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俄美两国渐行渐远,总体关系不仅呈现冷淡的局面,甚至还出现恶化的趋势.俄美关系的这种演变客观上有利于中亚局势的稳定:一是俄罗斯率领中亚各国反击"颜色革命"且取得一定成效;二是俄美关系的冷却、恶化促使俄罗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协作,更加倚重"上海合作组织",推动了中业地区安全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9·11”事件以来俄罗斯在反恐战争中的合作政策为中心,重点分析了俄罗斯在反恐怖战争中的利益得失,揭示了这种合作是以俄罗斯的战争妥协为前提的,它意味着俄罗斯在放弃冷战时期“零和”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模式的同时,正在学习和探寻一条与美国和西方交往的适当途径,并初步确定了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行为准则,即绝对放弃反美的政治信念;不寻求与美国无故对抗;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承认美国的某些特殊地位;把对美政策的制定纳入国家复兴的大战略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3.
美欧关系近来出现了缓和改善的迹象,美欧冰川时代似乎已经宣告结束。本文试从内外因素分析导致美欧关系现状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的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日美欧各国先后进行了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探索通过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日美欧各国电源结构、电网规模、负荷特性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日美欧各国电力改革实践各具特色。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共性:从改革的过程看,日美欧各国基本都是对国有电力企业进行私有化,对垂直一体化管理的电力公司进行拆分;在发电环节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对输、配电企业实行规范、透明的监管,在售电环节逐步允许大用户选择电力供应商。这些改革实践和经验教训可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9·1 1”事件和2 0 0 2年美国安全战略报告出台后,美欧安全观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双方对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消除这种威胁应采取的方法有了不同的认识。美欧安全观发生碰撞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有不同的历史底蕴、文化理念、利益追求和军事实力。这种差别使美欧分歧因伊拉克战争爆发出来。大西洋联盟是美欧关系的基石,美欧关系的变化势必影响大西洋联盟的走向。美欧安全利益的一致性将使大西洋联盟继续存在,但日益增长的利益差异及其所引起的安全观的变化,将使传统的大西洋联盟关系很可能转变为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经济转型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新龙 《理论界》2007,(3):198-199
重获独立后的俄罗斯经济转型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以“休克疗法”进行的最初转型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灾难,在修正“休克疗法”并提出“第三条道路”改革路线后,俄罗斯经济走上了恢复与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7.
冷战之后的美欧关系将如何发展?怎样理解美欧关系中存在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本文从考察20世纪美国对欧洲政策中存在的两个连续性特点出发,分析了冷战后美国对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和政治联合方面持续的努力可能产生的反应,从而试图在学理上揭示美欧关系由于双方政策原则的分岐而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历史进程以及俄罗斯地缘位置的独特性造就了俄罗斯文明"亦亚亦欧"同时又"非亚非欧"的独特性.正是俄罗斯文明的这种独特性,导致了俄罗斯自身发展道路选择上的两难境地.俄罗斯应该效仿"西方",还是应该走"东方式"道路,押或是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欧亚文明"之路,这已成为困扰俄罗斯人的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未来俄罗斯能否探寻出一条契合国情、得到主流民意鼎力支持并真正为俄罗斯的繁荣昌盛开辟广阔前景的发展道路,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9.
杨斌 《天府新论》2016,(6):97-105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罗斯福改革思想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国强势回归,完全出乎了西方经济界、金融界和理论界的预料。中国应高度关注这一动向,因为美国今后推出的金融改革,很可能同美国多年施压中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方向截然相反。虽然当前美欧金融资本主义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中国人对美欧模式的认识却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停留在当年美欧繁荣景象引发的羡慕、崇拜之情,完全忽略了当年美欧繁荣景象应归功于二战后的社会改良,归功于社会改良时期推行的金融监管化改革,而不是否定社会改良的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孙敬亭 《社会科学》2004,(12):39-45
欧盟东扩改变了俄罗斯与欧盟传统的关系模式,俄欧双方都要为此进行政策调整。俄罗斯与欧盟在经济关系上得到加强,但在政治和安全战略上合作的步伐并没有加快。中东欧国家的对俄关系,对欧盟既有的对俄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如何处理“新的中间地带”成为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自然是欧·亨利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自然在欧.亨利作品中呈现的方式进行考察,发现欧.亨利拥有生态意识,其自然观具有生态性,体现了生态平等论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具体表现为:自然具有灵性,包容万物;人类尊重、关爱自然;自然馈赠人类,为人疗伤;人类被物化,而自然被人化。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与欧盟最近发生一系列纠纷.其原因是双方战略目标有所不同、国家利益发生碰撞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俄欧双方具有广泛共同利益,彼此不会因此闹僵.如经谈判达成协议,在闯过难关之后,俄欧双方的"伙伴合作"关系有可能登上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形成的美苏两霸的世界经济格局,随着美国经济的相对削弱,苏联、东欧的剧变,西欧、尤其是德国经济的复兴,日本经济的崛起,日前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在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中美国仍然是最强者。直到21世纪初,三者的经济实力会有些变化,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理论载体,也是探索21世纪俄罗斯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载体。在理论张力上,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潮存在不同思想流派,并在多维定向中走向融合,为俄共寻求替代性道路提供了理论资源。在现实张力上,俄共在务实中开拓创新,逐步探索出21世纪俄罗斯社会主义复兴的现实纲领。在历史张力上,俄罗斯无产阶级逐步由“自在阶级”觉醒为“自为阶级”,成为俄共复兴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俄共探索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可替代性方案,必须明晰社会主义“再现实化”的一元道路与多元形式。  相似文献   

