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列宁在这里虽然讲的是唯物辩证法,但也指出了辩证法思想的一般特征,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也基本上是适用的。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矛盾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世界是充满矛盾的问题,关于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以及互相转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历史记录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曲折的历程,在这一历史上,从《易》、老到王夫之,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典籍,它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着辩证法思想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总结历史的思维经验,是为开拓未来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3.
从秦汉时期到鸦片战争,壮族社会战争频繁。有本民族内部的战争,有本民族与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也有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战争。壮族人民从无数次战争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战略战术,它们是壮族人民实际战争经验的总结,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观点。产生于宋代的侬智高兵法,形成于明代的岑家兵法,就是壮族古代战略战术和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社会的“德治”原初意蕴是以德代暴,主张仁者贤者主政,以解决治者与被治者之间可能的紧张与冲突。然而,这种原初意蕴的德治后来却嬗变为人治。将政治伦理化,重治者之主观而轻制度之客观,以德代法,化法为德,是其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从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萌芽辩证观念起,到明末清初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王夫之止,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发展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古代哲人们曾经相继提出并竟相阐发富有辩证思维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体系,盛开出一束束姹紫嫣红般智慧的花朵,既不断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宝库,又创造性地增添着人类认识史上真理的颗粒。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扎根于中  相似文献   

6.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丰富的哲学遗产,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就是哲学史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其他事物发展一样,有它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在研究和阐明中国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时,也应重视探索哲学史中“辩证的东西”,研究古代辩证法同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总结这一斗争的规律,对批判继承我国古代各民族的思想文化成果和时代精神,对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对哲学史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诸大家的修身思想意涵丰富,博大精深,且各具特色与视阈。孙中山以毕生努力"唤起民众",强调在修身立德的过程中,"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章太炎鼓吹革命,提出革命之成败在道德、革命之力量在修身的思想理念。梁启超以塑造"新民"为己任,提倡兼具公德与私德、独立与自由、进取与冒险精神的理想人格。蔡元培更大声疾呼:修身以立己、修学以立志、修德以立业,以培育"独立之人格"的公民。这些修身理论对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鲁成波 《齐鲁学刊》2004,1(4):104-107
"和"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和"与"同"异,却与"中"不可分。宇宙万物由"和"而产生,又存在于"和"的状态中,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对宇宙万物本来面目的根本认识。"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解决今天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机遇思想十分丰富 ,开展这方面研究很有必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其一是 ,中国古籍不少文献一向有真伪问题。既然有真有伪 ,或是两者交错 ,那么 ,在确定这些文献中机遇思想的年代、人物等归属时 ,便会发生一定的困难。对此 ,这里只能采取回避或从众的办法。其二是 ,古汉文字中 ,并无“机遇”或其他专门词表达机遇之义。它是通过诸如“机”、“遇”、“时”、“偶”、“会”等词来表达的。而这些词在表达机遇意义的同时 ,又可表达“机遇”之外的众多意义。这种“一义多词”又“一词多义”的情况 ,肯定又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分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存在大量的“托名”现象,以至“辨伪”成为历代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尽管古代“托名”的存在原因非常复杂,给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带来了许多混乱和困扰,但其中反映出的学术的内在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造时下泛功利主义的学术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孔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如果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灵魂的主体,那么中国人思想言行中的辩证精神,就一定可以一直上溯到孔夫子那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把“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12.
从宋元至明清,作为哲学概念的心之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曾朝节作为万历年间重要的湖湘哲人,继承了曲烈明裔的严谨家风,秉持宣情达理的甘泉之学,弘扬了根植性命的心斋学说。在心学理论建构上他秉承根植性命的思想:强调培植灵根而重视心灵修养,希求达到高妙悠然之境界;反对着念多妄的邪行而提出至道无因的心论;讲究以心统情、以心养性、心性合一,推崇听灵山偈式的静观体悟方法,实现了因信积善式道德论与践履论合二为一的理论建构。曾朝节独特的太极-心式的心性论经由洞察至体悟的过程,其蕴涵的哲学体系因拓展了心学的逻辑运思路径,对后世湖湘学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老庄民本思想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及"天道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老庄建立了以顺民自然之性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体系,提出了轻徭薄赋、消弭战争、减省刑罚等尽量减少对民众生活干预,使民众能够自由生存、生活的主张.相对于儒家积极有为的民本思想而言,老庄的民本思想是一种倡导无为而民自化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曾国藩书信、日记、家书、诗文等文献中梳理出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修养论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曾国藩是否有自己的理学体系、是否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理学家的疑问。通过条分缕析曾氏理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与联系,文章认为曾国藩理学的主体内容是继承宋学而来,但也有他自己的发明与创造。具体表现在:在性命理论上,反对空谈性理,更重视理学观念的实践,实用色彩鲜明;在认识论上,以“实事求是”的观点改造程朱关于“格物”的认知;在修养论上,调和了理学内部关于主静与主敬的分歧,提出敬中致静、动中求静、在理学义理的践履中追求心灵安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民为邦本"思想继承和发展,民本思想以天、君、民之间的三角关系为理论基础。孟子民本思想的要义是一方面视人民为政治的主体,另一方面将政权的主导又交付到君主手中,因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民本而不是民主。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大题目,在此我并无野心对它做一个详尽的论述。我并不准备涉及诸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激化以及自然科学的水平等等对古代辩证法或近代形而上学所起的作用。我只打算谈谈这两种哲学思想本身。对于古代辩证法与近代形而上学的区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引论中早已做出了经典的知识论述,但是恩格斯没有来得及深入论证他的观点,他对古代辩证法和近代形而上学多偏于特征的描述,未能深入到它们的本质。从而使他们整个论点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和发挥。这里,我所尝试说明的正是古代辩证法与近代形而上学的实质,我准备从实质上去把握它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儒家民本思想发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也是愚昧无知的同意语。古代思想家在充分地肯定民众的整体价值的时候,也否定了“民”的个体。“民为国本,君为民主”是古代思想家对于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设计,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是整合的。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为民谋利”的价值准则,这一原则的要害是把民众视为权力的客体。在中国古代社会,“为民谋利”是用于说明各种各样的政治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萌生期的产物,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其一,重视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二,重视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其三,提出了早期的形象理论;其四,确立了文艺批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化、改革与自我现实实现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是发展人本身.马克思说:"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22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和页码)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可以把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归结为如何大力发展人的才能,如何大力释放人的能量的问题.在物质条  相似文献   

20.
李贽经学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的经学思想大抵归于自得,呈现出其独有的特征。他一方面主张"经史相为表里"、"六经皆史",力求还原儒家经典和孔子的本来面目,重新解读经典本义和领悟圣人本意;另一方面又重视《易经》和"四书";融合三教,以儒为宗,援引佛老以注儒经;主张"不求甚解"、"六经注我"的注经方式,借圣人经典以阐发己意。李贽的经学思想是一个对汉宋经学思想既有批判又有继承与发展的复杂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