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是正确把握它的理论实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问题哲学界展开了讨论。不少人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认为“实践唯物主义”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三个方面。兹就上述三个方面试析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与哲学学派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关系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因而得到哲学界的普遍关注。十年前,从哲学界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人的问题、主客体问题,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关系问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问题,就成为哲学界最为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1988年初,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高校哲学专业博士生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对这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中,哲学界达到这样一种共识;实践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范畴,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然而,稍把观点具体化,共识就转化为歧见。对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就集中地反映了分歧所在。笔者虽然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但又认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确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在本体论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本体论。但是,旧唯物主义却不能对这一正确的结论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说明。古代唯物主义对物质本体论缺乏基本的论证和说明,仅仅是一种素朴的猜测,因而,他们的物质本体论远不是科学的形态。近代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传统,在以往本体论研究的基础上,把认识论问题上升到哲学的主要中心地位,并试图从认识论角度、从感觉出发确证物质是世界的本体、本原。从培根、洛克开始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哲学界不少人士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此种解读已经陷入困境。本文指出这里的所谓“困境”是某些解读者由于脱离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意去解读而强加给它的,同时,也使这些解读者自身在学理上陷入困境。困境之一是迷失于“语义丛林”,借用语的混乱而曲解具有明确规定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二是借助“文本横出”,即把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撰写的著作同质地对待,任意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作,以“实践人本主义”理解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从两头批判“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三是“对话失语”,在倡导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话语,特别是使之脱离“新唯物主义”的规定性;困境之四是陷入“经院争议”,脱离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罔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现实性,在思维甚至语言范围内争论、辨议。本文认为只要真正尊重文本、立足实践、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本质和明晰话语,那么,我们就可以摆脱人为“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实践唯物主义不是一切哲学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实践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唯物主义,一是实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这对深化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恰当地夸大实践作用,直至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原,并主张用所谓“实践本体论”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基石,物质  相似文献   

9.
自80年代后期开展实践唯物主义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以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学派”,或称之为“唯实践唯物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片面夸大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用“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观这二对范畴,可以从实践这一基本范畴中引伸出来”;“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等①。这些主张和观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在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陈胤 《理论界》2009,(10):83-84
20多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重新界定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理论形态以及实践功能,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实践唯物主义是哲学界针对旧有的教科书体系的缺陷而提出、形成和发展的,它打破了旧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重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哲学体系的重新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引发出了一股研究热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价值,促进了学术界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人学的发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学习与研究中,长期以来人们对恩格斯和列宁的唯物主义思想比较注意,而对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则重视不够。其实,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奠基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论述,对于人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至关重要。同时,只有了解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同对恩格斯、列宁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了解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所以,开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课题。从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哲学界的状况来看,围绕马克思如何看待唯物主义问题,人们也是很有争议的。在我国,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因  相似文献   

12.
1989年,江苏省哲学学会、江苏省马哲史研究会、南京市哲学学会、南京大学哲学系等14个单位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系列研讨会,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将有关学者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肖焜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教授):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形态,要真正弄清楚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含义,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讨论是不够的,而首先要从整个思想史的高度来认识。这里特别需要从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来进行透视。唯物主义哲学大体经历了机械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三个阶段。如果说机械唯物主义强调了客体方面,那末人本学唯物主义则强调了主体方面,它们都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学术探讨又进展了一大步。随着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我国哲学界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了。综观这一阶段的讨论可见,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超越性”问题的理解,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枢纽点之一。争论各方对实践唯物主义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哲学这一点并无异议,但对这种超越的实质却莫衷  相似文献   

14.
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创立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都曾对唯物主义方法作过一些重要的论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国内外哲学界都对唯物主义方法缺少应有的注意。与此相联系,人们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时,便大都仅以辩证方法为答,甚至认为它是唯一的方法。最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批学者开始注意到唯物主义方法,并作了一定的强调和论述。这里为引起人们对唯物主义方法的注意和研究,谨将国外学者的有关文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几年以来,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质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一些同志坚持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自然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另一些同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我认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坚持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问题。因此,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对于讨论的深入是有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是与人的主体性既有区别、又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唯物主义.抑或是唯物史观.辩证方法,或是别的什么?与此相联系,目前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宣讲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真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貌?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回到马克思”,还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这些似乎早已不成问题的问题,近年却成了哲学界的一个热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没能从哲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有三种提法: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三种解读.王玉樑和刘福森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一头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头批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坚持者,本文为实践唯物主义再次正名,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评论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缺陷,探讨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实践唯物主义的无理,并分析了王、刘两人在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时各自论据的逻辑矛盾.强调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前后相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很热烈。但在很多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哲学界远未取得一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地开展争鸣、讨论。读了公木先生的《论实践唯物主义——完善并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文杂志》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公文”)一文后,我同意文中所言,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际上,“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 1 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在我国逐渐兴起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讨论 ,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当然 ,目前对其中的许多问题尚末完全达成共识。为进一步把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引向深入 ,本文就我国哲学界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和讨论中几个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概述如下。一、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基本内涵对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理解 ,是研究实践唯物主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前提。关于实践唯物主义概念内涵的理解 ,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观点 :1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表述。这一表述 ,把马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