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头疼、眩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偶有体位性猝倒,属中医学“项强”、“血痹”、“眩晕”等范畴,常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占颈椎病发病率的20%~30%,该病呈现出发病率逐年增高。患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颈椎病作为多发病,常见病亦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5月共收治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通过艾灸、颈椎牵引、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型颈椎病(简称CSA)又称“颈性眩晕”,是由于椎动脉直接受压或梗阻或椎动脉管壁的痉挛而引起一组临床证候群。临床上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以女性多见。针灸、电针以及综合治疗CSA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现就近年来针灸治疗CSA的作用机理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或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后,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一组综合症状。根据受压部位不同,会出现各种症状和一些扑朔迷离的颈椎病表现。由于扑朔迷离的颈椎病表现与其典型的颈椎病症状相比,有时相距甚远,难以琢磨,给医生诊断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4.
李香 《山西老年》2008,(7):56-56
临床资料表明,90%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亦即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是颈椎结构退化,使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受到刺激与压迫所致的疾病。常见症状为颈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体位性眩晕、上肢麻木或放射性疼痛等。如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认知障碍表现。方法 58例老年CSA患者接受了龚耀先修订的中国韦氏成人智测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China,WAIS-RC)评估,并与44例同龄、同性别健康人比较。结果 老年CSA患者WAIS-RC中语言测试部分的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以及操作测验部分的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案、图片排列和图形拼凑等分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 老年CSA患者常常存在着明确的认知障碍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灯盏花粉针与复方右旋糖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6例,静脉注射灯盏花粉针与复方右旋糖酐注射液。结果36例中显效86.1%,有效8.3%,无效5.6%,临床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灯盏花粉针与复方右旋糖酐联合应用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弹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弹拨组(25例)、悬吊组(25例)和结合组(25例)。弹拨手法组采用循经弹拨法,悬吊组采用SET悬吊运动疗法技术,结合组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法(VAS)和颈椎病疗效评分表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合组较其他两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悬吊弹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崇文 《老友》2013,(12):63-63
我今年80岁,患有高血压、脑梗塞、Ⅱ型糖尿病.经常头晕脑涨.行走不稳。经医院多项检查.说是两侧脑室旁有多发小点片状梗塞.脑动脉硬化脱髓鞘改变.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和右椎动脉狭窄.视网膜动脉硬化Ⅲ级。我先后服过脑心通胶囊、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滴丸、拜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片等药物.但头晕症状一直没有得到改善.血压仍高达160/60mmHg.现在改服氯沙坦钾。请问:我患高血压、脑梗塞引发经常头晕应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主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引起的,以颈肩痛、上肢麻木、头晕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颈椎病患者会表现出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瘫痪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非甾体抗炎药赖氨匹林加地塞米松静脉输液和角度牵引颈椎联合应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治疗天数为(19.94-2.1)d,对照组平均治疗天数为(22.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赖氨匹林加地塞米松静脉输液和角度牵引颈椎联合应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有效治疗方法 ,可以较快解决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使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牵引治疗,而观察组则联合颈椎练功疗法,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χ~2=6.049,P=0.014。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痛苦,联合治疗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翰蔚 《山西老年》2012,(10):56-56
许多疾病会在清晨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如果病人能了解这些症状,配合医生的治疗,便可尽快恢复健康。以下是几种疾病在清晨表现出的异常症状:头晕头昏正常情况下,早晨醒来时应该感到头脑清醒。如果晨起后头脑昏沉,或者有头晕症状,提示患者有颈椎骨质增生、血黏度增高等疾病。因为颈椎骨质增生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大脑血液供应;而血黏度增高时,血流减慢,血氧含量下降,大脑供血供氧也受到不良影响,加之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现,所以早晨头晕头昏者多数有颈椎病或有高黏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性。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3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参与调查的患者均给予生化指标、血压等常规检查。结果年龄、夜间收缩压和非杓型血压为导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论夜间血压升高和非杓型血压为导致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夜间血压,可有效防止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4.
《老友》专家门诊:我患脑鸣已五年多,每天24小时都嗡嗡作响。还有过敏性体质,有低血压,血压常在90/60以下。请问应怎样调治?萍乡市·李×李×同志:你有脑鸣和血压低的病,还有过敏性体质。所以,平日用药应小心慎谨。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做个脑CT、颈动脉及椎动脉的彩色超声检查,以及血脂和血糖的化验。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10)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64岁,平时血压、血糖、血脂都比较正常,但患颈椎病已十余年。近1个多月来,头痛、头晕、头沉、颈痛等症状明显加重,头晕尤以睡下和起床时明显,以致于走路都有飘飘然的感觉。经MRI检查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半卵圆中心多发缺血灶,侧脑室轻度积水。我服用了太极通天口服液、辛伐他汀、丹参滴丸、拜阿司匹林等药物,无明显好转。请问:我这种情况应怎样治疗与调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对两组康复效果、疼痛改善情况、颈椎功能改善情况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康复总有效率为95.00%,比对照组(77.50%)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两组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依从率为97.50%,比对照组(85.00%)的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护理中应用中药穴位熏蒸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缓解疼痛症状,也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经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属非勺型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上午7时服用苯那普利10mg,治疗组上午7时和晚上7时各服用苯那普利5mg.给药6周后复测ABPM.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121.3±4.9)mmHg]、舒张压[(77.6±8.0)mmHg],白昼、夜间血压负荷[(12.7±9.6)%,( 8.5±6.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SBP 48.65%和77.78%;DBP45.95%和7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非勺型高血压,苯那普利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可以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颈肩部穴位治疗,取穴:大椎、天柱、风池、颈夹脊、大杼、肩井、天宗;试验组取穴同对照组,并在每个穴位上行温针灸三壮。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随访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颈痛量表(NPQ)评分、颈椎活动度(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两组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三项指标,同组随访1个月与治疗2周后比较,试验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分值均上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2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试验组颈痛NPQ评分、颈椎ROM评分、颈部症状积分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及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治疗颈型颈椎病都有一定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温针灸效果均优于普通针刺;温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在疗效稳定上优于普通针刺常规颈肩部穴位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依贝沙坦对老年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依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给予依贝沙坦口服12周,正常对照组40例.治疗前后采用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N0、NOS指标.结果依贝沙坦治疗后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均明显降低(P<0.01),内皮功能显著改善(研-1明显下降、NO、NOS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NO、NOS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ET-1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依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对内皮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