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完全道德行为体。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同人工智能的工程基础彼此兼容,已经塑造了多种人工道德行为体模式,人工智能似乎有望在未来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然而,运用儒家哲学视角反思人工智能的道德设计可以发现,儒家所强调的直接呈现道德意义的“心体”和作为道德根据的“性体”与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工程基础发生冲突,使其陷入了“道德封限”“道德他律”“道德表演”等困境,将否决人工智能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的可能。综合考量之下,基于生物基础的人工道德设计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在通向完全道德行为体的道路上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之研究章永生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和“理”的合金。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  相似文献   

3.
道德推理是一般推理在道德领域中的延伸和拓展,是比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推理更高级、更深层次的、具有价值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道德认识高级阶段的高级形式,是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直接跨越的桥梁。它不仅要人知道“会如何”,而且还要使人知道“该什么”。因此,它是人摆脱道德冲突获得道德自由的标志,是道德进步的杠杆。  相似文献   

4.
道德评价根据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评价的对象分为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部分。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评价根据虽有联系,但也有所区别。道德行为的评价根据是动机、行动、效果统一论,道德品质的评价根据是道德行为综合论。  相似文献   

5.
编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反差,主要表现在过于追求物欲化倾向与正当物质利益原则的错位、行动无责任化与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的错位、经营风气的虚假化倾向与诚实信用原则的错位、人际关系冷漠化倾向与互助公益精神的错位。这是由于道德观念的多样化、道德情感的冷漠性、道德判断的“双重标准”和道德意志的不稳定性等原因造成的。要做到编辑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吻合必须要解决好道德养成教育、道德创新实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监督整合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道德行为与城市文明建设周运清,李学斌道德行为,从广义上讲,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包括并表现着人们的道德意识,而且也含有行为所据以体现的道德准则或价值标准。”①社会主义道德行为作为调整、规范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既是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对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特征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除了具有人类道德行为的共同特征外,还体现了自身的特征。多变性。道德行为往往受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的影响,由于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个体化趋势,道德判断的多元化倾向,因此,在道德行为上就表现为多变性的特征。第一,在道德榜样的选择上,大学生崇拜的人物榜样是随着其热点的转移与年级的低高而改变的。他们依据自己的道德标准来选择道德榜样,但由于  相似文献   

8.
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认同是指德行对自我的重要性,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道德认同可以预测道德行为;人格、社会结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团体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因素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道德认同研究显示,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德育功能、营造学校道德氛围、引导积极朋辈关系、拓展道德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9.
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而道德素质是道德人格的基础,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大学生道德素质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凝集点和辐射源,大学生的一切道德现象都可追溯到其道德素质.因此,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卢梭曾说过:青少年期是“人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降生的是一个有生命的活动的有机体.第二次,诞生的是一个公民,一个开始的以自己的思想思考着,活动着和行动着的个人,诞生的是一个行为具有道德意义的个人.大学生不仅出现了心理上的自我,而且出现了社会意义、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这个自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作出的反应。它是衡量人们社会主义觉悟高低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取决于他的言论是否动听,而是取决于他的行动是否高尚,对人民是否有益。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外,还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相似文献   

11.
实现道德选择中的有德行为是社会有序化的关键。有德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价值的选择行为。其内涵包括主体的意志自由、利于人的意识和利于人的事实,其实质是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对时下情景的正确判断。主体的意志不自由、多重道德价值评价的存在、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等,会带来主体有德选择的困境。因此,合理的社会舆论、面对多重评价时坚持“价值量大小”的优先序列原则,以及发生价值间冲突时坚持“底线伦理至上”的原则,可以使主体走出有德选择的困境,实现有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以道德行为选择中的自由与责任为重点,浅析影响道德主体进行自由选择的主体因素及客观选择的现实因素,加强道德行为选择的制度保障和在道德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能力,进一步化解道德行为选择中自由与责任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而实际上道德与知识是存在二律背反现象的。因此,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不能把道德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加以传授和灌输。要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增强受教育者的道德体验,使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自己的道德规范并内化为自我道德需要,外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想象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平台,使道德行为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不显得那么呆板。但是道德想象力在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却受着惯性思维的复杂影响:惯性思维的稳定性和自觉性推动着道德想象力的发挥,惯性思维的偏见、惰性和思维定势却牵制着道德想象力的发挥和发展,并且这种牵制作用居多。通过填充生活资料、培养道德情感以及合理利用惯性思维的控制作用,打破惯性思维的刻板模式,促使道德想象力得到释放,充分发挥其优势帮助人们成为一个合格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伦理观和德目表,但在行动时却往往盲目无措,一些传播与媒介伦理研究者推荐了“波特图式”和“博克模式”等实用的伦理推理模式,这些希望确定行为理由的推理模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伦理依据。那什么是我们行动时可以依靠的东西?是随处可感的道德感吗?然而关于道德感的基因、神经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明显打击了我们对道德感神话般的期待。不过,这类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行为的道德依据或者说道德感形成也许必须要从历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美德伦理的研究传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提出的追寻美德的办法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模型,还把我们引向一条德行合一的道德探询之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以德治国”的思想指导下,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应旗帜鲜明地强化其政治功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工作要注重渗透性,从渗透的渠道、渗透者的素质、渗透的过程来分析渗透性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开启德育新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德育的实践性。文中还剖析了“个性教育”“创新教育”中包含的丰富的德育内涵,加强道德教育从而也促进“个性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道德冲突与道德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置身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经常会涉及到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问题.在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中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关系着职业工作的社会意义,也是对自身能力的重大考验.面对道德冲突,走出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必须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加强制度保障,并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选择能力、确立明确的道德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当代规范伦理学的主要类型,美德伦理学同规则伦理学一样关注“正确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行为理论及其论证。根据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代表人物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的看法,正确的行为是美德行为者在道德情境中将会典型采取的行为;而美德行为者则是那些具有实现幸福或繁荣所需要的内在品质的行动主体。美德伦理学对正确行为的指导,是以源自美德行为者的内在品质但又体现为一定程度的“美德规则”作为基本形态的,而并不主张或认同法典化的决策程序。面对道德困境,美德伦理学通过区分行为指南与行为评价以及可以解决的困境与不可解决的困境,揭示出美德行为者可能面临的四种困境类型,表现出行为者在实际的道德情境中不一而足的行为状态与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经济人"奉行利己主义行为准则,"道德人"奉行利他主义行为准则。"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互利主义。  相似文献   

20.
《新伦理学》坚守“社会创造道德”和“社会需要优良道德”的朴实信念,从“人类行为事实如何”出发,提炼出“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的道德目的和终极道德标准,在此基础上,吸收和整合中外伦理史上的思想成果,围绕“人类行为应该如何”,建立起了以伦理行为类型学说为核心的优良道德价值导向系统和道德规范体系,完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伦理学的创建,第一次实现了西方伦理思想家花了近四百年时间探索都未能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