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文化自信培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困难和原因,并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志愿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指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面临的三大困局,即: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误区、志愿服务动机的功利主义、组织方式的行政化,提出顶层设计、主体培育、载体培育、环境培育等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杨晓红 《决策探索》2021,(16):46-4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阐述劳动的价值,强调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加快劳动教育的发展.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路径,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进程,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大力培育市委提出的“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提出了“好学、勤奋、正气、爱民”的八字人文精神。法院入文精神是一种具有审判行业特色的社会文化,集中体现着法院系统的整体礼仪风貌、人员素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培育具有人文特色的法院精神,核心在于培育法律至上精神、公平公正精神、崇尚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6.
刘萍 《办公室业务》2022,(18):103-105
本文从国家、高校、学生个体和企业四个层面分析了培育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渠道弘扬与培育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三重实践路径,从而助力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7.
赵微微 《决策探索》2021,(10):20-21
担当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担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必要性出发,针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现状,探索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泽华 《决策探索》2008,(10):91-92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影响着国民素质.因此,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抗疫精神在疫情危机中孕育而成,疫情的危机也是教育的契机.这一辩证思维对战疫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学习、研究抗疫精神,积极探索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课堂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冲突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不重视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是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履行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职责,将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医学生不仅学到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学到人文知识,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1.
12.
在各国思想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加强民族精神建设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稳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十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对影响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及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措施做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52-153
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建设的要义在于道德主体人格的确立与社会公正文化的彰显,其实质在于社会人文精神的重建。而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各级各类教育。职业教育既应以发展教育主体的科学精神为目标,也应当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终极旨归。因此,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路径是当前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工商管理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面临僧多肉少的境地。在由于人才大量聚集,而使得就业成为一个社会性难题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创业也是当前大学生的一就业条出路,而且通过已有的大学生创业情况来,这同样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者在平时工作中了解到,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对创业高度认同并具有强烈兴趣,但是创业的成功率也太高,所以,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结构及培养路径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做支撑,大学生无疑是这股支撑力量的主体.大学生的知识优势、科学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育人的质量,影响着国民素质。因此,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中,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阐释好中国特色;有助于涵养大学生优秀精神品格,弘扬时代精神.基于此,立足文化自信,通过开展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开设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通识课程以及建设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等具体路径,能有效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形势下,面对诸多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实现党建工作路径优化,要从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核心是培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当务之急是注重创新文化建设。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校园文化创新间的内在关联探讨出发,解析当前创新型校园文化缺失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现状,从营造创新氛围、活跃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土壤等三个层面提出以校园文化创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对策,为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而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文社会科学大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科学精神缺失的现状已引起学界关注。如何帮助文科大学生提高自然科学素质,培育科学精神,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