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朝鲜从国外,主要是从中国和日本引入与改进火药和火器的发展史及其特征进行了考察.当时南宋时期中国火药制造术已经传入朝鲜,17世纪后期朝鲜所用的煮硝法有别于中国,发火和铁信炮不同于中国模式的新火器等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发现:朝鲜从中国多次引入煮硝方后,经过焰硝提取术的四次变革,焰硝的纯度和产量均得到很大提高;朝鲜制造和使用的火器种类比较少.17世纪中期之前,以使用发射箭簇的铳筒为主,但是发明了不同于中国型式的火器,如火器战车和震天雷等;自然资源以及技术等的限制造成火药产量难以满足需要;西式火器则主要在17世纪从日本引进.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的文化联系,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日本的思想文化是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儒学是日本儒学的渊源,中国佛学的经典也是日本佛学的经典。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事实。善于吸取外邦的文化成就,却成为日本的优良传统。进入近代以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经济文化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以致成为东亚的一个强国。相形之下,中国戍戌变法失败了,后来虽然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除旧开新的历史巨变,而经济文化的进展却依然迟缓。近代日本迅速前进,近代中国迟缓落后,其原因何在,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王中江同志所著《严复与福泽谕吉——中日启蒙思想比较》(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正是在一课题上作出了颇为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侯云灏 《学术研究》2004,8(12):90-95
西方实证史学传入和影响中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日本这一中介。经过“日化”后再传入中国的西方实证史学, 已经留有日本的痕迹。但是,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 这些“实证史学”思想, 反而对中国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锅的讲究     
家庭生活离不开锅,用锅与健康有密切关系。人们经常使用的有电饭锅、高压锅,炒菜的锅更是烹制中国莱必不可少的厨具。那么,用锅有什么讲究呢? 首先,最好选用铁锅炒菜。用铁锅炒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长期均匀地补充铁元素,从而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日本科学家曾做过调查对比,发现长期使用铁锅者,患贫血的机会要比用其他锅的人少得多。长期使用铝锅不太好,因为铝受热后分子极活跃,遇到  相似文献   

5.
现在,各级医院都设有放射科,接受X光透视和拍片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第一个接受这种检查的中国患者是李鸿章却鲜为人知。据申漳著的《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一书的有关章节记载:德国科学家伦琴(1845-1923)在1895年,经反复实验,发现克鲁克斯管(一种高度真空放电管)通电后,阴极射线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使隔壁房间的荧光板发光,也可透过黑纸使照像底片感光。他于当年12月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几天以后,全世界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个重大发现。并把这种射线称为X射线或伦琴射线。这一消息在美国报纸上报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3位日本科学家.他们在发现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LED灯在使用寿命、发光效率和环保等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目前传统日光灯的使用范围仍然很广泛.日光灯优点有很多,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汞污染.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古人,并不知道所谓"哲学".直到19世纪末,中国人才通过日本人,知道有"哲学"这个名目,但开始时,就连此一名目的内涵也不甚了了.虽然就像许多经过日本人中介的西方术语和概念一样,中国人往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用,可并不能消除其中必然隐含的问题.当我们使用一个术语或概念时,必定要对其意义有某种基本理解,否则那种使用本身就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造成误解和混乱.作为研究思维本身的学科,哲学尤其不能允许那样.因此,在随便谈论哲学和中国哲学之后,人们才认真地提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有无可能的问题.可以说,现代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问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和"反向格义"的问题的讨论,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不承认有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以及主张可以反向格义者,仍要面对"什么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出于好事者无故杜撰,中国哲学的现状逼迫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于中国古代道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自称为“名誉道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汤川秀树,在反思自...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1月17日日本关西大地震之前,有一位中国地震科学家,早准备预报日本地震,可是他善良的意愿却被日本同行断然拒绝了。他的名字叫——尹祥础。  相似文献   

