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尔苏藏族是散居在四川省凉山州的一个藏族支系,甘洛县人口分布最为密集。尔苏藏族的宗教信仰、节庆习俗、传统舞蹈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但至今对其研究甚少,舞蹈方面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民俗学、人类学、舞蹈解剖学的角度对尔苏藏族舞蹈文化进行研究,主要对甘洛尔苏藏族较具特色的“打猎舞”“碰肩舞”以及婚庆舞蹈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龟兹灿烂的文化,既反映了原始古老的龟兹民族艺术,也反映了外来艺术影响的多元化。西域乐舞中以龟兹艺术最具代表性,其舞蹈如习俗舞、面具舞、模拟舞、道具舞等与中原舞蹈源渊流长。  相似文献   

3.
甘南州卓尼县地处汉藏文化交界处,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使得卓尼地域文化具有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的多样性风格,卓尼莎姆舞即是这种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其舞蹈形态的队形场图、道具服饰、仪式过程以及动作、歌词与祭祀对象等,均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借助舞蹈身体语言学的理论范式对卓尼县藏巴哇地区的莎姆舞形态进行描述,考察构成莎姆舞语言的话语方式,并从语境与语义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文化生境和其中的文化内涵,运用“涵化”理论讨论其中的文化涵化现象,探析多文化融合在莎姆舞形态中的呈现方式,以此考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传统舞蹈形态形成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鞠守镐是韩国传统舞大师、无形文化财传授者,更是重构民族艺术形式、融通东西文化的创作者.纵观其舞蹈创作历程,他的创作经历了一次嬗变,凸显出三重面向,即由1980年代的"民俗性"转向1990年代的"历史性"与"世界性".1980年代,鞠守镐深受农乐艺术与巫俗文化影响,其作品具有较强的民俗性,根植于特定风土的生活实践.1990年代以来,其创作兼具开放性与内聚力,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方面"灵根重塑",对韩国舞蹈进行历史化寻根与再造;另一方面"遭遇世界",在民族视域与世界视域的互动中构造韩国舞蹈新形态,提升民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在此过程中,鞠守镐的创作突破了独特与普遍、民族与世界的对立结构.其舞蹈创作的历程与方法、经验与原理,能够为中国艺术工作者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拉祜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其悠久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广为流传的芦笙舞、摆舞、跳歌等舞蹈,是拉祜族社会生活中一种较为集中的文化体现。拉祜族舞蹈集宗教、礼仪、娱乐、艺术为一体,每一个舞蹈所表现的形式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舞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一样,都属于"线的艺术".中国古代舞蹈腾蛟起凤般的动作,拧、曲、圆、倾的造型与细腰构成的舞姿,以修袖、长裾为特征的服饰,以及通于音乐和书法的节奏等方面都表现出线性意识和线性特性,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审美特性,即流美、阴柔、飘逸、韵律.中国古代舞蹈线性特征的形成既与龙凤崇拜有关,又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类型、民族心理、儒家哲学、男尊女卑的意识以及舞蹈的功用等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影响着地方院校舞蹈编导的教学,而地方院校的舞蹈编导教学承担着传承、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职责。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地域文化里选取能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主旋律、新颖、独特、动作感与可舞性强的舞蹈题材。  相似文献   

8.
青海民间节令舞蹈与周代祭祀乐舞功能相同,基本队列人数相近,八大光棍和髦舞、莫合则等与干舞、花棒子与籥舞、蜡花女与韨舞、四片瓦与皇舞的舞具相似,二者间应该有共源关系,甚至一定的源流关系。现代民间节令舞蹈应该是以古代祭祀舞蹈为主干,吸收了傩舞和百戏内容发展来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其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服饰,成为中国时尚的一股潮流。韩国服饰风格兼具东西方服饰的优点,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相比之下,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开发和推广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两国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但在服装文化与产业发展上形成巨大的差异。本文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方面探讨了两国服装文化形成的成因,分析了韩国服装产业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韩"是指韩国,"流"是水,是韩国特色的水,韩国的服饰、影视和饮食就是通过"韩流"流入中国,流入我们大学生中间的。韩剧对"灰姑娘模式"的痴迷影响着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具体原因有: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②文化上的相通性;③韩国政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土族服饰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土族服饰艺术是土族文化最具特色的显象表征,是土族特有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心理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12.
