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其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礼入法、礼法合治及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等方面。中国传统法文化之和谐理念的当代价值在于,它启示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德并重、构建和谐,注重调解、追求和谐。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和谐理念,着力于其现代转化,有助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法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属性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反映,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目的性与工具性、一元性与多元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其内涵与特征,立足于中国现实,借鉴人类文化优秀成果并不断探索和创新,从而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内涵丰富,其独具特色的"仁"、"和而不同"思想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演绎发展历史中,其和谐观经历了身心和谐观、群体和谐观和宇宙和谐观的发展过程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正因如此,现代和谐文化与传统和谐思想才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找到了现代化的路径,即在扬弃旧"和而不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整合资源,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注入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4.
实现政治和谐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向往的政治理想,他们著书立说,对政治和谐及其建立进行充分的论证,并设计方案、展开实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政治和谐提到理论高度,列宁则将社会主义政治和谐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探索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谐之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及所蕴含的政治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是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的,是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融合,其突出特点就是和谐性。政治人格也就是政治个性,与政治文化有密切联系,不同的政治文化涵盖着不同的政治人格。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和谐性及其追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价值取向,对现代整合子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政治参与,营造一种宽容精神,为现代政治人格培育提供伦理支撑;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提供价值导向;有利于深化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培育独立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体现着一个政治的时代,也体现着一个文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开放的社会,一个在集体的共同奋斗中,充分容纳个人的创造力的社会,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力量、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乐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和谐是以礼乐文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传统的礼乐文明是构建现代礼乐文明的重要来源及基础.礼乐文明有助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就有和谐思想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的思想。"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是古代先贤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传统和谐社会的特点是平均主义,是一种普遍贫穷的社会,而今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有序、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和谐与包容     
中华和谐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中国古代哲学提倡"和与同异"、"尚和去同",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传统,东方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最大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很多的解释,但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这种文化以二者的和平共处作为最终目的。和谐的核心是包容的精神,包容的精神是对人类智慧的充分展现,是高尚的觉悟与情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包容性的,《易经》是包容性的思考,而不是批判性的思考。包容之心需要用智慧来开启,特别需要用易经的智慧来滋润。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观念,它既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政治思想。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包括天人和谐的哲学价值观、天人和谐的政治思想、天人和谐的自然生态观和以仁者爱人为基础的以己度人、推己及人、成己成人的人际关系和谐,同时还包括君臣和谐、君民和谐、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论政治和谐的十大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和谐包括社会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而国际和谐、党际和谐、群际和谐、民族和谐、区域和谐、城乡和谐、党政和谐、政企和谐、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则是一个社会实现政治和谐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着力维护好这十个方面的和谐关系,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前提,社会和谐是政治认同所形成的理想状态,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认同的研究坐标需要更新,应着重站在民间的立场来认识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研究领域需要拓展,不仅要研究政治认同的程度,而且要研究政治认同的内容;政治认同的观念需要转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理性分析中国政治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的本质在于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和谐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社会和谐的发展水平。政治和谐要求社会政治行为主体的行为符合一定的制度规范,从而使社会政治秩序保持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状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政治发展中划时代的革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以思想和谐为目标通过思想矛盾运动来达到新的思想和谐的过程。思想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的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状态,它们既存在着矛盾又追求着协调,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本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客观现象,也具有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社会条件、时代特征和目标任务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做到适应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概念。社会和谐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达到,而无论政治和谐、还是经济、文化和谐,都应具有终极指向。在多个体或者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和谐仍然需要主导元素的引领。和谐社会最终可能会背离多元,而向动态的和谐体前进。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全息立体系统。要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政党和谐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党和谐包括党内和谐与党际和谐两个层次。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党内和谐的基础,高度的团结统一是党内和谐的表征,充分的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保障,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是党内和谐的原动力。差异性是党际和谐的前提,共同理想是党际和谐的基础,相对稳定、不断优化的党际关系模式是党际和谐的保障,促进民主是党际和谐的价值目标。加强政党制度建设,在政治实践中促进各政党的成熟与发展,是当前促进政党实质和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