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晋之际社会普遍存在感时感物之时尚,士人们的创作也就出现了许多感时感物的作品.这除了社会政治、文学思潮的影响外,还与文化传统的继承有关.士人们借鉴<诗经>感时感物的创作方法,化用<诗经>的意境进行创作,反映出<诗经>作为文学"基因"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晋诗风的雅化以四言雅诗的兴盛并引导创作潮流为核心特征.这一现象发生的核心原因在于西晋统治者大力推行儒化文化政策,以彻底颠覆曹魏政权的文化话语权力及影响.雅化现象在造成西晋繁缛诗风的同时,也深入推进了诗歌在社会文化领域文人化、普遍化的历程,文学在汉末魏晋之际走向自觉,于西晋阶段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西晋文学的雅化.传统研究通常直观地认为雅化阻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这一认识是有违史实的.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创作中常见的艺术形象,不论是成人文学中出现的儿童形象,还是早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儿童形象,都作为作者愿望的投射与想象的变体,承载了一部分或主要的文学表现功能.梳理与分析儿童文学发生期文学创作中所塑造的儿童形象,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当时文学的非独立性,以及文学创作与思想文化运动、政治社会情势的复杂牵连.新文学作家以具有感召力的儿童形象传达对文学及儿童文学的理解、态度与立场,具有实验性质,也成就了一批具有批判现实精神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赞"中提出"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了创作的首要步骤。创作主体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中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才能诞生"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的"意象";这样创造主体才可以进入到文学创作阶段。此为创作关键阶段。同时刘勰还敏锐指出"意象"转化成文字时,即使作者拥有着良好的文学创作的素养,也可能出现完全表述的困难。这里就显示出在文学自觉和兴盛的魏晋时期,刘勰自觉地意识到"言"与"象"之间存在不可完全表述的客观困难。  相似文献   

5.
由于玄学思潮的特殊作用,魏晋文人的山水自然观出现了不同于先秦两汉的质的变化,士人逐渐形成了山水审美的自觉,主要表现在当时形成了以洛阳和会稽为轴心的南北两个山水审美旅游活动中心;而这种时风和文学观念的演变又最终影响到魏晋山水文学的创作,实现了当时文学创作中山水自然题材的广泛扩展,而在形式上则孕育了山川景物记、山水游记等新的山水文学体裁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马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出现了,但那时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创作潮流.50-60年代是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盛时期,其理论与创作都有长足的进展.70年代以来,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逐渐应用于现实主义创作之中,展现出新的面貌.它对于马华文学创作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延安文学"大众化"以自觉的理论建构及其创作实践,成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思潮中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段,同时为当下文学"大众化"的创作带来了启示意义。延安文学"大众化"理论在战争文化规范下结合高度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步走向成熟;延安文学"大众化"实践以雅俗共赏的创作风貌建构起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气象和中国风格的文学形态;延安文学"大众化"的整体特征为: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角色转换,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历史转移,集体化创作,"民族化"追求以及政治功利主义色彩;同时相应地带来了局限性,如知识分子启蒙精神、审美理想、创作个性的失落,文学创作思想性胜于艺术性、通俗性胜于现代性、功用性胜于审美性的价值偏颇。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关键时期,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文化呈现着多元化的状态.曹氏父子在文学批评方面迭树丰碑,在他们的引领下,创作主体的个性迅速觉醒,促使中国文学进入了自觉时代,文学创作成为了有目的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9.
俞灏敏 《南都学坛》2000,20(1):38-41
游仙文学在秦汉是宗教的或政治的附庸,它在魏晋六朝的崛起,一般认为是受到同时兴起的道教的影响,但实际上与以汉末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为契机的文学的自觉有更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创作上表现人的主题,追求美的创造,从而汇入到当时的主流文学中。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一方面,文学创作在政府的庇护下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当时文学的主流力量也与奥古斯都的社会改革政策相契合,显示出它的社会教育和价值引导作用,为新的政治秩序做出重要贡献。而奥古斯都宽松的文化政策,使得文人们虽然受到一定的政治束缚,但并没有完全失去自己的创作自由,罗马社会真实的精神状态也因此得到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产权化 ,就是赋予劳动者与其人力资本对等的产权权能、产权权益和产权权责 ,使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要素共同参与收益分配和承担风险。实现人力资本产权化 ,对于促进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创新 ,推进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最终将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率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项目特性曲线模型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参数逻辑斯蒂模型作为多级评分模型,并用迭代法对项目参数及能力参数进行点估计。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中心疗法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以患者为主导,促使患者去认识个人的生活意义和目的,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这一疗法对当前我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包产到户,城市职工持股”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种基本模式。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大力发展职工持股制度,明确发展思路与重点,规范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全球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文中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及人才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 ,阐述了现代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及素质的要求 ,提出了高等教育必须转传统的继承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从而使受教育者从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of religious and cultural factors, Nikolai was considered by some scholars as the first Japanese who arrived in Russia earlier than the naval guards. The Nikolay’s tragic fate reflects the imperial activities and religious competition in Eurasia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which reflects the serious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Russian affairs in the “Great Chaos” era and reveals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Russian “religious colonization”  相似文献   

17.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前三卷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出版发行是中国武侠文学西方行旅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侠文化”走进西方世界的成功范式。这是第一部由西方主流商业出版社出版的金庸武侠文学作品,引起了英美评论界的热烈评价。通过对相关书评和读者评价开展考察,洞窥译作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研究结果表明,对作品主题、故事情节、叙事风格、武侠文化和中国元素等方面的正面评价远多于负面评价;对翻译质量的反馈表明译文流畅易读、副文本信息完备;对三个译本横向比较发现,三卷质量呈阶梯状提升。但译介仍存在出版周期过长、人名及外号翻译混乱、流播渠道单一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8.
19.
Fang Xiaoru believed that etiquette was not only a positive means of governance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man being human. The rule of law is a passive means of domination. It is a means of punishment that prevents people from becoming inhuman. The combination of etiquette and legal system is the perfect rule of etiquette and law. However, in Fang’s mind, etiquette and legal system are not equal with the former being foundation and the latter supplementation. What Fang said was not modern legal systems. The rule of etiquette and law has its limit, i.e., it creates an unrestricted ruling group centered on kingship. The dynasty’s gradual decay and dynasty replacement have become the inevitable fate of the rule of ritual and law  相似文献   

20.
文学地理与阎连科的乡土叙事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一方面,通过对“耙耧山脉”的不断书写,阎连科建构了一隅能充分调动自己情感、想象及艺术创造的独特地理空间,这一文学地理也成为其创作成熟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耙耧山脉”这块独特文学地理不仅塑造了阎连科的情感结构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深度地参与了其乡土小说的主题表达,叙事方式和话语风格。阎连科在建构了自己文学地理的同时,还深刻地意识到“耙耧山脉”这一狭小地理空间所蕴含的民族性、世界性,进而通过对地理的超越,使其乡土叙事获得了更为宽广的世界意义与人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