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基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不断进行新的创意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全球化几个阶段,具有文化性、创意性、高素质人才性、大众化和高附加值等特征,呈现出产业地位主体化、产业空间国际化和产业形态数字化等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系列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的发展要依靠创意人才的培养,当前创意产业化背景使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培养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未来创意产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经济新常态,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乃至经济发展中对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作用,重点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化+生产性和生活性制造业(服务业)、文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文化+城市化(城镇化)、文化+旅游、文化+特色农业、文化+体育产业、文化+金融、文化+中医药八种“文化+”产业方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的反映、规律的把握、实践的引领,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母体效应”。致力于对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宏观战略和政策进行梳理和传播,在拔尖人才、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投融资四个要素的支撑下,必将更好地释放相关政策的红利,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将会是我国未来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这对于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从文化创意产业化的背景形势,来思考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应面临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6,(5):111-114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南阳文化资源厚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转型升级战略选择和有力抓手,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路径。南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创意园区建设滞后、创意能力不足、创意人才缺乏、资金瓶颈制约、产业引导和落实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只有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完善多类型投融资主体,大力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适时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众创空间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引导和落实,全力打造"创意名城""智慧南阳",才能为南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人才的价值权衡与培养模式组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地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国各地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要想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在我国持续的快速增长,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环节。因而,应当尽快变革滞后的文化创意人才价值衡量方法和培养模式,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模式组合策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优化、创新能力的不断升级提供人才资源保证,从而有力地推进文化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经济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春天,也为"两型社会"建设奠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而衍生出的新产业,在我国快速崛起,发展势头迅猛.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和经济大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意义深远.山东省的政策支持,特色鲜明且深厚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经济基础都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但也存在着产业意识滞后、经济贡献薄弱、区域结构不均衡、科技含量不高、人才匮乏的不足之处.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立足本省资源,借鉴先进经验,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徽州人应结合徽州特色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加快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步伐,培育出富一批有创意的知名品牌和新一代的文化创意型人才,充分利用本地区文化资源,积极发展具有徽州特色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创意指数及理论模型的考察,发现:创意指数由创意产业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结果两个方面构成,在此基础上可借助"钻石模型"构建出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机理框架。依据该模型,建议我国政府在制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时要依据当地经济和市场需求,加强文化创意氛围的构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