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方性本科院校着力培养与当地工业经济紧密相连的应用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提高实验实践动手能力,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实验实践过程训练。工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实验实践教学为例,从转变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项目、加强综合型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加大工程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这些途径的实施,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叙述江西赣江机械厂作为南昌航院的教学实习基地 ,在金工实习教学中 ,始终坚持实习工件与生产产品相结合 ,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术相结合 ,多层次实习与强化能力培训相结合 ,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相结合 ,实习教学与实习育人相结合的“五结合”的教学改革 ,办出了特色 ,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既有一定理工科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较好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受到了学生的好评、社会的赞扬、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高等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辽宁医学院从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实验、校内外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和科技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建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主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针对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不同的毕业去向的知识能力需求,优化了教学内容,改变了课程教学理念、模式和实验教学模式。经过改革实践后,教学和实验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机械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出发,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注重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突出工程能力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增加实习实践机会是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分置换方式,更好地平衡企业实习与在校学习时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参与企业实习实践,通过工时、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来置换相关理论课程学分.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我院以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首要教学原理"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来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更新实践教学观念,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以能力体系为主线,在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专业所需的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依据实现这些能力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并从时间维度上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旅游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从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旅游人才的能力构成;从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从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多元师资建设及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以期有益于民办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林中燕 《东南学术》2011,(2):244-248
两岸经济与文化进一步融合,对海峡西岸高等院校开展"分段对接"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的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两岸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提出两岸"分段对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架构、产学研一体化模型构建以及博雅教育体系设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架构。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从而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组建研发中心、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人才等。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地方高校特点,根据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法律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通过与传统实践教学平台的比较分析了"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然而在建设与实际应用"互联网+"法学实践教学平台过程中,在技术和资金投入、教学团队的创新精神、线上实践平台功能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法学线上学习资源、线上互动体验实验室、线上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及教学评估新体制等措施,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三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三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普遍不高,工程实践能力相当薄弱,科研实践能力整体不强。要提升三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必须拥有一定的保障机制如: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定好方案;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基础,落实经费。提高三本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有校内培养、校外实践、科研促进、技能竞赛。  相似文献   

15.
蒋莉  李丽芳  潘燕华 《云梦学刊》2012,33(6):120-123
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学生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地方高校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以社会心理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涵盖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践环境体系、教师队伍体系和制度建设体系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简要概述学科竞赛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建立学科竞赛体系、竞赛团队、课程体系、工程实训体系、组织管理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基于学科竞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通过把学科竞赛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强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教育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强化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体系及实习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BIM技术发展,对国内外BIM技术和BIM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BIM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对高校土建类多学科协同BIM人才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分析BIM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应用环境、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BIM人才培养方向,完善BIM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BIM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力量,增加专业资源投入,优化BIM应用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新型BIM应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3+1”教学模式给高校带来的思考及启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为了实现"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满足企业对学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宽口径的"零适应期"人才."3+1"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它注重高校人才实践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该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前3年完成本科的基本学习任务,大学第四年进行创新实践锻炼.文章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3+1"教学改革为例,展开讨论,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20.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每年招收80名左右的英、日语专业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到人才培养的实施,不断地进行总结、定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一方面使毕业生知识结构扎实,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了高质量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