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主体的自我意识聂锦芳一、哲学研究的误区及马克思的解答认识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就具体形态而言,主体所反映的对象是无限多样的,但从宏观上划分不外乎三类:外部世界、主体自我以及主、客体相沟通的实践活动。由此形成三种意识:对象意识、自我意识和实践意识。从外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先提出认识论中两个问题,作为本文的引子. 第一,传统的“认识”定义忽视了主体性原则按传统的“认识”概念的定义,是指“人们的头脑对于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或“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一定义有两大特点:认识对象仅仅是主体之外的客体;认识活动仅仅是一种反映活动,它忽视了主体性原则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个特点也就变成了两个缺点:因为,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有自我意识,人作为主体既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放在首位,认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的认识基础。实践的主体是人,承认社会实践是人的认识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对于人的认识不能仅从客体方面来理解,更主要的是,应当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从认识史上看,即离不开人的自我意识,人必须把自我与他物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是意识者,人从自身那里把自然界划分开来,才有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认识不仅指向外部世界,而且指向人类自身。人是通过劳动自我诞生的,社会性是人的能动的本质属性,假如没有人的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规定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要做到实践过程的主客体的统一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从最直观和最直接的意义来看,对象意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状态、属性、特点、结构、规律的认识,即对“物的尺度”的认知性认识、对客体的把握。自我意识则是人对自身状况、特点、属性以及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人的内在需要、目的、态度、评价的认识,一句话,即人对自身“内在尺度”的认识,对主体的自我认识。对象意识与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认知图式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必须首先了解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 (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对信息客体具有相关性或对应性的形象和概念,并进行记忆和储存的活动。反映既是主体接受信息客体的渠道,也是主体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主动与客体发生信息联系的过程。主体内部的一切观念形态的存在都必须通过反映而获得。反映既是认识的本质,也是认识活动后继环节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所谓责任编辑,指编辑在指定的受控范围履行编辑职责。明确的“责任”是编辑行为的法规要求。责任编辑在整个编辑工作中,是主体,而作者及论文稿和读者则是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存在,是客体。二者相互依托。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这充分体现在责任编辑的主体意识中。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主体意识是实践者在认识和处理客体的过程中所显示的能动而独特的自我意识。能动性和独特性是主体意识的两大属性。这两大属性反映在编辑学中,则是衡量编辑工作的关键。具体说来,责任编辑净化文章的活动、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掌握有关信息等等,都表现了编辑的主体意识。目前,在编辑学的研究中,人们开始热切地注意编辑的素质问题。一个责任编辑怎样才能完成编辑活动的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关键在于编辑的素质。提高编辑素质,主要一点是强化主体意识。笔者认为,强化学术期刊责任编辑的主体意识应包括下面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体意识及其发展中的矛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女性主体意识的涵义人的主体意识是人的高级意识,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时,她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只有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主体价值,才是具有了主体意识的自觉主体。有些人虽然在事实上从事着改造和认识世界的活动,但是如果她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驾驭支配地位,那么,她的实践活动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这些人还不能说具备了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对象性”概念集中体现了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联系。康德的“对象”概念不同于“客体”,他强调主体在认知领域的建构性,并基于主体性视域破解了主客二分的难题,但却遭遇了认知与实践二元论问题。为了克服康德的二元论,费希特确立起第一性的“自我”,将“对象”背后的主体绝对化;谢林区分了“绝对自我”与“经验自我”,强调“自我意识”对主客体同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提出“对象性”概念,将其作为精神自我演进的基本形式,通过“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变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疆界。在此影响下,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对象性”思想,包括从主体方面出发的认识论、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的生产实践论、关系主义的社会存在论和生存论,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主体认识图式功能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式”一词自康德引进哲学以来已被人们广为使用。这里,借用这一概念来统括认识活动中主体先存的整体主观意识状态。换言之,所谓主体认识图式,是指认识过程中主体既有的各种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是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兴趣、道德观念、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等一切在认识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主体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复合体。正由于主体认识图式的作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才不是机械的反映,镜式的映照,而是能动的反映、创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社会预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认识,它是认识主体对社会客体的一种创造性反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曾提到,“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①认识能力首先是一种反映能力,但它更深层次的机制是创造。认识的创造本质是人的意识根据主体的需求,综合来自客观现实的内容,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可能结果和前景的能力。社会预见突出地表现出认识的创造本质,它研究社会客体的现在状态,充分发挥思维超越事物进程的能力和预示未来的能力,获取对社会客体未来状态的认识。创造力的本质是基于客体属性的揭示和主体需要的满足两者的交互作用。这就为我们从事实确认和价值评价角度探讨社会预见及其认识论意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认识成果中的知识、意义和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识论把认识成果笼统地等同于知识,这是片面的。认识是主体在观念形态上对于现实世界的全面反映。现实世界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认知活动在于把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它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活动。评价活动在于揭示事物“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它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在于在主体“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它是主体感知主客体之间的融洽和和谐,从而引起情感愉悦的认识活动。与认知活动、评价活动和审美活动相对应的是知识、意义和美感。知识、意义和美感是认识成果中的三种成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认识对象,我国哲学界过去一般都把它规定为“客观世界”或“外部世界”。近几年来,一些同志认为,“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来说,只有进入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领域,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成为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对象的那部分外部世界,才是现实的客体”(《认识论辞典》,第36页)。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3.
论认识客体的观念化、符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认识作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观念的掌握方式,所掌握的是关于认识客体本身的存在状况、结构、属性、本质、关系、运动变化过程及规律等的信息内容。所谓认识是反映,就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通过感知和思维活动接收、储存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文章着重论述了与认识主体相关联但又是外在的感性的认识客体,必须经过认识主体感知的转化和转换过程以及陈述,成为储存和呈现在认识主体大脑中的观念化、符号化的信息客体,才能成为思维加工处理的对象,成为观念所掌握的客体。文章根据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相关联领域的不断变化,分析了人类认识进化发展中问题的发生、主题的转移、认知图式的改变、参照系的变换等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主体不仅是自然存  相似文献   

