的眺望、瞬间的微光、完美、幻想的沉迷。至于“美是诗意的欺骗”这一命题,则是对以上四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的视角对人类心理与大脑的关系进行考察,提出人的心理过程虽以大脑生理过程为基础,但不是从生理过程中自然产生。人的心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创造人的实践过程中生成的。心脑之间有生理和文化的双层功能-结构关系,二者并不一一对应。心-脑关系的建立及其本质,是在心理-脑-文化环境的大系统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