振兴安徽服装业是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在对中部崛起与振兴安徽服装业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元素风格和文化张力与当代徽派服饰的发展问题,认为当代徽派服饰的发展要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要借鉴徽派装饰艺术特点,形成地域品牌特色;要坚持产学研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一条既具地域特色又具时代气息的现代徽派服装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14.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艺术化和程式化是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发展变化的两极,在白马藏族娱神和娱人的傩舞戏表演中,服饰穿着则遵守着其独有的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舞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与中国古代其他艺术一样,都属于“线的艺术”。中国古代舞蹈腾蛟起凤般的动作,拧、曲、圆、倾的造型与细腰构成的舞姿,以修袖、长裾为特征的服饰,以及通于音乐和书法的节奏等方面都表现出线性意识和线性特性,其具有四个方面的审美特性,即流美、阴柔、飘逸、韵律。中国古代舞蹈线性特征的形成既与龙风崇拜有关,又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类型、民族心理、儒家哲学、男尊女卑的意识以及舞蹈的功用等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当代舞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些舞蹈创造作品.当代舞所表现的新旧事物都来源于中国最本土的人情世故,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文化气息.从舞蹈形式和动作语汇上来看,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舞种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了当代舞蹈.当代舞与其它舞种比较并没有特定的动作语汇,它是通过集合其它舞种的不同动作语汇,来展现其自身特有的风格魅力的.当代舞是中国人自己的舞蹈,它的发展问题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舞作为一种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当代舞应该有自己的训练体系、编导课程,为其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用理论的教学课程来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17.
舞蹈与宗教的关系紧密并历史久远,原始宗教崇拜与原生态舞蹈在"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中,相互依赖与共生,原生态舞蹈又在原始宗教崇拜的演变中逐渐地摆脱功利和实用而发展成熟。现在,导致原生态舞蹈发生的种种因素,虽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却并未消失,原始宗教崇拜演变的影响也并未终止,而是深深地积淀在当代的舞蹈文化艺术中,并对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潜在而巨大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了解舞蹈文化艺术历史的进程及其发展规律,更好地认识其今天的发展现状,继承和发扬各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艺术遗产,探求人类精神文明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承载着人类情感,属于文化意识形态范畴。韩国流行舞蹈以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和剧场效应,极易使受众获得情绪释放与幻想满足,并借助社会思潮与网络平台迅速走红世界,显示出韩国强劲的文化输出力。韩国流行舞蹈作为韩流的最新表现样态在青年人群中尤为火热,面对这种文化消费现象,需要对韩国流行舞蹈的形成条件、发展逻辑、演变形态及影响力作用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其文化产品及文化现象进行现实性省思。对于韩国流行舞蹈的火爆,需要做出明确的价值规范与引导,利用好网络平台虚拟性,营造积极健康的释放青年人活力的空间和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服饰变革作为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内容,是具有革命性特征的:它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次革命,标志着历经几千年的服饰等级制度在中国彻底消亡;它是对保守封闭的中国传统思想的一次革命,标志着“夷夏之防”彻底消除,西方服饰文化在中国的制度上确立了地位;它是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一次革命,标志着中国服饰审美文化与世界服饰审美文化接轨;它是对服装制作技术的一次革命,催生了中国服饰史上第一个制作服装的流派——红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艺术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最熟悉的艺术专业就是舞蹈专业,舞蹈这个艺术种类以其特有的美而征服了我们很多的人,也提高了我们对它的关注度.文章着重进行分析的是少数民族舞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云南的少数民族舞蹈.文章通过对我国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的舞蹈,这对于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