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马克思的高级使用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使用价值理论不仅在他的全部经济学说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这一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高级使用价值”和“低级使用价值”的界定,较高级的使用价值的创造是生产消费的结果,劳动过程制约着使用价值的品级和使用价值的价值,劳动的质量决定使用价值的质量,高级使用价值的形成竿八个方面。研究高级使用价值理论,把它运用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对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价值生成:“无差别劳动”的积淀(第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又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只有等量劳动或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显然,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是生产过程中商品价值的生成问题,没有理由否定,商品价值的生成只能发生在生产领域,至于…  相似文献   

3.
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叫商品。马克思说:“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一种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或者有使用价值而不进行交换就不是商品。一般未经人类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原始森林等)和用于满足自己需要而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 商品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以后才产生的,在不同的社会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在  相似文献   

4.
(一)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相似文献   

5.
<正> 为农民服务是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简称。对为农服务是否应该实行等价有偿原则,有必要作出科学回答。服务具有特殊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同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无本质区别。这个观点,马克思在1861年8月至1864年6月,先后阐述过两次。他说:“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珠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他又指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凡主张实践的要素“包含着实践的目的、对象、手段、结果和实践活动本身”的同志,都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劳动过程的一段论述很感兴趣,并以此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曾说过:“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第1卷202页)但是,“劳动”不等于“劳动过程”——如果劳动就是劳动过程,已经“包含着”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话,那么,马克思对拉萨尔的批判,岂不成了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7.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到底是指什么?这个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文革”前在我国经济学界曾开展过热烈的争论。近年来又旧事重提,争论再起。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有过明确的答案,马克思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强度生产任何一个使用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①(以下简称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部门应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似乎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以此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能够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生产的自动化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无关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商品的这个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对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生产的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只是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劳动生产力只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与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  相似文献   

9.
一具体劳动的性质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把商品使用价值看为具有永恒的自然的性质,把价值看为具有历史的社会性质,这并不是随意规定的,而是由他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所必然引伸出来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26页)(四)既然具体劳动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那末商品使用价值亦必然是具有永恒的自然性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黄湘中 《兰州学刊》2011,(7):1-5,10
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大于自身价值的特殊属性;劳动力价值一般是按资本获利多少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由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劳动力使用价值来源于体力和脑力消耗以及知识和技能增长,可以无止境提高,形成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劳动生产力,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力与劳动的不同概念,指出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与资本交换并创造价值。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力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它的实际使用就是劳动的物化,就是价值的创造”。因此,价值源泉不是抽象劳动,而是劳动力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被视为价值源泉的定义,它与“价值是抽象劳动”发生矛盾,应予扬弃。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从抽象和具体两种意义上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考察。我们从中看到,所谓从抽象意义上,亦即是从简单劳动过程考察的,所谓从具体意义上则是从“社会规定了的”劳动过程考察的。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首先是抽象地、和它的各种历史形态相独立地,当作人同自然之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中谈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较多,我们应当认真加以研究。一、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的重要源泉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以获取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的。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什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作了回答:一是劳动,二是自然资源。马克思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马恩全集》第26卷1册435页)  相似文献   

14.
把社会主义劳动概括为“联合劳动”,并不确切,应该是“自主联合劳动”。理由如次: 一、“联合劳动”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而“自由人联合体”,首先是自由,其次才是联合,所以,忽视“自由”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二、自由人就是有充分的劳动自主权的人。劳动自主权,包括劳动岗位、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的自主权。而我们过去实行的是僵化的经济体制,企业附属于行政机构,企业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写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显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正常、平均性质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和平均性体现在生产条件和劳动素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正常性和平均性的范围是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一个生产部门,这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首先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一个部门内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商品的价值量时,给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并且指出:“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后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第716页)于是,他得出结论是:“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资本论》第七篇,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不懂得劳动过程一般,就不可能懂得这一篇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为此作了两点启示。第一点是关于劳动的问题。马克思说:“劳动,这只是一个抽象,就它本身来说,是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界流行的所谓马克思把非物质生产的劳动看作也可以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种不妥当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说成包括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一、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不包括非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马克思《资本论》开篇的一般人类劳动概念无所谓广义和狭义之分。马克思只是分别考察生产使用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和生产价值的一般人类劳动。其一,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考察生产商品的劳动时,把一般人类劳动看作只限于物质生产的劳动,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这是因为马克思《资本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通过考察  相似文献   

19.
一转移农村剩余劳力的最好途径我国农村的劳动资源非常丰富,这么多的劳动力为什么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呢?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工人党纲领中“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句话时写道:“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的表现,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上面那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1988年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目前全国范内正面临着第二次“转轨”,因此,重新完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我以为完全必要。 构成劳动过程的要素和决定生产力水平的因素 国内目前各种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在论述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的时候,几乎都援引马克思这段语录:“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但这种引证有三点值得商榷之处:第一,“劳动过程的要素”被替换成“生产力的要素”;第二,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被替换成“劳动者”;第三,“简单要素”被固定成了对生产力要素的完整描述。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