15.
欧盟东扩一方面是组织规模和成员国数量的增加,并因而获得更大的地缘空间优势;另一方面也蕴涵着欧盟内部、新成员国与俄罗斯之间、欧盟与美国之间一系列关系乃至国际格局的演变,特别是新入盟的中东欧成员国大多在相当长时间里同苏联/俄罗斯保持了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因此,这些新成员国加入欧盟的复杂进程和发展前景,对于俄欧关系的演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美国在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方面一马当先,把日、欧远远甩在后面。但在21世纪来临前夕,美,欧,日经济出现新动向。日本和欧盟都出现了转机,而美国在继续维持其繁荣局面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这种动向预示着进入21世纪,美,欧,日之间将展开新一轮角逐。  相似文献   

17.
于明清 《阴山学刊》2003,16(5):12-14
关于《死魂灵》的体裁,历经百多年争论不休。《死魂灵》包容了整个19世纪上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野广阔;它探讨了如何引导全民族由堕落走向复兴的哲学问题,意义深远;它抒情叙事的写作手法,各章节相对独立的结构形式都与史诗相吻合;它富于教诲意义,语言凝炼,形式独特,表现手法夸张,展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全面和探讨俄罗斯命运问题的深刻,都使它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一部反映了整个俄罗斯的伟大史诗。  相似文献   

18.
从美欧贸易之争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美欧这对长期合作的贸易伙伴发生了持续的“香蕉贸易纠纷”和“牛肉激素之争”。尽管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发挥了它特定的作用,但是美欧双方自恃各自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视WTO的裁决,争端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一方面归咎于美欧双方藐视WTO的权威,破坏了世贸组织的协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WTO急端解决机制本身的不够完善以及对违规者制裁力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1993年宪法否定国家意识形态,提倡意识形态多元化,导致俄罗斯社会思想混乱,面临国家认同和基本价值观的深刻危机。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高举复兴俄罗斯大旗,开始了重塑俄罗斯国家意识形态的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特征鲜明、具有完整思想体系的"普京主义",在俄罗斯社会发挥着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平 《学术探索》2014,(2):110-114
本文从文化的视野去探究普京的俄罗斯文化观:一是普京的爱国主义文化观;二是普京的复兴强国文化观;三是普京的东正教文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