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2.
当代视觉文化不同于传统视觉文化的特点在于视觉表达的肤浅化、视觉形象的虚拟化、视觉传播的表征化。这些特点源于当代视觉文化推崇世俗趣味、视觉快感,追求奇观展现、闹剧氛围、风格混搭的美学原则。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则是视觉审美转向的结果。从视觉生产来看,视觉形象的创造从个体性的创作转向机械复制和商品化生产;从视觉接受来看,人们逐渐从艺术欣赏转向艺术消费。  相似文献   

3.
朱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32(1):99-102,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的变化以及媒介的全面市场化转型,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及其产品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媒介及其符号价值越来越成为经济世界的组成部分,媒介以其特有的技艺和商业资本联袂创立了一整套审美标准与社会趣味,并越来越控制了人们的精神活动,媒介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当代审美文化日益变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体现了愈来愈鲜明的娱乐性与非历史化倾向;技术本体化是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当代审美文化生产的人文价值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1949年以后,中国美学学科经历了两次美学热。在第一次美学热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满足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新的社会、政治、文化的需要,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美学的终结和当代美学的开端。但美学理论完全依附于哲学之上却使美学丧失了本性。在第二次美学热潮中,美学得到了现代发展,划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生活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已经迅速上升为与物质需要居于同样重要的甚至更高位置的需要,人类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着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快速转变。艺术与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当下的经济事实。审美文化产业需要美学来解答其有关美的具体问题。这就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也是新的美学热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审美文化生态研究提供了不同于文本化的审美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这种研究从地域差异、传承演变、群落认同和文化空间的联系中考察审美文化发展演变过程的现实活态特征与当代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为审美文化研究打开新的视域和研究空间.比如,作为大众重构的想象性体验,乡土文化正在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美学不仅要关注作为乡土文化传统的审美体验,而且要研究乡土文化传统如何进入日渐都市化的当代文化空间并且在生成着新的审美文化特征.审美活动的群落化为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示了一种非经典的社会学视野,在此视野下研究审美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寻找普适性的规律或普遍的美学理想,而是要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审美活动差异,在不同群体的冲突与对话交流中导向对当代审美文化生态的全面认识.同样,空间转换成为当代审美活动的重要特征,都市美学如果不是制作都市乌托邦的理论蓝图,而是关注当代空间的审美文化生态研究的话,就必须正视和研究都市文化空间的内在矛盾和非整合性.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时代,视像取代语言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首要叙事载体。传统的文学叙事虽主动或被动地以"审美泛化"的方式和注入叙事元素的手段,在传播媒介或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但作为一种独立的叙事形态,文学叙事却在视觉文化语境和消费文化的共同挤压下,不再对社会历史进行艺术提炼、不再对道德立场顽强坚守、不再对理想之光艰苦追求,从而导致自身因降低了美学高度而最终走向"无美可审"的尴尬境地,其审美隐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是最大的快乐,而人类理性总是顽强坚守着快乐原则的超越性价值判断,总是试图为人自身“快乐地生活”着设置种种超越性前景,这一寻常的人类行为真谛不能再让它逃逸于人类经济、社会行为的解释之外。而经济增长、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之间的新矛盾,又不得不使我们要作更深入的思考。它不仅要从具体实践和审美的感性层面来完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且更应该关注当代人生命精神在具体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现和实现形式。这就意味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与美学话语的转型,不仅是学理上的工作,更重要的它必须进入我们的文化批评进程。  相似文献   

8.
审丑作为视觉媒介文化发展的重要元素,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必须正确把握审丑的度.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丑文化泛滥,背离了丑的美学意义的本真存在,具有明显的“反文化性”,审丑沦为了审美文化的他者.作者认为必须依据马克思“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原理来建构当代中国视觉媒介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9.
审美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是审美活动的自由性、理想性、批判性、超越性,它产生于工业化以后,它与现代哲学同步,以审美理想反思批判着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处于一种复杂的全球境遇和国内境遇之中,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学的现代化不仅应该涵盖中西,而且应该融汇东西,使东方美学在现代性视野下焕发新的生命是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社会,人类的文化传播主要通过视觉文化的传播来完成。到了21世纪,在人类文化传播的历史上,又出现了听觉转向,取代了视觉转向,听觉文化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对学术研究来说,听觉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但听觉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却古已有之,中西文化史上都是如此。研究听觉文化主要有三层价值: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象与音都是语言符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听觉文化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音的关注;其次,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听觉文化研究可以消除视觉文化研究的弊端;最后,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听觉文化研究与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人类就生活在一个听觉的世界中。  相似文献   

