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字幕翻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整合适应选择度.《卑鄙的我2》在中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与其字幕翻译的高适应选择度密切相关,其译文从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及译者素质角度来说,完全符合“生态翻译”提出的标准.文章的创新在于,探讨了字幕翻译的多雏度转换程度,而且考虑到读者的反馈和译者的素质,为字幕翻译提供了更广阔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对归有光《项脊轩志》的David Pollard译本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方面采取了何种翻译策略,以生成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多用物称主语,并注意了形合、意合之间的差异.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运用了意译、解释性翻译、添加译注等策略.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风格,传达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感.这些翻译策略的运用提高了《项脊轩志》译文的翻译质量.分析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编著了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依据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该书中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理论,为中国译学界注入了新的血液.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出发,该书提出翻译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选择过程,即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本的选择.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河北省旅游文化翻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阈下,通过对比英语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两种中文字幕翻译,考察了电影字幕翻译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包括字幕翻译中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面的适应性选择,并论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在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中心是译者对原文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生态环境的选择。文章通过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三种英译本的比较,从语言维的角度分析不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中,加注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翻译方法.以人人影视翻译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网络字幕翻译中的译者加注现象有三种:语言注释、文化注释和术语注释.网络字幕翻译加注的三个原则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确定加注对象、确保译者的客观立场、保持注释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经典文学作品《鲁迅小说选》为研究对象,以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支撑,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英汉异质成分的处理策略,解读译者如何巧妙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做出科学合理的适应性选择,旨在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强烈的文化意识对于产生优质译本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文章也揭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迪士尼动画电影风靡全球,其高水平的字幕翻译在其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动画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 避免地会“改写”“改译”某些内容,来实现语言的教育意义和对儿童的正确引导作用。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出发,以《疯狂动 物城》的字幕翻译为析,对比大陆版本和台湾版本字幕译文,分析其字幕翻译背后的翻译目的和所运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指出林语堂选择翻译《浮生六记》是其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性适应。《浮生六记》译文是林语堂在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等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产物,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及适应性选择二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让译文和原文一样妙趣横生,是幽默翻译的最高标准,应是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翻译适应选择论强调以译者为中心,对影视字幕中幽默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主要分析影视字幕翻译中传达幽默的策略及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奈达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角度,引用大量实例评析《飞屋环游记》的字幕翻译。译者采用意译、替代、增补及异化多种翻译策略,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了源发语的信息。译出了易于理解、形式恰当,吸引观众的电影字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影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电影字幕翻译也成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电影字幕翻译不仅要从语言学和语用学相关角度着手,而且必须平衡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跨文化角度对《白蛇传说》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各种差异,如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命名等。字幕中通过合理的称呼彰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运用还原意译和异化翻译等方法注入大量的佛教词汇以及习语的翻译,更好地传递了中西方文化因素。译者在翻译中深刻透视着中国文化,并恰到好处地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整体性研究。该理论强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译本,凸显生态翻译学对译者翻译水平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金陵十三钗》由于有国外演员的加盟,便有了有英文原声和中文原声,因此涉及到中英文的字幕翻译。为了能够被目的语观众很好的接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定的翻译策略,如缩译、补译、特殊字体,以及归化等策略。本文拟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研究《金陵十三钗》中字幕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电影《黑衣人3》字幕翻译为例,讨论此类字幕翻译究竟是创造还是叛逆,电影字幕翻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创造性的度该如何把握,引发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的思考,避免翻译创造性标准陷入主观主义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广告翻译就是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活动。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断地发挥其主动性,从语言维、文化雏、交际维等多个维度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随着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突破,为影视字幕翻译开辟了新视角.文章以影片<黑客帝国I>汉译字幕中的实际译例说明:基于目的论,字幕翻译需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译者应以翻译目的为指引,从观众角度出发,根据影视字幕特点等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多维度解释翻译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文章基于该理论的研究,把译者主体的适应选择与诗词翻译这一载体相结合,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视角对比分析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四个英译本,旨在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提升读者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9.
辜鸿铭所译《论语》在西方社会广受好评,经久不衰,成为儒经英译的典范。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生态翻译理论关照下,从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中心地位的体现及多维适应选择三个角度来解读辜鸿铭英译《论语》,认为辜氏译本是一部整合适应选择度极高的佳作。  相似文献   

20.
电影是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电影字幕的翻译须遵循翻译领域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反映影视字幕翻译的鲜明特点,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并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度。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字幕译文。本文以《西游降魔篇》为例,着重分析音译、直译、意译、缩减等翻译策略在该片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