15.
<正> 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主体和客体关系之外,就没有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论就是研究、概括主体和客体相互关系的哲学学说.因此,主体和客体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所谓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的主体,则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是自觉的反映者、改造者;认识的客体,则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把主体意识的自我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终极内蕴对待,依托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人与自然、个我与群我、生理与心理、内在自我与对象世界以及己内世界自身的矛盾分析中,深入揭示了意识自相主客、反思自身的动力机制,在一个重要方面突破了自我意识问题说明中的含混和不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主体和客体是哲学史上一对古老的范畴,民主也是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概念。正确理解马克恩主义理论中主客体学说与民主思想的内在关系,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主体和民主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有意识、能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改造和认识活动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中活动的人”。客体是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主体能动地反映着客体,改造着客体。人们正是在这种主客体双重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既改造着客观世  相似文献   

18.
<正> “主体”这个概念,哲学界过去往往把它和思维、精神相提并论。近年来,大家都统一于这样一种解释,即:主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的人,是和人们实践认识的对象——客体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仍然不能使人全面把握什么是主体和客体及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一、什么是主体、客体哲学界历来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的关系。我们认为,离开事  相似文献   

19.
自我认知是行为主体对作为具有客体属性的主体的认知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活动。主体实行自我认知和评价过程中首先是对价值客体评价结构的建构,即主体对其评价的价值客体和参照客体信息的认识和把握。交往沟通是主体间互换信息的重要纽带,主体问互动的完成有赖于人类社会实践组织基础上以具有抽象性语言符号作为主体间交往沟通媒介的交流方式的抽象性沟通和直接的社会情境活动中的情境下的沟通方式。反射性评价意谓主体在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社会实践中以其所知觉到的他人对我所作出的反映强烈或微小的反应,以及自我在社会实践中的活动内容及其状况经他人评价后反馈至自我而使主体自我意识与其自身状况及活动内容意识直接同一来评价和认知自我。主体在与他人比较过程中应摒弃上行或下行层次的比较而应在一个特定的维度上(主体间相似性的基础和属性,比较维度平均数大致相当)进行相关属性相似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 什么是主体能动性?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能动性。它指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主体就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这个“人”,既不同于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自然的人。它是现实的、社会的,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它不以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它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从而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