11.
身体文化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凸显,有着消费社会、大众传媒、后现代泛审美化和自我认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因素。纷繁的身体文化体现为一种时尚的身体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下,身体文化对视觉刺激与快感体验的追求,使文本叙事的深度被削平了,碎片化的身体随处可见。这使身体叙事的作品大都流于表面,缺乏内省,淡化了批判的力度。当下身体文化的多元表现已成既定事实,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梳理、理性引导和俗文化维度方面的超越,从而实现真正的身体审美,为人们提供一种“诗意地栖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最值得关注的方面。在全球化背景和语境下,以实用主义和技术主义为哲学基础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正从崇高、悲剧、诗意向物质生活充实、与精神生活相对平稳的状态发展,其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由于当代审美文化正处于经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相互对立、科技含量和人文含量相互抗衡的矛盾中,运用美学对其进行批判成为当代美学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环境美学不仅重申了自然作为审美对象的必要性,还把以环境为对象的环境艺术,以及由人类所设计、创造出来的一切环绕之物,包括艺术创造在内,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是对仅仅专注于艺术审美问题研究的现代美学的极大拓展和扩充.环境美学将当代生态思想引入美学研究,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处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之中,环境状态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对环境的审美不可能与价值取向、利害关联毫无关系,从根本上颠覆了审美无利害这一支撑现代美学的主导审美观念,从而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维度上达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以及美学与伦理学的内在沟通.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建立在心物二元、主客分离基础上的审美静观模式普遍持否定态度,倡导一种人类与自然统一、主体与客体合一的审美介入模式,不仅强调人处于环境之中,对环境的审美需要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共同参与,还特别强调环境审美经验的社会性及其与日常经验的相通性,从而打破了传统美学对审美活动的超越性乃至超验性价值的迷恋,使审美活动重新回归其与人类日常生活本来具有的密切联系,重新恢复了审美活动的生活属性.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3):176-180
数字化媒介传播语境下,微纪录片顺势而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取代微博和QQ成为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媒体,同时成为微纪录片的主要传播渠道,出现了大量专门为视频微信公众号量身打造的生活方式类微纪录片。本文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格局和传媒生态所带来的视觉文化语境出发,聚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纪录片的影像表意实践,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文化层面分析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视觉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折射与反映。这类纪录片用镜头聚焦当代中国的多元社会与多样人生,记录大时代下形形色色的个体,致力于发现身边的美,传播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借助于微信这一社交媒体来观照一个富有时代感的"文化中国"。虽然这些微纪录片生产大多具有商品导向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对于受众有着文化濡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阳 《天府新论》2012,(6):119-124
当代视觉文化是在一种既令人忧虑又蕴含着潜在的提升希望的张力中生存和发展的。从积极的角度和理想的状态来看,视觉文化在两个向度上超越了带有精英性质的印刷文化:一是以感性愉悦颠覆理性沉思,将长期被理性和形而上追求压抑的感性和身体解放出来,肯定世俗欲念和日常生活,强调文化娱乐功能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为在快节奏生活中身心俱疲的当代人提供精神上的放松,令人类的精神生活更人性化;二是以大众趣味解构精英话语,结束了精英操控下的中心化、等级制文化格局,认同大众的多元价值选择,使文化生活更具开放性、交流性、更多样化,开辟了更为公平民主的文化共享空间。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整体进步。但是,这种"即享即扔"视觉文化的投入式审美是瞬间的、当下的,造成审美的泛化、审美经验的浅表化。因而,在视觉文化时代重塑审美理想,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6.
瑶族服饰是瑶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和记录,它的历史流变,是一部瑶族人民情感积淀、凝聚、物化、释放的演变史。瑶族服饰具有文化符号功能和性别符号功能。瑶族服饰文化随着瑶族人民的生活境遇和审美方式的变化和发展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当代视觉文化冲击下,广西瑶族服饰文化受到极大冲击,瑶族的审美标准已不是以往的审美模式了,而是带有大众化和潮流的特征,其审美变化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7.
柴冬冬 《南京社会科学》2023,(7):105-112+141
展示乡俗是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表征了一种新的民俗文化叙事范式。乡俗是作为历史流传物置入到由短视频所构建的文化理解和阐释语境之中,进而发生意义生产与变更的。从可读的流传物到可看的流传物的转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这使乡俗成为了景观生产与视觉展演活动,并导向了一种以参与、体验、消费乡俗为内容的视觉场景和以观看乡村文化为本质的视觉生活形态的出场。乡村想象对受众日常的构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想象活动的蔓延使乡村文化成为了视觉怀旧的领域,并孕育出了一种以乡愁为纽带的情感共同体。短视频文化与乡俗的耦合既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革新,也谱写了一种新的情感民族志,对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民族(乡民)生活世界变迁有积极意义。但短视频文化对乡俗的生产也要避免被资本、媒体等裹挟,维护其价值正义应当坚持乡俗的活态性文化定位,坚持诠释学关系与美学意识作为再生机制,坚持间性关系与伦理意识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琰 《学术论坛》2006,1(5):34-38
中西美学都注重听审美,但二者处于不同的维度之中。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听审美所强调的是一种自然体验,庄子的心斋把它阐发到了极致同时也把它带向了边界。而西方美学中的听审美主要是人神同在的一种超越性的经验,通过与自然的分离,它使精神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但也抽掉了感性活动的丰富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听在中西美学中的不同审美经验是我们反思审美生存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语言文字本位向视觉图像本位转化的进程,在网络图像信息环境中普遍滋生的"两性互窥"现象,是这一进程的典型表征之一,它向美学提出了新难题.网络传播的技术物性、中产阶级占主体的网民构成和强调感性的后现代美学观念,是导致这类现象的主因.与人体图像相关的审美规范是一个在历史中动态建构的范畴.今天,只有将美学研究与信息工程学、图像传播学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启对网络人体审美问题的正确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的美学趋向中,审美经验的迁转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现象。传统美学中的那种以“审美无利害”为经典命题的自律论已在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的背景中遭到了广泛的解构。如果说人们对原来的艺术品是以“韵味”为主要的审美经验,而现在则是以“震惊”为其主要的审美经验;对于以往的那种脱离了人的身体感的抽象审美意识而言,身体介入成为当今审美经验的普遍方式;传统美学追求整体的形式感,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而电子媒体的图像,则给人以“超真实”的幻像。审美经验研究取代了美的本质的追问,同时,审美经验自身的迁转是美学转向的一个重要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