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化概念认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它进行语用分析.这种分析采用语用学视野,以文化的语义分析为基础,从广义语境的三个方面来揭示它的语用意义.在时代语境下,古代文化概念记录了当时的耕种、教育等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活动,积淀了当时人们乃至原始初民的形式感知过程及文化的本质,从而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变迁.在地域语境中,近代西方文化概念明显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近代中国文化概念对本土文化和资本主义皆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现代文化概念是现代学科语境中的文化定义,以人类学为例,文化概念对相应文化研究的范围、活动和成果起着支配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明强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5):66-70
语言的意义有静态和动态两个不同的层面。动态的语境意义与静态的语言意义的不同表现在概括与具体、泛指与特指、显示与暗示、规范与偏离、原义与增义、直接与间接、意在言内与意在言外等方面。理解语境意义需要依据语境进行“语义线索推导”,其具体途径有依据语境,从社会意义、联想意义、情感意义、违背原则的意义、预设意义、言语行为意义、暗示意义等不同角度对话语作出理解。 相似文献
3.
歧义谬误的语用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语用中, 谬误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其中歧义谬误的存在最为普遍。从语用学视角出发, 我们把歧义谬误界定在动态的言语交际过程中: 在言语交际中, 如果某歧义现象成为交际双方理解的障碍, 那么该歧义现象便造成了歧义谬误。歧义谬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语言自身, 而在于语言使用者———交际主体。歧义谬误就是交际主体在对交际语言、交际语境和交际方式等因素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据此我们把歧义谬误分为语言歧义谬误、语境歧义谬误和交际方式歧义谬误等。在交际过程中, 歧义谬误的责任人可能是言语表达者, 也可能是理解者。避免歧义谬误的有效措施就是针对谬误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5.
墨家的语境及语用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墨家对语言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的,其中语境思想是墨家语言研究的一个方面,正是其语境思想体现出墨家语言的特色:人文性和社会实践性,从而体现出语用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对语用语境因素作了层次划分的基础上,文章试图探讨不同层次的语用语境因素对英语习语本体意义、语用意义和语义特征产生的影响,旨在强调语用语境因素对英语习语意义的制约作用,以增强语言使用者、学习者和英语教师在不同情境中处理英语习语时的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研究新取向:文化语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语用学的研究视野体现语言研究从封闭式的语言系统观向宏观的文化视野转变.它融合文化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文化、思维、认知等层面审视文化语境下语言使用所体现的文化信念系统、文化交际规范、文化表达系统,并探索其中的运作机制与原则,从本质上思考语言、文化、认知与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以历时和共时的方式观照和描写民族语言,从而全面解释文化语境中语言使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郭艳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10):106-107,112
在回顾和总结析字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从语言顺应论视角探讨析字现象,动态阐释了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物理因素等影响下析字作为语用策略的语境顺应性,意在进一步揭示析字策略性使用的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学史交织着语用与认知的线索。古典哲学中的相论和四因说折射出先验的认知语用观。唯理论强调心智对语言的先验性,把生成语义学拓展到语用和隐喻的研究。经验论把常规推理,溯源推理归因于经验在大脑中的模式。先验论从先天综合判断演绎出适合语用推理的四范畴,而图式论架起了知性和经验的桥梁,是认知和语用的基础。从理想语言到自然语言的回归,更使哲学转向语用和认知,出现了体验哲学、阐释学和认知语用学。 相似文献
10.
11.
语用学尤其是关联理论对语境的研究为等效翻译的实现提供了依据。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语境研究突出了语用等效并且提升了译文接受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白玉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3):83-85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与深入,中国要向世界展现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而戏剧正是文化的精髓。我国有丰富的剧种和曲目繁多的优秀剧目,要有效地展现中国文化就要让优秀剧目跨出国门尽显中国戏剧的魅力。然而由于戏剧剧本的内容有大量的文言句式和诗词曲赋,在翻译中要有效地传递诗词曲赋的意象美面临很多挑战。同时,戏剧剧本的内容中还有大量的古代典故和戏剧术语,这些对于中国人都陌生的中国元素要有效地传递给全世界的朋友就需要有高质量的翻译。翻译的高质量需要有效翻译理论的指导,文章尝试用翻译剧本为例,阐述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戏剧剧本翻译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4.
俄汉成语文化伴随意义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雪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3):135-136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浓缩,俄汉成语的文化伴随意义具有明显的异同,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民族心理、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特定历史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概括出俄汉成语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 ,都有很多表示色彩的有趣词汇 ,它们在文学作品里以及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很大作用。本文试图对英语中几个最常见的表示色彩的词 :red ,black ,white ,blue,yellow ,green加以探讨 ,指出它们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下所包含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6.
中英旅游景介文本在语言形式、语篇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景介文本的翻译充分考虑文本与受众经验的“游离”与“契合”的关系。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生态环境中所有构成素间的关联和整体性,译者需在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保证作者、译者和读者互惠互利、健康有序的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17.
赵晓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99-102
从跨文化交际语境出发,根据语境文化对交际模式的影响,探讨日本高语境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在高语境文化影响下日本人以和为贵、集团主义意识强、以心传心的体察式的交际模式,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促进交流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晓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4):87-90
习语汉译应以归化为主 ,异化为辅。译文评价应考虑原语在译文中实际意义 ,字面意义 ,习语形式的再现情况。习语翻译过程既有规律性 ,又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魏天婵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124-125
探讨了后殖民主义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权力话语,认为异化翻译策略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抵制文化霸权主义,有利于我国赢得平等的权力话语。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期望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