10.
锅是每个家庭的主要炊具,用锅得当与否与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首先,最理想的是选用铁锅炒菜、烧肉。用铁锅做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长期均勻地补充铁质,从而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日本科学家曾作过调查对比,发现长期使用铁锅者,患贫血的机会要比用其它锅的人少得多。长期使用铝锅并不太好,因为铝受热后分子极为活跃;尤其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究会(ISHSTC)于去年底在杭州举行。与会的除中国大陆的学者以外,来自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共4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桥本敬造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并由我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卢嘉锡教授担任国际学术委员会主任。这是一次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奉献智慧和共同切磋的国际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本中提到的,科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这是为说明描述光的波粒二象性提出的几率概念而设计的实验。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目前已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它是1965年5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云南楚雄自治州元谋县东南上那蚌村附近发现的。当时,地质学家钱方在上那蚌盆地发现了两枚原始人的牙齿,两颗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个体。接着先后发现了经过人工加工的刮削器和石核等七件石制品,还发现了用火的痕迹:炭屑和两块黑色骨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现优先权与科学奖励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实质上是同行“承认”之争,是一个科学奖励的问题。科学奖励的实质是对科学家独创性成就的“同行承认”。“同行承认”的对象是科学家的独创性成就,这就涉及到了“独创性”和与之相对应的“谦虚”是否应当成为科学家行为规范的问题。独创性和谦虚这两条规范和默顿最初提出的四条规范的关系大致是:“独创性”是与四条规范相并列的另外一个系列的规范之一;“谦虚”是公有主义的逻辑推论。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汉诗中的"和习"是日本人最初尝试汉诗文创作时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经过长期吸收、消化中国文学之后,日本人在创作汉诗时为了体现民族文学特色,有时故意在诗文中表现日本语的特点即"和习",这应该看成是汉诗日语化(本土化)的表现形态之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汉诗内容与形式趋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徐光启著作的新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启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爱国科学家,今年是他逝世三百五十周年。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来纪念他在科学文化上作出的光辉贡献,学习他忧国忧民力图振兴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徐光启是上海人,上海人民纪念他。但是他的成就和贡献,具有全国意义,全国的学术界都纪念他。他又是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到中国来的先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Dr.J.Needham)给纪念大会发来的祝词中说:“我们高度评价徐光启把科学革命取得的新的、实验主义的科学成果传播到中国的无比重要的世界史意义。”正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相聚时光阴似箭,分开后度日如年,热恋中的男女都有如此感受。这是为什么呢?如今,两位加拿大科学家通过试验为这种感觉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研究发现:当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一件事情或正在享受某种快乐时,便会感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7月份的《脑与认知》(BrainandCognition)杂志上刊载了阿尔伯达大学(UniversityofAlberta)的心理学教授查斯顿(AnthonyChaston)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的金斯通(AlanKingstone)博士的这一实验。  相似文献   

18.
雷大川 《北方论丛》2006,9(2):102-105
1931—1945年苏联以两面手法布设其远东战略:一方面苏联支持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战争;另一方面,苏联为保障自身安全、谋求对日妥协而不惜侵犯中国主权。这种绥靖与抵抗两手策略交替使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而无法北上进犯苏联。  相似文献   

19.
留学日本,从事爱国活动和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一七年六月,周恩来同志十九岁,以高材生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当年秋,东渡日本留学。他去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济世的真理。正如毛主席指出过的:“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了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周恩来同志在东渡时做诗云:  相似文献   

20.
据日本《古事纪》记载,大约六世纪末中国的《论语》、《千字文》等典籍经朝鲜传入日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传人日本的最早记录.从那以后,一千多年里中国典籍以各种方式不断流入日本,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在中国,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少古文献散佚失传了,在日本却有收藏.清末黎庶昌、杨守敬等出使日本时曾收集到二十六种,辑刻为《古逸丛书》,杨氏另撰有《日本访书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不断有学者前往东瀛访求古书,成果颇丰,中日汉籍的流布已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应该说日本所藏汉文典籍的情况已日益清楚,要想有新的发现是不太容易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一部清代的古籍《酒中趣》.经查《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丛书总目续编》、《中国善本书提要》、《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总目》、孙殿起《贩书偶记》及其续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以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目录》、《东京大学总合图书馆汉籍分类目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内阁文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